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聞名的黃鶴樓坐落在武昌的黃鶴磯上,始建於三國時期吳黃武二年(223年)。

黃鶴樓原名辛氏樓,相傳為一個姓辛的人開的小酒館,此人心地善良,為人誠實。一天,酒館進來一位道士,得到辛氏的熱情接待,喫喝分文不收。道士為報答辛氏,拿筆在牆壁畫了一隻鶴,告之此鶴能走下來起舞助興,然後離去雲遊四海。人們奔走相告,紛紛結伴而來,飲酒觀鶴,小灑館生意火紅。

彈指一揮間,已過十年光陰,畫鶴道士再度歸來,騎上鶴隨雲遠去。辛氏為了記念好心的道人和神奇的黃鶴,在黃鶴磯上建樓,名《黃鶴樓》。

黃鶴樓遠近聞名,文人墨士紛紛遠道而來,登樓賦詩。唐朝的崔顥登上黃鶴樓,觸景生情,揮筆寫上: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如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後來李白到此,亦想吟詩,見到崔顥的詩作,嘆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無作而去!

黃鶴樓年代久遠,幾經興廢,已多次重修。當今的黃鶴樓,傍立在長江邊,更加雄偉壯觀。登上黃鶴樓,舉目遠眺,長江兩岸的美景,歷歷在目,令人心曠神怡。黃鶴樓成為了人們來武漢的必遊之處,影響深遠。


關於黃鶴樓來歷的說法有以下幾個說法:

1、因為黃鶴樓的平面設計為「四平八方」即四邊套八邊形,從樓的縱向看,客層排檐形如展翅的仙鶴,再加上樓上所覆蓋的琉璃瓦,所以叫他「黃鶴樓」!

2、還有一種說法是因為受黃鶴樓選址的影響,黃鶴樓建在武昌蛇山的黃皓磯上,古代人將「皓」 「鶴」通用,所謂的黃鶴樓,其實就是黃皓樓。那麼黃皓又是什麼動物呢?黃皓就是大家熟知的天鵝。因為天鵝嘴的根部有赤黃色的瘤,被古人稱為黃皓!

3、另一種說法是很久以前曾經有一位辛姓婦人在山上賣酒,有位道士經常從她酒鋪前路過,這位道士生得高大俊俏,儀錶不凡,可是衣衫破爛。道士經常向辛婦討酒喝,從來也不給錢。辛婦心地善良也從來不把這事放在心上。

就這樣,道士成了辛氏的常客。有一天,這位道士突然對辛氏說,我喝了你上千杯酒了,沒有付酒錢,這個恩情我一定會報答。他從竹籃裏拿了一隻橘子,用橘子皮在牆上畫了一隻黃色的仙鶴。他告訴辛氏,今後有客人來飲酒,只要拍一拍手,仙鶴就會從牆上下來為客人跳舞助興。說完道士就消失了。

辛氏知道自己遇上了仙人。她依言行之,果然有鶴自牆而下翩翩起舞,此後辛氏的酒鋪門庭若市,辛氏大富。十年之後,那位仙人又來到辛氏的酒鋪,把酒相談非常快樂。仙人離開時,抽出腰間的鐵笛演奏曲子,樂曲的聲音非常美妙,聽的人如癡如醉,仙鶴也隨之飄下牆來,仙人跨上仙鶴,吹笛遠去。

辛氏此時已經富甲一方,為了紀念這位仙人,她專門建造一座仙氣縹緲的高樓,起名為「黃鶴樓」。


黃鶴樓最初建於公元223年,三國時代.後因為黃鶴樓被視作武漢的標誌.它以詩仙李白的美妙詩句"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聞名


《黃鶴樓》因何得名?

《黃鶴樓》是唐代詩人崔顥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此詩描寫了在黃鶴樓上遠眺的美好景色,是一首弔古懷鄉之佳作。這首詩首聯巧用典故由仙人乘鶴歸去引出黃鶴樓;

頷聯緊承首聯,說自從仙人離去,黃鶴樓已經歷經千百年之久;頸聯詩意一轉,進入景物描寫,寫晴日在黃鶴樓所見之景;

尾聯以寫煙波江上日暮懷歸之情作結,使詩意重歸於開頭那種渺茫不可見的境界。全詩雖不協律,但音節嘹亮而不拗口,信手而就,一氣呵成;情景交融,意境深遠。


就是詩人李白在那兒遊玩,寫詩會友,笑談人生。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