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比倫世界地圖》(如上圖),現存於大英博物館,

是已知最早的世界地圖,製作於公元前6世紀。

這塊破裂的黏土板,上方三分之一是楔形文字,下方三分之二則是地圖。

世界被畫成一個圓盤……

【發現】

1881年,出生於伊拉克的考古學家霍姆茲德‧拉薩姆(Hormuzd Rassam),

西巴爾遺址發現了這塊黏土板,

他不懂楔形文字,沒意識到這是一張地圖。

1889年,大英博物館的楔形文字學者破解黏土板上的文字,

才發現了它的重要性。

【世界地理 + 古神話】

美索不達米亞神話裏,

蘇美國王埃塔納(Etana)騎着老鷹飛上天堂,俯看人間。

這塊黏土板,以類似的角度看世界,

既視覺化了巴比倫人的地理觀,也囊括了古神話的內容。

【內圓】

《巴比倫世界地圖》由兩個同心圓構成。

內圓代表世界的中心區域,四周環繞着「鹽海」。

最上方是今土耳其南部的山地。

橫矩形,是巴比倫城。

垂直的幼發拉底河,穿越巴比倫城,流入長形的沼澤,沼澤下方是古城蘇沙

【外圍】

上圖,是依黏土板上的楔形文字內容繪製的想象畫。

外圍是7個「荒遠之地」,其中5個有人居住,

還描述了:

一個是連鳥也無法飛抵的地方(可能是指沙漠或高山之地);

一個是長着神奇大樹的地方;

一個是黑暗之地;

一個有一種會攻擊陌生人的巨角牛;

一個是太陽升起的地方(也就是東方)。

【宇宙觀】

《巴比倫世界地圖》也反映出巴比倫人的宇宙觀,如上的想象畫。

巴比倫人認爲有上中下三個世界:

上世界,是天界

中世界,就是《巴比倫世界地圖》描繪的世界

下世界,是冥界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