謖自縛跪於帳前……孔明揮淚曰:「吾於汝義如兄弟,汝之子即吾之子也,不必多囑。」左右推出馬謖於轅門之外,將斬……須臾,武士獻馬謖首級於階下。孔明大哭不已。—《三國演義》

這就是大家熟悉的「孔明揮淚斬馬謖」了(說的是馬謖大意丟失了戰略重地街亭,致使北伐功虧一簣,諸葛亮不得已將他正法),但是演義畢竟不是史實,誇張、渲染、甚至虛構的成分不在少數,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三國志》是如何記載這段歷史的。《三國志》中三種不同記載

謖下獄物故,亮為之流涕。—《三國志·蜀書九·董劉馬陳董呂傳》

從這裡的記載看來馬謖是死在監獄裡,但記載的非常簡略,並沒有說明他的死因。

戮謖以謝眾。—《三國志·諸葛亮傳》

而在諸葛亮的傳記中卻記載的是諸葛亮為了「正軍法以服眾」,因而斬了馬謖,連「揮淚」這個情節都略過了。

五年,隨亮漢中。朗素與馬謖善,謖逃亡,朗知情不舉,亮恨之,免官回成都。—《三國志·蜀書十一·霍王向張楊費傳》

這裡記載的更是顛覆了我們的認知,說馬謖丟了街亭之後畏罪潛逃,向朗和他關係好就知情不報,還被諸葛亮「報復」罷免了他的官職回了成都,此後「優遊無事垂三十年」。

但是這裡也沒有記載馬謖是不是諸葛亮「揮淚所斬」,甚至連馬謖逃亡的下場都沒提。

馬謖到底死了沒

馬謖當然是死了的,這在演義、《諸葛亮傳》、《馬謖傳》中都已明確記載,而且即使在《向朗傳》中也沒有否認他死亡的最終結局(據我推測在這裡馬謖的下場很可能是逃亡被抓,然後被營前正法)。

但是馬謖到底是「自首」還是「畏罪潛逃」那就不得而知了。

個人評價

《三國志》是大家公認的正史,而且是出自陳壽一人之手,但是對「諸葛亮揮淚斬馬謖」這個歷史事件卻前後記載了三次而且各有不同,這應該可以說得上是非常罕見的了。

我認為很可能是因為諸葛亮在蜀國不設置史官,導致蜀地史卷多有遺漏。陳壽很可能為了記錄的嚴謹就查閱了各地的史書,結果在「馬謖之死」上得到了不同的記載,而他自己也無法辨明真偽,就都記載了進去,供後人自己分辨。

馬謖到底是怎麼死的呢?你是怎麼認為的呢?歡迎留言討論。


為回答這個問題,筆者特地將《三國志·蜀書九·良弟謖 》一節又看了一遍。關於馬謖的結局,書中是這樣敘述的:「建興六年,亮出軍向祁山,時有宿將魏延、吳懿等,論者皆言以為宜令為先鋒,而亮違眾拔謖,統大眾在前,與魏將張郃戰於街亭,為郃所破,士卒離散。亮進無所據,退軍還漢中。謖下獄物故,亮為之流涕。良(馬謖之兄馬良,死於夷陵之戰)死時年三十六,謖年三十九」。

《三國志》中,失街亭的馬謖不久就被諸葛亮下獄處死,也即大家耳熟能詳的經典故事——「諸葛亮揮淚斬馬謖」 。書中並沒有提出馬謖失街亭後的的三種結局,而是肯定他敗退回漢中後立刻被諸葛亮下令誅殺。

關於這段歷史,大體經過是這樣的:蜀漢建興六年(公元228年),諸葛亮第一次出師北伐,因事發突然,對蜀漢大軍大舉進攻準備不足的魏軍手忙腳亂,魏明帝曹睿對蜀軍的戰略意圖發生誤判,急令大將軍曹真集結關東諸軍屯駐郿城(今陝西眉縣),以堵截駐紮子午谷、由趙雲、鄧芝所率領的偏師(疑兵,目的是迷惑並牽制曹軍主力)。

在蜀軍出其不意的迅猛攻擊下,猝不及防的曹魏隴西守軍大敗虧輸,其中南安、安定、天水(並稱隴西三郡)三郡相繼「叛魏應亮」,一時間「關東大震」。魏國的天水參軍姜維也到諸葛亮軍前投降。

魏明帝曹睿察覺到趙雲所率的只是少量疑兵,立即調整戰術布置,他急忙調集五萬精銳步騎,由名將張郃率領馳奔西部堵截狂飆突進的蜀軍主力。二月,諸葛亮一面準備進攻隴右還沒降附的廣魏、隴西二郡,同時分撥出一部分兵力,準備阻擊曹魏援軍。

當張郃率曹魏大軍直撲咽喉要地街亭時,諸葛亮不用久歷戰陣的宿將魏延、吳懿、而「違眾拔謖」,選用自己的弟子、被劉備認為「言過其實,不堪大用」的參軍馬謖去把守街亭這一戰略要地,以保障主力進兵。馬謖既不遵循諸葛亮的戰前部署,也不理睬副將王平的幾次規勸,犯了教條主義錯誤,棄城不守,舍水上山。

張郃身經百戰,謀勇兼具,他率軍一到,立刻將登山據守的蜀軍團團包圍,先斷絕水源,然後揮軍猛攻 ,蜀軍焦渴難耐,鬥志全無,一觸即潰,大敗虧輸。馬謖大敗,一時逃的不知去向,士卒星散,傷亡頗重。

幸虧副將王平早有準備,率一千多將士前來救援,才得以收拾殘兵敗將、會合馬謖退回到祁山大營。

街亭失守,大大挫傷了蜀國北伐大軍的銳氣,也使主力「進無所據」 ,曹魏大軍從街亭源源不斷地開至隴右,繼續攻取廣魏、隴西二郡的戰機已失,弄不好還有被魏軍截斷退路的危險,諸葛亮不得不放棄已經到手的隴右三郡(南安、安定、天水),裹挾西縣(今甘肅天水西南)千餘民戶,引大軍緩緩退回漢中。彼時,在東南方向曹真也發起了猛攻,趙雲兵弱失利,但他沉著冷靜,斂兵固守,又親自持矛斷後,才得以最小的損失安全撤回。

諸葛亮斬殺馬謖,之後又引咎自責,上疏自貶三等。

《襄陽記》載:「謖臨終與亮書曰:『明公視謖猶子,謖視明公猶父,願深惟殛(殺死)鯀興禹之義,使平生之交不虧於此 』。於是十萬之眾為之垂涕。亮自臨祭(祀),待其遺孤若平生」。

後來,蔣琬對諸葛亮說:「天下未定而戮智計之士,豈不惜乎」!諸葛亮流著眼淚答道:「孫武所以能制勝於天下者,用法明也。......若復廢法,何用討賊邪」 !對此,東晉習鑿齒(《漢晉春秋》作者)有不同看法。他認為,馬謖失街亭有罪,但罪不至死,大敵當前,智謀之士難得,應該留其戴罪立功。諸葛亮用人失察,負有領導責任,他處死馬謖,有推卸責任之嫌,之後因為嚴重的負疚感而上疏自貶三級,不過是為掩人耳目......孰是孰非,只能是見仁見智了.

[插圖源自網路]

[發文不易 嚴禁剽竊]


簡單寫兩句,先說觀點;

馬謖失守街亭必死,是不是被諸葛亮處死的不得而知了。《三國志》中對馬謖結局的三種說法是不矛盾的。但是歷史上對於馬謖之死,卻一直有爭議,站在我們今天的視角來看馬謖到底是怎麼死的只靠臆想推測了。那我推斷一下吧。

第一,外圍環境;失守街亭的馬謖肯定死路一條。

蜀國是由荊州集團統治的外來政權,本地的益州集團都受到排斥。諸葛亮之所以能平衡各集團之間的關係靠的就是「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手段。諸葛亮這次任人唯親的行為不得不狠狠的自我檢討,以換取各勢力的諒解(包括荊州集團,因為劉備曾經說過馬謖不可大用),其實馬謖的罪過並不大,起碼罪不至死,但他的錯誤就是他不該是諸葛亮的親信,即便是親信但不能在這個時期犯錯(劉備死後,蜀國已處於風雨飄搖中)。

第二,內部環境;諸葛亮到底「斬」馬謖沒有?

馬謖的死與諸葛亮也有一定關係,至少值諸葛亮用人不明,導致整個形勢急速扭轉。劉備臨終時告誡諸葛亮馬謖不可重用,諸葛亮並未聽取;但爾后街亭一役令諸葛亮明白其先帝意思。諸葛亮這次任命馬謖守街亭本是有意栽培,想把他培養成一位能夠獨當一面的統帥。但馬謖違背了諸葛亮的布置安排,被張郃截斷了水源,最終潰敗,從而導致了諸葛亮北伐事業的功敗垂成。好心辦壞事不過如此,諸葛真的要斬殺了馬謖的話從情理上有些薄情寡義了。失街亭的事他們兩人責任應該是四六開,馬謖六,諸葛四。所以諸葛想保住馬謖也是有可能的。

第三,自身問題,荊州集團能否保住馬謖不死?

馬謖兵敗逃跑,當了逃兵這是可以確定的,其影響是極壞了。蜀國後期,朝中人才捉襟見肘,原來的老將都上陣了,各有其責。把馬謖調到前線也是不得已為之。荊州系的人才凋落太快,別的不說就說馬謖的哥哥馬良跟劉備去伐吳時死掉了。這時的諸葛亮是想扶持荊州系人上位,奈何馬謖不爭氣。馬謖與荊州是一體的,據知荊州系的人對馬謖還是很維護的,比如說向朗他知道馬謖逃跑知情不報被諸葛亮撤職。但是荊州系的勢力已大不如前,很難保住馬謖不死。

所以《三國志》中對馬謖結局的三種說法是不矛盾的,馬謖必死這是由內到外的環境造成的。所以有部分的專家學者就將這三種說法給聯繫了起來:即馬謖畏罪潛逃,後來被捕入獄,並被諸葛亮判處死刑,但還未行刑就死在了獄中。

擴展補充;

《三國志》馬謖的三種結局;

一是《諸葛亮傳》記載諸葛亮回到漢中後「戮謖以謝眾」,這個結局也被《三國演義》所引用;

二是《馬良傳》中提到馬謖「下獄物故」,物故就是死亡的意思,也就是說馬謖死在了獄中;

三是《向朗傳》指出「謖逃亡」,也就說馬謖在戰敗後畏罪潛逃。

三種說法都出自原作者陳壽。同一個作者、同一部史書中對同一個人的記載出現三種截然不同的情況,史書中確實為之罕見。

如果您喜歡或贊同我的觀點請關注我的頭條號,並點贊、評論、轉發,您的支持就是我書寫的動力。


同一本史書對同一個人的記載,卻有三種寫法,三國志對馬謖失街亭後的事記載有點奇怪,在馬良傳中說馬謖被下獄,在獄中去世,用了「物故」兩個字,並沒有受刑而死的意思。在向朗傳中則提到,馬謖兵敗逃走,丞相長史向朗為他打掩護,諸葛亮非常生氣,把向朗免官不用。而附在馬良傳後的馬謖本傳,則說諸葛亮在失街亭之後,深知北伐已無法堅持,遷移了西縣千餘家入蜀,並殺了馬謖。初看果然是三種結局。

馬謖的傳記附在其兄馬良後面,馬謖是荊州人,兄弟五人在當地才名遠揚,人稱五常,因名字中都有「常」字,五人尤以馬良最為出眾,眉中有白毛,人稱白眉。(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馬良與諸葛亮交情極好,平時來往互通書信,無話不說。馬良死於夷陵之戰。其弟馬謖因在諸葛亮征伐南中時,勸他說攻城為下,攻心為上,獲得諸葛亮青睞。在第一次北伐時,不顧劉備臨終前交代馬謖不可重用的規訓,破例提拔馬謖為主將,率兵到街亭擋住張郃隴西救兵,自己親率大軍準備攻下隴西諸郡。

馬謖與先鋒王平,將軍張休、李盛、黃襲等人帶兵到街亭,沒有當道紮營堵住魏軍去路,而上山紮營,黃襲等人則據守清水河,王平認為這樣安排不妥,苦諫不聽,張郃軍大至,打敗黃襲等人,斷了馬謖軍汲道,蜀兵全軍崩潰,魏軍長驅直入,諸葛亮得知街亭失守的消息,不敢繼續進兵,遷移百姓入漢中,大軍也在後退兵。不聽主帥節度,擅自更改作戰方案而致大敗,本來就是大罪。馬謖罪責難逃,緝拿歸案訊問行刑正是理法之常。(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

三國志出現的馬謖三種結局的寫法,看似衝突,其實細究起來可以理清來龍去脈,兵敗後,馬謖心知大禍臨頭,由於是初次統軍,未經戰事,輕率毛躁的性子依然存在,想要逃避罪責,便從軍中出逃,丞相長史向朗也是荊州人,與其兄弟交情非淺,見狀不好強阻還打了掩護,馬謖逃走了,就是向朗傳的「謖逃亡,朗知情不舉」。但軍法豈是兒戲,大軍中能輕易逃脫?真是開玩笑,馬謖便被抓回來了。(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

馬謖被關進監獄,或者在街亭作戰時身受重傷,不能得到及時治療,或者在抓捕途中受傷,馬謖在監獄中便死亡了,就是馬良傳後馬謖本傳所說「謖下獄物故,亮為之流涕」,諸葛亮悲不自勝,痛哭不已,既悲人又傷己。私交雖然不錯,軍法卻不饒人,諸葛亮還是派人對馬謖行刑,這就出現問題了,死人怎麼行刑?在諸葛亮傳中提到「戮謖以謝眾」,戮是戮刑,分生戮和死戮兩種,生戮是先戮後殺,死戮是先殺後戮。很明顯,馬謖受到死後受戮的重刑,如此,三種說法就串起來了,只有先後,並不衝突。


關於馬謖的結局,《三國志》不同人物的傳記里確實提到了三種不同的結局,有些矛盾,但我們可以進行一個合理的推測,馬謖應該是先逃走,後被擒判死刑,然後未行刑就因傷病死在獄中,或者是被賜死在獄中,比較合理。

三種不同的結局是這樣的。第一種,被殺:《三國志·諸葛亮傳》記載「戮謖以謝眾」,《資治通鑒·卷七十一》也是採用這一說法:「(亮)收謖下獄,殺之……」。這兩段都很明確,馬謖被諸葛亮所殺。

第二種結局,死於獄中。是《三國志?馬謖傳》的記載。馬謖本人沒有單獨傳記,他的傳記是記載在哥哥馬良的傳記後附了一小段。這樣寫「謖下獄物故。」所謂「物故」,就是死亡的意思。「物」是「歾」的通假,也可以寫作「歿」。所以馬謖傳就是說他死在獄中。

最後第三種結局,逃走。是《三國志?向朗傳》:「朗素與馬謖善,謖逃亡,朗知情不舉,亮恨之,免官還成都。」這裡就說馬謖逃走了,向朗知情不報而被免官。

三種看似矛盾,實際上還是可以理解的。那就是馬謖戰敗後第一反應是逃,中途被部隊截獲,押回諸葛亮大營。諸葛亮判其死刑,所以也算「誅殺」了馬謖,但是沒有立刻行刑馬謖便死於獄中,至於原因很有可能是在抓捕馬謖過程中他已深受重傷。還有一種可能就是諸葛亮給他判處的是自盡,所以是死在獄中,這樣也是可以說的通的。


大家知道為什麼眼睛會產生距離感嗎?因為兩隻眼睛看到的事物不同,大腦會替你處理,最終計算出你和他之間的距離,之所以這麼寫,就是為了讓你感受到三種不同的馬謖,然後讓你對馬謖產生一種立體感。

他的事情被分別敘述在三個不同的傳記裡面,所以你一看有三個結局,但實際上三個結局連起來說那也是說的通的,不用說這三個結局自相矛盾,那你自己是沒看完。

所謂的三個結局是存在於馬良傳,向朗傳,馬謖傳,根據不同的傳記,會出現不同的敘事的過程,結局只有一個馬謖最後死了,這是必然的結局,這一點明確的記載於馬謖傳裡面。

接下來就是馬良傳和向朗傳,在馬良傳裡面,馬良大家都知道是蜀國著名的外交家,而且很有實幹的青年派,但是後來被劉備給坑了,被孫權煮死了,所以在描述馬良以後,為了凸顯馬良本身的氣質,因此引申了他的弟弟馬謖,這一點沒有任何毛病,為了突出哥哥那種從容就義的氣質,將自己弟弟曾經因為戰場失敗而選擇逃跑,這樣兩個性質,一對比馬良的品質更加高潔。

比如說在向朗傳裡面,說到向朗替馬謖求情,一點可以說符合了諸葛亮在《出師表》裡面說到向朗這個人性情淑端,這樣一個良好的性格和品質,作為同僚,他選擇去拉一把,也沒什麼毛病,在諸葛亮揮淚斬馬謖之前,肯定會有人聽嗎?訴求情,畢竟馬謖曾經對蜀國的政治做過貢獻,是馬謖這個家族替蜀國東征西討,立下汗馬功勞,在蜀國內部也結交了許多家族,這一點沒毛病,有人替他求情,但最後的結局肯定是馬謖本傳裡面所說的那樣,最後被諸葛亮斬了。

這就好像現如今我們為了一些特殊的人派立傳的時候,會選擇把這些人的事情單獨分開來講,所以我們看到同樣的人在不同的人的電視劇或者是電影裡面會出現不同的表現,但是結局都是一樣的。

這是什麼?這就是文學作品描寫的一種多樣性,事情發生在那裡,不同的事情會體現這個人不同的品質,通過分開描寫,可以使人對這個人有更加一種立體觀,三國志寫的就不錯,陳壽也比較偏向於描寫更加立體的人物。

所以對於諸葛亮揮淚斬馬謖,我們就可以得出一個正確的歷史故事,那就是馬謖在首次戰敗以後直接選擇逃跑,但是在逃跑途中卻被人給追了回來,後來到諸葛亮面前去請罪的時候,其他人替他開脫求情,(今日頭條漩渦鳴人yy首發於悟空問答)但諸葛亮不允許,所以揮淚斬馬謖。馬謖死了,出現了這麼一長串的故事,以後承受將這些故事,分別記載於三段不同的故事裡面,以此,我也能夠得到一個更加有血有肉的碼馬謖。

這不是一種很好的文學描寫手段嗎?所以說也沒有所說的那三個結局之說,就好像我之前回答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這指的就是一種文學上面的泛指,這偏偏有人說這東西就是具體指某個人,那你不懂古人的意思,撤也沒辦法。


《三國志》中的三個結局,分別記述在三個人的不同傳記中。

首先是《諸葛亮傳》:

謖違亮節度,舉動失宜,大為郃所破。亮拔西縣千餘家,還於漢中,戮謖以謝眾。

按這種說法,諸葛亮退軍之後,將馬謖處死,明正典刑。

第二種說法鑒於馬謖自己的傳記:

亮進無所據,退軍還漢中。謖下獄物故。

按這種說法,馬謖並非被處死,而是在監獄裡病死的。

第三種說法則來自《向朗傳》:

五年,隨亮漢中。(向)朗素與馬謖善,謖逃亡,朗知情不舉,亮恨之,免官還成都。

向朗因為對馬謖的逃亡知情不報,因此遭到了處分,被免去官職,打發回成都。

那麼,這三種說法哪個正確呢?——其實可能都是對的。

向朗傳的問題最好解決,因為只說馬謖逃亡,沒說他逃亡成功。完全可以是逃走之後被抓回來,再判的死刑。

另外兩種說法,雖然一個是處死,一個是下獄,但也可以不矛盾。完全有可能諸葛亮本來打算處死馬謖,馬謖聽到風聲害怕逃走,然後被抓回來關押。但是還沒等到正式執行的那一天,就病死在監獄中了。

另外,還有一種可能性。寫史書,肯定要從各個方面搜集史料,有些時候,史書上的不同記載,可能就是因為採用了不同來源的說法。

對於馬氏族人來說,馬謖最終是被公開處死,這是個很丟人的事情。在他們的記載中,為了掩飾,就有可能用一下曲筆,把被處死寫成在監獄中病故。這樣雖然也是犯法而死,畢竟面上好看一些,五十步和百步還是有區別的嘛。

陳壽寫三國志的時候,有可能寫馬良、馬謖兄弟的傳記(他倆傳記在一塊),採用的是馬氏族人的資料。而在寫其他部分的時候,用的是公開資料。所以一個是病死一個是被殺。

(古代的時候,很多家族都會修自己的傳記,比較有名的,比如寫趙雲的《雲別傳》,就是這一類。)


三國志,記載,馬謖三種死法。據三國志諸葛亮傳,蜀漢章武六年春,諸葛亮第一次北伐,進攻祁山,南安、天水、安定三郡皆平。史書稱,關中響震。魏明帝坐鎮長安,命張郃拒諸葛亮。諸葛亮命馬謖守街亭,結果馬謖紙張談兵,舍水上山,不聽副將王平意見,屯兵山上,兵敗,終使北伐功敗垂成,諸葛亮戮謖以謝眾。

第二種,三國志馬良傳,諸葛亮違眾拔謖,與張郃戰於街亭,為張郃所破,士卒離散。謖下獄物故,亮為之流涕。也就是說,馬謖沒有被殺,只是死在了監獄裡了。

還有一種,三國志向郎傳,謖逃亡郎知情不舉。也就是馬謖沒有死,而是懼罪逃亡。

其實,馬謖肯定是死了。之所以在《馬良傳》說,馬謖下獄物故,是史書作者陳壽的筆法,春秋筆法,為尊者諱。真實情況隱去,馬謖已死。即便,馬謖沒有死,其實跟死了也一樣,他的政治生命已經結束。

馬謖失街亭,其實該殺也不該殺。該殺是因為,亮進無所據,退軍還漢中(三國志記載)。這樣以來,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完全失敗,南安、天水、安定三郡也得而復失。其實,諸葛亮數次北伐,取得的積極戰果,就是第一次成果最大啊,卻功虧一簣,功敗垂成。

再者,諸葛亮依法治國、治軍,依據軍法也該殺馬謖。這就是馬謖該殺的原因。諸葛亮其實應該為馬謖的失敗承擔責任。首先,三國志史書原文「諸葛亮違眾拔謖,時有宿將魏延、吳儀等,論者皆言以為宜令為先鋒」。也就是眾將都不同意,頂多讓他當個先鋒。而諸葛亮,獨斷專行,用了馬謖。揮淚斬馬謖,是為了掩蓋自己的用人失誤。何況,劉備死前,叮囑過諸葛亮,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

馬謖也不該殺,因為馬謖卻有其才。才器過人,好論軍計,亮深加器異。每引見談論,自晝達夜。諸葛亮本身就是人傑,在他身邊談論軍計,自晝達夜的,蜀漢也沒有幾個人。可見馬謖其才。何況蜀漢地處偏遠,劉備出峽,全軍覆滅(說的是猇亭之戰)。蜀漢人才本身就很缺乏。馬謖是功臣,離間司馬懿,南征孟獲,都是馬謖的出主意。所以馬謖不該殺。

誅殺馬謖,是為了給別人看。蜀漢的政權,由三股勢力組成。一個是,荊州集團劉備舊部,位於統治集團頂尖,像關張、趙雲、馬良、馬謖、孫乾、糜竺、簡雍等。第二個是,東州集團,就是原來劉璋舊部,像劉巴、李嚴、黃權、李恢等。第三個是,本土士族益州集團,像杜瓊、譙周、楊洪等。對於第二、三種勢力來說,劉備、諸葛屬於外來人口,就直接接管蜀漢,處於統治地位。這些人是不服的,不過嘴上不說罷了。所以,諸葛亮北伐失敗,所有的眼睛,都在盯著他,怎麼辦。沒辦法,直接殺了馬謖。其實,就是說,看見了吧!馬謖我殺了。


謝邀,《三國志》是二十四史之一,也就是正史,同時是前四史里評價最高的,是由西晉史學家陳壽所著,記載中國三國時期的魏、蜀、吳紀傳體國別史。

紀傳體的史學家一個標準就是,把他所聽說的、史書記載的完整的記錄下來,至於事件的真假,由看史的人去分析、考證。他不會根據自己的分析和理解,把他認為不真實的刪除,而要保持原貌。

而像《資治通鑒》這種編年體史書,他就很少有兩種或者多種不同的記載,他必須在多種記載里,選出一種他認為真實的記載,而把他認為虛假的信息剔除。

也正是因為《三國志》里同一個人在不同的人物傳記和國別史里死法不同,同時《三國志》過於簡潔,才有後來的《三國志 裴松之注》,裴注就把部分他認為不真實的刪除了,當然,還是保留了很多,有的甚至又增加了不同記載。

為什麼紀傳體會出現多種不同的記載呢?

比如《史記》里

項羽死法有兩種,一種自殺,死於烏江自刎,分他屍體的五人封侯;一種他殺,在東城被漢軍追上,群毆致死,群毆他的五人被封侯。

秦始皇的身世也有兩種版本,一個人異人的,一個是呂不韋的。

還有胡亥的年紀,一說十二歲,一說二十一歲,

按理說,見過胡亥的沒有一萬也有一千人吧,年紀也能分不清?

但是,他卻對趙高李斯陰謀矯詔篡位的密室之謀,卻連對話都能詳實記載。

出現這種事,一方面是因為司馬遷是漢朝史官,基於漢朝的立場修史,會利於漢朝而貶低秦朝,另一方面是不同的事件從不同的人口裡說出來的結果不一樣。

就比如,發生在八十年前的那些戰爭,現在你去評價,能有一個客觀的評價嗎?校長和耄,不同的人嘴裡的形象就不一樣。

曹操記載他爺爺大宦官曹騰,那肯定是大英雄,偉大光明正確的,而在陳琳的討賊檄文里呢?那就是邪惡的變態了。

歷史是個羅生門,從不同的人嘴裡的歷史就會不一樣,喜歡他的人說他是偉人,不喜歡他的人說他是妖魔鬼怪,

只要你看看歷史人物,沒有爭議的非常之少,最典型的曾國藩、李鴻章、袁世凱這些人,還有崇禎、袁崇煥、康雍乾、慈禧。

記載歷史的人,從不同的人嘴裡聽到的歷史,他只能都記載下來,而不能有私心,他不是法官,而是記錄員,不負責評斷對錯。


謝邀,三國志是傳記類史書,但是蜀國沒有史官,也就是沒有正統的史書記載,馬謖這個事,因為陳壽是西晉人,很多人和事都是道聽途說,因為他並沒有親身經歷,所以,在寫各個傳記時,會寫出不同的結果,也是一種讓後人評價真假的意思。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