「韓國將身障者視為需要特別照顧的人,紐約重視身障者平權,盡量讓身障者和一般人一樣」,大塊文化董事長郝明義說,無障礙計程車的政策臺灣要選擇哪一端,政府要有態度、身障者本身要有意識,不能要有好的服務又要有滿街的車子可以叫。

平日以輪椅代步,郝明義走遍多國,在個人臉書發文指臺灣無障礙計程車不重視乘座者安全、違法加價、後廂空間髒亂的貼文引起回響及討論,但不認為所有面向的權益都該極大化。

郝明義說,服務重度不便的人,司機要有特別訓練、收費較高是合理的,他要討論的是像他一樣,不需別人幫忙移動的一般身障者的需求。他以韓國釜山為例,把身障者視為弱勢團體、特別看待,釜山市政府協調計程車公會成立服務身障者的車隊,保障每月底薪150萬圜,收費是一般計程車1/3由司機領取,全體為24小時服務,但司機有固定上下班時間,平均月薪200萬圜(約臺幣5萬元),2/3是女司機。

釜山無障車白天預約等20-40分鐘,雨天要等到1小時,每輛車都很乾淨,安全帶固定等基本動作紮實,車內全程錄影,郝明義說,「我非常享受使用他們的服務。」他說,因為司機待遇穩定,每次招人的時候反應都很熱烈,100人來應徵只錄取7人。

郝明義說,美國紐約經驗是極端。無障礙計程車車身有明顯標誌,但按一般計程車一樣跳錶收費,因為街上有1/3是無障車,盡量讓身障者與一般人一樣,可以直接招手攔車,是另一種哲學。他說,不過就不要抱怨有的車內環境髒亂、碰到壞司機。

在臺灣,郝明義說在臺北市的無障礙計程車有的乾淨、有的髒到像坐垃圾堆,大部分跳錶收費,但有位司機起跳收300元,跨「區」加收100元。最需改進的是對安全的不注意,他說,在法國坐車簡直像被「五花大綁」、美國有固定輪子但大部分沒綁安全帶,在臺北乘車他主動要求綁安全帶,司機啞然。另臺北車輛規格不一,有的坐進去要縮頭,豎在後方的斜板又離乘坐者太近,頸部就在板子上緣,相當危險。郝明義說,臺北的商業車隊非但不特別注意身障者安全,甚至沒有基本的顧客意識,把他丟包在午夜街頭。

釜山無障礙計程車有2/3是女性司機。圖/郝明義提供
美國加州聖地亞哥的無障礙計程車從側門上車。圖/郝明義提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