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謂IP有風險,孵化需謹慎。

在彈幕橫飛的年代,IP成敗全憑輿論傾向,

殊不知那些“一集棄”“一星差評”“寄刀片”背後,

混雜了原著作者幾許無奈、內容開發方幾多委屈,

影視製作方的幾經忐忑、品牌方的幾高期許。

在2019年4月25日,由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CBNData)主辦的「有數」一頁成名·2019影視文學IP消費大數據沙龍上,一眾業界大咖齊聚,就影視文學IP商業化開發及運營這一條鏈路上的重要環節展開探討,並展望了IP影視劇市場的未來發展趨勢。

圓桌主持:

第一財經資深記者 何天驕

圓桌嘉賓:

知名小說家 路內

觀達影視副總經理、《溫暖的弦》《旋風少女》總策劃 嚴俊傑

掌閱文學副總裁 杜城

百草味企劃中心品牌總監 周雲飛

CBNData“星數”產品負責人 王振涵

內地不缺“復聯”,缺的是“漫威” 財經 第1張

從左至右依次是:第一財經資深記者何天驕、知名小說家路內、觀達影視副總經理嚴俊傑、掌閱文學副總裁杜城、百草味企劃中心品牌總監周雲飛,以及CBNData星數負責人王振涵

CBNData數據洞察發現,在全民閱讀熱情不減,數字閱讀盛行的當下,2018暢銷小說影視化改編熱度依舊。不過2018年IP消費整體呈現熱度放緩之勢,但仍有月度小高峯,而劇情/愛情題材則更具帶貨優勢。從閱讀平臺、文學題材、文學IP開發到影視化改編,這條發展趨於理性的產業鏈上正經歷着一些變革。以下為嘉賓的精彩內容提煉:

文學IP改編“不翻車”的篩選標準

高重合度受眾+好故事+文學IP知名度+演員人氣+內容年輕化

杜城:把握高重合度的受眾羣。

以網絡文學改編成網劇為例,一方面,這兩種文娛形式的受眾是重合度較高的一羣年輕人;另一方面,網絡文學IP在數據上的認可度,很大程度上保證了其改編成網劇後的觀眾接受度。與此同時,也可以通過大數據結合人為判斷,為影視製作方想要迎合的目標觀眾羣匹配出相應的網絡文學作品。

嚴俊傑:好故事是根本,文學IP知名度,影視演員人氣度,均不可少。

在我看來,篩選文學IP的標準只能是“故事本身”,隨後才會考慮文學IP的知名度。畢竟,一個故事連影視製作團隊自己都不為之所動,又何以改編成吸引觀眾的影視作品。此外,在進行影視作品改編時,所選用演員的觀眾好感度亦是保證文學IP改編成功率的考量之一。

周雲飛:內容取向迎合大勢所趨的95後、00後。

目前市場上的影視IP作品已呈現出內容的日益年輕化趨勢,同時網絡文學的受眾也顯現出對內容“腦洞性”和”創新性”的追求,故此結合來看,迎合95後、00後內容偏好的二次元或燒腦的文學IP會被排入影視改編優先級。

當代年輕人的內容消費需求

青春魂不分年代;內容感同身受;廣告“非誠勿擾”

嚴俊傑:不論哪個年代,“青春的魂”不會變。

確實如今的年輕人在看劇時有不一樣的關注點,比如嗑CP、發彈幕等,這些新生的文娛需求確實會相應地融入一些合適的題材劇中。但在我看來,最重要的還是“青春的魂”,即“敢於突破,堅持自我”是年輕人的一致追求,不分年代。

杜城:年輕人的原創內容,更能打動年輕人。

現在各個市場都強調年輕力量,而最懂年輕人的,怎麼少得了年輕人自己。從我們平臺上集聚了眾多95後、00後優秀作品及作家來看,95後、00後不僅是內容消費的主力人羣,更是內容創作方面的主流人羣。故此要滿足年輕人的內容需求,就應該大力支持年輕人的創作。

周雲飛:不突兀、不騷擾、不膩煩。

這是一個消費者擁有自主選擇權的內容時代,對於想要通過影視作品進入消費者生活的品牌方而言,選擇優秀的內容製作團隊進行合作是一方面,而在我看來,品牌在內容中“不突兀、不騷擾、不膩煩”的消費者觸達更為重要。

優質文學作品何以免遭“懷纔不遇”?

書迷、劇迷提前評估;向“非頭部”作品掘金

嚴俊傑:有效評估文學作品與影視劇受眾差異。

正如CBNData《2019影視文學IP閱讀及消費圖鑒》裏提到的熱播劇《都挺好》,隨着電視劇的熱度提升,該劇的同名小說也迎來了線上熱度的高漲。雖說影視劇為文學市場帶來了反哺效應,但也說明不一定非要受歡迎的文學作品改編的影視劇才會受歡迎,可見不同平臺間受眾的差異,我們非常需要這部分的多維數據分析助力IP影視化的前期評估。

杜城:挖掘非頭部但卻有影視化改編價值的文學作品。

在我看來,優秀的文學作品被埋沒是件很正常的事兒,畢竟不是所有文學形式都適合改編成影視或動漫形式的,其中存在想像與實操的差距,故此我們只能通過人為篩選和數據收集的方法,盡可能挖掘平臺上非頭部,但卻有影視化改編價值的文學作品。

文學IP開發,“網絡的”vs“傳統的”有何不同?

博愛觀眾啥都看;網文“與時俱進”便於改編,數據可監測

杜城: 網絡文學IP更“與時俱進”,便於同影視改編互動。

從內容上來看,網絡文學更迎合時下年輕人的喜好,與此同時也便於同後期的影視改編形成良性互動,創造出新的文學呈現形式或影視改編方式也不一定。

周雲飛:英雄何必問出處,泛文娛時代的受眾大都是博愛的。

作為品牌方,我們在合作影視IP時不會在意它是網文IP還是傳統文學IP,因為這些IP受眾中都含有品牌的目標消費羣。而以“目前消費人羣在哪兒,我們就去哪兒找他們玩耍” 為原則的百草味而言,我們樂意通過不同的文學IP綁定不同的分層消費羣,通過不同的內容場景實現日趨細膩的“消費者溝通”。

王振涵:網絡文學具備先天被大數據評估的優勢。

單從影視改編的角度來看,網絡文學具有先天的“被評估”的優勢。通過網絡文學在互聯網平臺上的大數據沉澱,對讀者畫像、作品關注度等進行數據洞察,從而提供對影視改編以及商業化運營具有指導性的策略意見。

如何實現IP商業價值最大化?

題材先鋒性;大數據“追星”;推進文學IP商業化

路內:挖掘先鋒題材,為文學IP的孵化打好根基。

作為一名作家,我覺得創作題材就是最大的價值,即使這個文學作品沒有被商業化開發。故此從題材挖掘的角度來說,我會希望有諸如“這個時代最具爭議的話題”之類的價值探討,這對於作家而言是有極大幫助的。對於作家而言,能做好的便是在文學IP孵化之初,保證它的價值觀先鋒性。

王振涵:用大數據“追星”,成為品牌與內容的配對師。

眾所周知,如今的消費者越來越精明,觀眾也越來越有主見,故此品牌在內容中的精準植入越來越難,而大數據在此時此刻則可以為品牌提供相應的解決方案。CBNData在2018年5月發佈的明星商業消費大數據產品“星數”,基於全球最大的消費數據庫,把明星作為一個IP進行去娛樂化,通過數據還原消費平臺上明星們的“商品屬性”,從而找到與明星契合度最高的產品品類,為品牌植入提供明星甄選,亦或是為內容製作方提供適合植入的品牌推薦。

杜城:積極推廣優秀文學作品,促進文學與商業的融合。

作為內容平臺方,我們在整個IP孵化產業鏈中主要專注在兩方面,其一是為好內容做循序漸進的推廣,其二是推進原著作者與內容製作方間的互動。在內容推廣上,我們會先根據粉絲情況篩選出平臺的優秀作品,隨後根據用戶畫像將內容推送給匹配人羣,力求好作品為內容製作方所發現。而在文學內容商業化方面,我們會與品牌方做探討和交流,甚至針對品牌做相應的內容創新。

為乜內地市場重未“復聯”這樣的IP?

有力作品沉澱;鼓勵機制推動;穩定資金支持;行業去浮躁

路內:市場還處於發展期,還需有力作品積澱。

我覺得內地影視市場發展時間還比較短,全球範圍來說,產業還不算很優質,還沒發展到如“漫威”這樣考慮向全世界推銷自己的IP,我們當前要做好的是做出讓內地觀眾認可的作品,我覺得再過幾年會慢慢成熟起來。目前就創作而言,還是需要更多強有力的作品出來。

嚴俊傑:鼓勵機制推動IP價值煥發。

我覺得文化產業的鼓勵機制會對IP開發給予很大推動。伴隨着我們國家在這一方面機構和機制的變革,諸如《葫蘆娃》、《大鬧天宮》等諸多歷史悠悠的IP也能煥發出價值。

杜城:需要真正有心做好內容的資本注入。

我們看到的《復仇者聯盟》是當地最頭部的IP,被淘汰的作品亦是有千千萬,故此我們現在要做的是提升自己的製作能力,在技術更進的同時,也有穩定的資金支持,讓頭部好內容能盡快脫穎而出。

周雲飛:去浮躁,行業規範化先行。

我覺得當前市場略顯浮躁,導致很多IP被消耗掉,不是一部《延禧攻略》成功了,就要有一堆同類劇排隊上映,這樣的氛圍下很容易讓我們遺失真正好的IP。我認為未來的行業會漸成體系,趨於精細化運作,輸出正向價值觀的內容。

IP影視劇市場未來趨勢

傳統文學價值回歸;投資趨於理性;主流價值觀聚攏;內容精品化;消費者心聲為導向

路內:注意力回歸有價值的“傳統紙質文學”。

我會希望大家能對一些好的傳統紙質文學作品,給予更多關注。應為在我看來,未來兩年是內容響應新主義號召的時期,紮實而有誠意的作品若能獲得影視孵化,應該會有不小的影響力。

嚴俊傑:影視投資將回歸理性,價值觀將歸於主流。

未來在鼓勵機制指導下,影視行業投資將日趨專業化,影視作品的價值觀也會朝着主流上聚攏,更能反映當代社會民生。

杜城:內容精品化是影視市場大勢所趨。

我覺得現在的製片方越來越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內容製作的標準正在建立,未來一兩年的影視作品必然是朝着精品化、高質化發展。

王振涵:聆聽消費者心聲將越來越重要。

我個人觀察到,現在越來越多的投資方都願意聆聽消費者的聲音,從他們的角度去做IP的改編和打造,我覺得這樣的製作模式更有助於開發影視IP的商業價值。

作為年輕、專業、有趣的消費大數據研究機構,CBNData將持續為影視文學IP產業鏈上的各個環節輸送數據洞察力。依託全球最大消費數據庫為影視IP市場輸出深度文娛報告,並為合作影視作品的品牌方輸出相關消費行業的數據分析。更有為明星商業價值挖掘量身定製的大數據產品“星數”,通過多維細膩的指數分析,為製片方及影視劇植入的品牌方提供明星甄選上的策略參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