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上乾貨:

作者:尚學堂科技

鏈接:zhihu.com/question/2242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全棧工程師用一個通俗的詞來理解就是「技術大拿」,在軟體、互聯網領域是不折不扣的「牛人」!

不要認為全棧工程師是一個自封的呼號,比如要上線一款產品,商城、票務系統以及與之對應的APP,以你所擁有的知識能不能從人機交互層面、前端佈局以及後端的業務邏輯拿出一套切實可行的方案,並最終落實到代碼實現上。如果你想成為全棧工程師,首先你需要成為一個對產品「要求苛刻」的用戶,什麼樣的頁面會讓人喜歡,比如一個互聯網在線教育平臺,界面怎樣設計會清晰明瞭,課程醒目且投放精準;推薦的彈框能否不那麼僵硬,錄播課的播放清晰流暢、斷點記憶以及課程進度怎樣人性化實現;如果有直播課程,互動界面怎樣設計才能不打擾大家聽課並且還能增強互動實時性?

把這些問題展開會有很多,與PM思維發散到異想天開不同,作為全棧工程師就必須要結合自己的技術風格和特點來將這些想法來實現。所以,所謂的「全棧」就是實現一個產品落地的方方面面了。

先來明確一下全棧工程師的定義:

作者:我們d彼此

鏈接:什麼是全棧工程師_百度知道

來源:百度知道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全棧工程師(Full Stack Developer):亦稱全端工程師,即掌握多種技能,並能利用多種技能獨立完成產品的人。

打外比方,全棧工程師就是一個能獨立蓋一幢10層小洋樓的人,而普通工程師,則是可以和一羣人蓋一幢摩天大樓的人。至於要掌握哪些技能,我覺得這個要跟從事的行業與技術方向有關,做互聯網的和做軟體的是不一樣的,即使是做互聯網的,後端也可以分為很多種技術流派。有人說了,你再牛逼,你懂五種技術,你能幹五個人的活嗎?全棧工程師並不是說一個人能幹幾個人的活,而是要從多個方面來看這個問題。現代項目的開發,很少說只用到一兩種技術的,特別是移動互聯網大潮下,更需要有「全局觀」。隨便一個互聯網項目中用到的技術,就會需要用到後端開發、前端開發、界面設計、產品設計、資料庫、各種移動客戶端、三屏兼容、restFul API設計和OAuth等等,一些比較前衛的項目,可能會用到Single Page Application、Web Socket、HTML5/CSS3這些技術,還有像第三方開發像微信公眾號微博應用等等。Web前端也遠遠不是從前的切個圖用個jQuery上個AJAX兼容各種瀏覽器那麼簡單了。現代的Web前端,你需要用到模塊化開發、多屏兼容、MVC,各種複雜的交互與優化,甚至你需要用到Node.js來協助前端的開發。

作者:尚學堂科技

鏈接:zhihu.com/question/2242來源:知乎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在全棧工程師的定義中,我們讀到了一個關鍵詞:「全局觀」,這種全局觀建立起來的基礎就是全面掌握開發一個項目需要的知識體系!全棧雖然不能等同於「全精」,但說是「全能」並不過分。我們經常聽到「Java全棧」、「Python全棧」,意思就是這門編程語言以及相應的全套技術體系。以一套Python教程為例:

以上就是Python中網路與並發編程、常用框架第Django為例,知識點非常細,內容也非常多,但作為全棧工程師,必須要全部掌握,因為如果你做一個項目,這些技術都是其中的組成部分。現在互聯網項目越做越大,參與的開發者越來越多,看看BAT就知道了,所以單純的Java全棧和Python全棧並不能保證你有「全局觀」。我們對百戰程序員卓越班的同學的學習要求是Java+大數據+Python+人工智慧+職場軟實力提升,這是我們對目前全棧的理解,因此我們也希望讀者能關注這五大領域的關聯性,尤其是前四個。

有一種觀點是這樣的:工作以後精專一點就好了,什麼都會有必要嗎?大的道理我們不講,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每個公司都有CEO,他們每天就是簽署文件、開會,那麼我們能不能認為多練習練習簽名、多練練講話,然後遇見一個所謂的機會,就成為CEO了。大家看到這裡會不會臉上露出的笑容?

其實題主的問題很具有代表性,「全棧」這個詞其實在提醒我們建立知識體系的重要性,「全局觀」一定是建立在全面的知識體系之上的!看了一遍其他知友的回答,感覺成為一名全棧工程師需要做什麼,已經很清楚了,在這裡我們還想補充一點全棧工程師是職場第一步,努力在35歲以前完成吧,之後還會有架構師和CTO等著大家!不要滿足於技術宅,學會與人溝通交往,提升職場軟實力,未來可期!

夢想還是要有的,努力把功課做到位,成功本來並不那麼依賴運氣!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