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自從二戰開始,海上作戰成爲現代化戰爭的主要作戰地點,航母的出現,直接將海上作戰的能力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航母可以說頂替了陸地上的基地,完全可以實現部隊遠洋作戰的需要。

隨着科技的不斷髮展,當今對於國防建設來說,怎樣遏制航母這樣的國之重器成爲防禦體系的重中之重。當然,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航母在不斷的擴大和完善作戰羣,而反方面,也在大力開發能夠攻破航母戰鬥羣的武器。

我國研製的東風-31洲際導彈,就是號稱航母殺手的存在,該導彈研發思路就是破壞航母戰鬥羣,東風-31最大的亮點就在於最大可攜帶6枚洲際導彈,而且在達到目的地之前,可以隨時改變飛行路線。

這樣就最大程度的做到趁其不備出其不意,防不勝防,而且現如今全世界的反導彈裝置,還沒有能一下同時攔截下六枚洲際導彈的,撐死也就是2到3枚的同時攔截範圍。

隨着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走上了全方位發展的快速發展道路,尤其是近幾年,我們的各方面數據都提升到了一流層面,期待2025年核航母的亮相,屆時,我國也會真正成爲海上作戰能力最優秀的國家之一。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