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大意失荊州兵敗被殺,劉備為報失荊州和義弟關羽之仇討伐孫權,被東吳陸遜用計火燒連營大敗逃回白帝城,臨死託孤諸葛亮。劉備去世後,後主劉禪昏庸無能,跟著先主劉備南征北戰的那一批人死的死,老的老,蜀國的江山需要一批有作為的新人來輔佐。諸葛亮面對這種情形,不得不留意接班人的問題,這個時候的優秀將領中,趙雲屬於老一輩的,魏延則被認為有反相,諸葛亮用魏延時總要留一手,新降蜀的姜維還處於考察階段,被特別重用是後來的事。諸葛亮似乎有意扶植馬謖。憑才識,馬謖有眼光,有頭腦;憑私交,他與諸葛亮義同兄弟。儘管馬謖作戰經驗不足,諸葛亮還是有意讓馬謖鍛煉一番,正好這時他主動請戰,表示願立軍令狀,諸葛亮便把守街亭的重任交給了他。同時為了保險起見,派王平做助手,並特意叮嚀王平說,要小心守衛街亭,凡事要商量好再行動。二人引兵去後,諸葛亮恐怕二人有失,又派高翔、魏延為後援,安排得十分周到。如果守街亭成功,不但保存了蜀軍,蜀漢亦可謂後繼有人。諸葛亮的這一招棋雖然很險,卻有著長遠的考慮。可惜這一冒險的嘗試不幸失敗了。馬謖剛愎自用,空談誤事。結果被老煉的司馬懿打得一敗塗地。馬謖敗了,軍中無戲言,這就由不得諸葛亮了,諸葛亮不是不愛惜馬謖,不是不想給他帶罪立功的機會,而是怕人心不服。本來夷陵之戰後蜀漢就人心渙散,北伐的主要目的就是要重振士氣,在這個非常時期如果諸葛亮丞相以情廢法,還怎麼整肅人心?所以他流著淚忍痛下令斬了馬謖。


馬謖,字幼常,很有才名,他兄弟五人,被稱為馬氏五常,馬謖熟讀兵法,好論軍事,諸葛亮以他是個人才,所以對馬謖非常器重,因此馬謖被任為諸葛亮的參軍,經常參加軍事行動,同時馬謖和諸葛亮的關係也不錯。

那為什麼諸葛亮要斬了馬謖呢?

馬謖雖然熟讀兵法,才氣過人,但卻沒有真正意義上的親自帶兵打仗,也就是說馬謖經常是紙上談兵而沒有實際發揮。

馬謖最初是以荊州從事的身份跟隨劉備進入蜀地,劉備發現馬謖雖然才氣有餘但實力不足,同時諸葛亮對馬謖又非常器重,所以劉備在臨終之前曾告訴諸葛亮,「馬謖言過其實,不能委任大事」。但當時諸葛亮卻並不認同劉備所言,深深得認為馬謖可堪當大任。

劉備去世後,劉禪繼位,諸葛亮為託孤大臣,諸葛亮為了完成劉備的遺願,為了報答劉備的三顧茅廬知遇之恩,所以要北伐中原,恢復漢室。

後來在一次諸葛亮北伐中原之時,諸葛亮提拔馬謖給他委以重任。

以前馬謖雖然多次幫助諸葛亮參議軍事,但自己都沒有親自帶兵,始終是空談,這一次他被任為先鋒,所以他心想要做出成績出來。

雖然當時諸葛亮幾次三番告訴馬謖,要馬謖在街亭當道紮寨以當魏軍,可是馬謖認為自己熟讀兵法,不贊同諸葛亮之言,雖然有王平多次勸阻馬謖,但馬謖始終不聽,最終馬謖在山上紮下營寨。

魏將看馬謖如此安營,就斷絕馬謖的水源,多次對馬謖發動攻擊,結果馬謖打敗損失慘重。

因為當時諸葛亮北伐眼看就要很大的成功,勝利在望,但因為馬謖的恃才,最終導致諸葛亮的大軍沒有了據點,因為馬謖失守街亭,諸葛亮不得不又退兵而歸。

因為馬謖用兵失敗,諸葛亮為了治軍,雖然他和馬謖關係不錯,但還是斬了馬謖,馬謖時年三十九歲,馬謖死後,諸葛亮親自去弔喪,非常悲痛,同時又撫養馬謖子女,對馬謖的子女也如馬謖在世時對待他們。


諸葛亮揮淚斬殺馬謖,是三國時期大家都耳熟能詳的故事,在說諸葛亮為什麼非要殺了馬謖這件事之前,我們先來瞭解一下當時的形勢吧。在劉備死後,諸葛亮可謂是蜀漢最實際的領導者,隨著時間的流逝,蜀漢國力也是逐漸的恢復和提升了,足智多謀的諸葛亮憑藉自己的才智平定了大大小小的各種叛亂。在當時,魏國產生內亂,諸葛亮邊想著趁著這內亂之際,攻打曹魏。於是在劉禪的允許之下諸葛亮便開始了出軍北伐。

馬謖是當時的蜀國一等一的人才,諸葛亮對他也是十分的器重,這一次諸葛亮出軍北伐曹魏,自然也是少不了馬謖的,他被諸葛亮安排在街亭駐守,街亭是一個相當重要的戰略位置,同時又命趙雲率軍攻打西北的郡城,這樣免除了左右的顧慮,諸葛亮就可以在中軍安心指揮。但是馬謖在駐守街亭的時候,他沒有遵從諸葛亮的戰略部署,在當副將提醒他的時候,他依然固執己見,在安營紮寨位置的選擇上,還是選擇了距離水源很遠的地方。

正是這一舉動,導致曹魏大軍將他們團團困住,最終導致了蜀軍戰敗。戰敗後馬謖十分狼狽,倉皇逃回大營,他知道自己犯了很大的錯於是便請求賜死,儘管諸葛亮表現的萬般不捨,但是最終還是將馬謖斬殺了。自古勝敗乃是兵家常事,即使是英明神武的關羽,也打過敗仗。馬謖是難得的人才,為何因為一場失敗就要被斬殺呢?諸葛亮為什麼執意要殺馬謖,其真實目的不簡單,趙雲知道了都後怕。

其實諸葛亮之所以一定要殺馬謖,是因為他要培養自己的勢力,將軍中所有的重要位置全部換成自己的心腹。在戰敗之後,諸葛亮自己把軍位降低三級,雖說是降低了軍職,但是其實主要負責的事情和權力都還是沒有變化。在那之後,諸葛亮又將管理軍中裝備的向郎罷免了職務,這是劉備生前最為信任的人,其能力更是不容置疑,只是在劉備死後,這個向郎一直和劉禪聯繫密切,然後他又將丞相府的兵馬掌握在了自己的手裡。

最後,又藉口趙雲丟失城池將趙雲撤了職位。趙雲是做了多年的禁衛軍統領,被撤職後該職位由諸葛均擔任,諸葛軍師諸葛亮的弟弟,此時的趙雲才明白過來諸葛亮是想將蜀國的所有政權全部攥在自己的手裡,這樣才能徹底的架空劉禪,從而徹底的統治蜀國。知道這些的趙雲更是一陣後怕,終日鬱鬱寡歡,不久於人世。

看到這裡,想必大家也很清楚諸葛亮之所以執意要殺了馬謖的原因,他的真實目的並不簡單。


蜀國不大但是內部政治勢力相當複雜。一派為益州本地豪強如黃權等人,是為本土派;一派為劉焉入蜀帶過來的人馬,比如吳懿等人,是為東州派;最後一派是劉備的嫡系人馬即包括以前就跟著劉備打天下的關羽、張飛、趙雲,也包括在劉備赤壁發跡前後加入的諸葛亮、龐統、馬良等人,是為荊州派。劉備在世時憑藉他自身的威望和人格魅力加上荊州派壓倒性的軍事力量自然能夠統領三派,內部不會分裂。

而劉備死後諸葛亮面對的首要政治難題就是如何處理好三派的關係?因為此時益州人心浮動,繼位的劉禪不過是一個十七歲的少年,如何能有劉備那般海內知名的威望?再者,蜀漢先失荊州,又敗夷陵,國內精兵猛將損失大半。內部本土派、東州派的眾人蠢蠢欲動,外部曹魏、東吳虎視眈眈。更有南中叛亂,說是四面楚歌也不為過。

這個時候諸葛亮表現出了一個卓越政治家的素質。首先是轉化內部矛盾為外部矛盾,祭出來北伐大旗。蜀漢立國打出的就是復興漢室的旗幟,「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這叫師出有名。成功的把大家的注意力轉移到了外敵身上,這一招可謂屢試不爽。甚至到了今天還有人用,比如一旦美國開始大選了,那麼「中國威脅論」就會被頻繁的提起。

而有了一個共同的國家理想還不夠,諸葛亮有祭出了第二件法寶來整合三派。那就是依法治蜀。用法度而非親疏關係來維持蜀國的運營,這是蜀國諸葛亮時代最核心的政治理念。

靠著北伐和法制這兩招諸葛亮成功完成了蜀國內部的整合,並且外和東吳,南平孟獲,勠力北伐。

沒想到第一次北伐中馬謖失了街亭導致功虧一簣!這讓諸葛亮陷入到了一個絕難的選擇中!

馬謖是什麼人?

是馬良的弟弟,馬良夷陵殉國後一直跟著諸葛亮。諸葛亮於馬謖亦師亦父,感情十分深厚,並且馬謖確實是個人才,在當時蜀國人才儲備匱乏的情況下馬謖的死是一個巨大損失。馬謖也是嫡系,不僅出身荊州派,更是諸葛亮個人的嫡系。所以當時為馬謖求情的人非常多。而諸葛亮個人根本不希望馬謖死。

但是諸葛孔明還是揮淚斬了馬謖,為什麼?因為不殺馬謖不足以明法度,不殺馬謖本土派和東州派就會開始攻擊蜀國的政策,而荊州派的元老們也不會再把法制當一回事,開始謀求特權。蜀國的政治就會就會開始崩壞。

所以越是親信、越是嫡系、犯了事越得死。

此後諸葛亮更是上疏自貶三等「臣以弱才,叨竊非據,親秉旄鉞以歷三軍,不能訓章明法,臨事而懼,至有街亭違命之闕,箕谷不戒之失,咎皆在臣授任無方。臣明不知人,恤事多暗,《春秋》責帥,臣職是當。請自貶三等,以督厥咎,俯伏待命」

此後三軍肅然,大家都知道了諸葛亮推行法制的決心,終諸葛亮一世蜀國政治清明為三國之最。


三國時期因戰敗被殺的大將只有馬謖一個(烏巢守糧倉的淳于瓊在正史中是曹操殺的),這似乎證明諸葛亮這個人刻薄寡恩而且不能一碗水端平——《三國志》說馬謖「違亮節度,舉動失宜,大為張邰所破。」於是諸葛亮「戮謖以謝眾。」在《三國演義》裏說是「揮淚斬馬謖」,但是不管怎麼說,馬謖都是諸葛亮被諸葛亮殺掉了,而違背劉備「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遺命的諸葛亮,卻只是象徵性地「貶官三級」做了右將軍,但還是蜀漢第一權臣,「行丞相事,所總統如前」。一個是違抗軍令,一個是違背君命,似乎諸葛亮的罪過要比馬謖大。但是馬謖掉了腦袋,諸葛亮只是作了檢討,還連累第一次北伐時唯一的亮點——「斂眾固守,不至大敗」的趙雲被貶為鎮軍將軍(此前為永昌亭侯、鎮東將軍)。

這樣看來,諸葛亮責人嚴,待己寬,人品是要大打折扣的,而且「謖自縛跪於帳前」,可謂認罪態度良好,但是諸葛亮還是「叱左右推出斬之」。演義中的諸葛亮,不但不近人情,甚至還有些刻薄寡恩。但是細看史書,我們才知道,本來是「尊劉貶曹神化諸葛亮」的《三國演義》在這件事上幫了倒忙,實際是抹黑了諸葛亮——好像諸葛亮殺馬謖,僅僅是因為他喪失街亭害得諸葛亮擺空城計,要是司馬懿膽子大一點,諸葛亮就成了俘虜了。其實正史中司馬懿根本就沒參加那次戰役,是「魏明帝西鎮長安,命張邰拒亮」,也就是說,張郃憑一己之力戰敗了諸葛亮和馬謖這對師徒。

那麼馬謖為什麼被殺呢?關於馬謖是咋死的,歷史上有兩種不同的說法——被諸葛亮所殺和病死獄中;馬謖戰敗後的表現也有兩種說法——逃進深山被抓了回來和逃跑之後迫於通緝壓力而投案自首。但是統一的記載是:馬謖戰敗後不但沒有「自縛請罪」,反而在第一時間逃跑了。戰敗丟城可以原諒,畢竟「勝敗乃兵家常事」,而畏罪潛逃卻有叛國投敵的嫌疑——這種事情在三國時期沒少發生了。張郃高覽孟達黃權投降曹操、王平夏侯霸投降蜀漢——即使沒戰敗,情勢危急而倒戈投降的也不少。

所以馬謖被殺的真實原因,並不是丟了街亭,也不是諸葛亮為了平息蜀中各方勢力的怒火。諸葛亮殺或者關馬謖的原因很簡單,就是馬謖當了逃兵,即使是現在,臨陣脫逃也是要就地正法的。所以諸葛亮殺馬謖,只因為馬謖罪有應得,否則人才奇缺的蜀漢陣營,是不會自斷臂膀斬掉比較有能力的馬謖的……


其實最簡單的一點,司馬懿出山之後,就註定了北伐失敗,這一點從諸葛亮北方前先千方百計的讓魏國猜忌司馬懿就可以看出,後來諸葛亮數次北伐全部失敗也可以看出。不早說諸葛亮屢次擊敗司馬懿的事,司馬懿如果真這麼不經打,早完蛋了,養寇自重纔是司馬懿的真實目的。後來上方谷一戰,司馬懿被困,一場大雨救了他,諸葛亮仰天長嘯「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如果司馬懿真的不重要,為什麼司馬懿沒死就讓諸葛亮如此感慨,畢竟以前跑了的魏將多了去了,原因就是司馬懿在,北伐就贏不了,所以諸葛亮才感嘆。因此,街亭丟了不怪別人,哪怕街亭不丟,司馬懿出山後諸葛亮也贏不了,但諸葛亮是丞相,他不能錯,否則蜀國就沒了精神支撐,自然就需要有人承擔錯誤,而馬謖這時候就成了最好的替罪羊,而且馬謖有劉備「言過其實不可大用」的評價,正好可以利用,然後借坡下驢,順勢撤兵,象徵性的自罰一下,這事就過去了


這個就要說到當時的歷史環境了

首先三國時期的社會環境還是一個豪族社會,當地的權貴在所屬地區是非常有地位和話語權的,而諸葛亮所在劉備集團在入駐川蜀的時候是已經有了一波外來勢力佔據了川蜀地區,所以當劉備再入駐川蜀就有了第三波勢力在這個地區裏,這三波勢力在不停地鬥爭與博弈,就像一個創業公司,雖然劉備是實際控制人,但是你時時刻刻需要提防其他小股東成員在董事會裡搞事情把你提出懂事會,作為諸葛亮一個治國能手他當然知道裡面錯綜複雜的關係,本土的豪族勢力,第一波入駐川蜀的勢力和自己的劉備集團,所以想要有條不紊的統一平衡好所有勢力的利益,只有強化法制建設,嚴格執行法制,所以這裡插一句諸葛亮是一個尊崇法家的治國能人,所以馬謖是有錯,但是他的死更是利益平衡的犧牲品


揮淚殺馬謖,從戰術上,看似沒有什麼,戰爭嗎?失敗,兵家爭戰,勝敗是常事。但是對於戰略來說,就不同,無論打了多少場勝仗,都沒有用,被人堵了後路,斷了糧食。糧食關係三軍口糧,沒有喫,怎麼打仗,關係到士氣。士氣一失,兵敗如山倒。兵不上前,將不效令,失去軍隊控制,如散沙,不能有效控制軍隊,災難性。不打自亂,別人一功,失去信心,不是投行,被人抓俘虜,就是逃亡。失敗,失去街亭,戰略失敗,只能退回蜀中,不然後路不保,糧道不保,害死三軍!諸葛亮只能揮淚殺馬謖,以正軍紀,明正典型,以警軍心,不然虧對無顧死去將士!


按《三國演義》的故事脈絡,叱吒風雲的劉備、關羽、張飛殞命就是一個「情字」,是教訓!諸葛亮斬馬謖,和情同父子沒有關係,這是治軍的常識,軍令如山、軍法無情,馬謖擅改軍令、戰敗責罰,是咎由自取!


諸葛亮是一個執法非常嚴謹的人,尤其嚴以律己,越是親近的人越不能寬恕,否則怎麼要求別人?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