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大家分享一篇農委會的新聞稿,讓大家更瞭解 "臺灣原生種小果苦茶樹"

 

轉貼

 11111  

行政院農委會林業試驗所新聞稿

 相傳小果油茶製成之苦茶油可整腸健胃、潤肺清肝,農業委員會林業試驗所更針對苦茶油提出多元化利用研究成果。尤其是,苦茶油的不飽合脂肪酸高於橄欖油,有利於心血管疾病的預防。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為增加臺灣小果油茶的產值效益,已由林業試驗所、茶業改良場、臺南農改場、農業試驗所組成油茶研究團隊,致力開發油茶的功能。林業試驗所謝靜敏小姐說,小果油茶籽在不同溫度,有不同的色香味的呈現,低溫製成之苦茶油色金黃,散發植物的清香,高溫製成之苦茶油色較偏紅褐色,香味最受民眾喜愛,而中溫焙火製成的苦茶油顏色呈現綠色,味道居中。農業試驗所李雅琳副研究員研究發現,未精製苦茶油的冒煙點達232℃,隨著製成溫度的增加,多酚物質也增加,非常適合運用於中式料理。

 除了榨油之外,油茶還有其他功用,林業試驗所黃國雄組長率先將油茶種仁殼,利用不同溫度,燒製成油茶種仁殼炭,許富蘭博士研究發現,利用茶殼炭能有效移除水中重金屬,而茶粕也可以再萃取出多量的茶皁素。

 為了將油茶廢棄物永續利用,臺南農改場江汶錦助理研究員將油茶的果殼及粕進行醱酵成液態肥料,而林業試驗所林裕仁副究員則是把油茶的種仁殼混合杏鮑菇太空包廢料製成燃料顆粒,除了可供作燃料及施於土壤中改善土壤之通氣性外,還可以有效處理大量廢棄物。

 林業試驗所黃裕星所長表示,油茶原本就是造林樹種,深具永續利用之潛力,只要採收油茶籽即可榨出苦茶油,苦茶油除了風味獨特,更具有傳統健康油品之特色,所產生的茶粕又可運用於清潔或作為未來有機環境用藥,確可增加林地的合理利用和提高林農的經濟收益,有助於森林永續經營。

新聞連絡人:林業試驗所 木材纖維組 
      謝靜敏 研究助理
聯絡電話:02-23039978轉3752 
傳真電話:02-23037832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