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模化養殖作為乳業的重要課題倍受行業重視。2011年3月26日,以「因地制宜、因勢利導,推進規模化養殖」為主題的規模化養殖專題研討會在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國際會展中心召開。會上,業界專家、學者、規模化奶牛場場長齊聚一堂,就內蒙古自治區奶牛養殖現狀和問題進行了認真研究分析,並展開討論和對話,以求找到真正適合內蒙古規模化發展的模式和方法。

關於規模化養殖的幾個問題內蒙古奶業協會秘書長那達木德

規模化養殖,是奶牛養殖業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要求。因為「小、散、低」為特徵的散戶養殖有很多弊端和制約因素,生產力水平低,管理水平不高,資源利用效率和勞動生產率低,無法滿足乳業社會化的大生產需求。

規模化養殖的提出

在2004年石家莊召開的第一屆中國奶牛發展大會上,時任中國奶業協會理事長劉成果第一次提出奶牛養殖規模化。這是我國奶牛養殖業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要求:

規模化養殖是我國奶業實現現代化的第一步。我國奶業經過7年的超常規、高速度發展,作為一個產業已經基本形成。其主要標誌是其養殖規模達到1000萬頭以上,鮮奶產量達到3000萬噸以上,有300多萬奶農從事奶牛養殖業,乳品企業銷售收入超過1000億元。從種草到養殖,從鮮奶生產到乳品加工,從乳品加工到產品銷售整個產業鏈基本形成。但奶牛養殖仍停留在傳統養殖階段,與現代化的乳品加工業不適應、不匹配。

奶業發達國家的經驗證明規模化是必經之路。無論是歐美、加拿大、日本還是大洋洲,奶牛養殖業都經歷了從散戶養殖到規模化養殖的歷史進程。這說明,要實現奶業現代化,奶牛養殖規模化是不可逾越的發展階段。無論是日本北海道的家庭牧場、紐西蘭、澳大利亞的夫妻牧場,還是美國、加拿大的規模化牧場都是適合本國的規模化發展模式。

規模化是基礎,標準化是根本,產業化是目標。奶牛養殖業是個周期長、高投入、高風險、集約化、高產出的行業。發達國家的經驗證明,只有實現規模化養殖,才能實施標準化生產。這是因為,規模化生產需要過程化管理,而過程化管理,必須對每個環節採取科學的標準、規範的要求;只有實現了標準化生產,才能實現集約化經營。這是因為,相關行業和部門制定的標準,是本行業多年實踐經驗的總結,是經過實踐檢驗的科學管理規程。因此,只有標準化管理,才能達到人、財、物、信息等資源的最佳配置,達到集約化的經營;在此基礎上,最終才能使各產業鏈達到各盡其職、各獲其利、良性互動,高效運轉,最終實現產業一體化經營。

規模化養殖的內涵

奶牛養殖規模化本來是個量化的數字概念。但在奶業轉型升級的大背景下,就有它的特殊內涵。

首先是量的概念。所謂規模化,就是與農戶3、5頭散養相對而言。那麼多大規模才是最科學、最合理的規模呢?本人認為,適度規模才是最科學、最合理的規模。

其次是綜合概念。規模化養殖,核心是奶牛頭數,但不是唯一的要素。就是說,圍繞養殖規模要匹配相對應的飼草飼料基地,飼養奶牛必備的牛舍、運動場和附屬設施,圍繞種植、養殖、配料、擠奶等一整套機械設備以及繁殖育種、疫病防治、環境保護、科學飼養等完善的社會服務系統。

再次是動態概念。規模化不是一成不變的概念。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投資能力的提升,環境條件的改善,規模化的內涵也會發生變化。比如說,美國奶業發展初期,奶農受加工能力和投資能力的限制,大部分農場主以百八十頭規模為主。但隨著乳品加工企業的做大,社會化服務能力的提高,牧場主經濟實力的壯大,現在美國規模化牧場多數以千頭牧場為主。這就是一個與時俱進的過程。

規模化養殖的實現形式

我國奶業發展既有資源稟賦很好的東北、西北、華北地區,也有資源條件較差的東部地區;從類型上說既有大城市城郊型的奶業,也有農牧交錯帶的舍飼半舍飼奶業;還有草原牧區放牧型奶業。既有黑龍江、北京、上海等地農墾型奶業,也有近幾十年發展起來的廣大農村牧區奶業。因此,地區差別、類型差別、發展階段差別等決定奶牛養殖規模化也不可能是一個模式。根據全國及我區目前奶牛養殖業的現狀及趨勢,本人概括以下6種模式可供參考:

1、標準化養殖小區模式。這是一種過渡性的模式。主要適用於散養比重很大(約70%以上),很難在較短時間內實現規模化的地區。要採取政府主導,創造條件,把廣大散戶奶農逐步引導到規模化養殖軌道的模式。這裡要重點解決統一管理和產權明晰兩個問題。如果這兩個問題解決不好,就是散戶養殖的堆積,使規模化養殖流於形式。

2、規模化家庭牧場模式。這是一種最理想的規模化形式。因為這種形式實現了業主產權與經營管理的統一,原料奶生產各環節的集中統一。這種模式做到了適度的投資、適度的規模、資源的合理配置、集約的經營管理,降低管理成本,從而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產生規模效益。

3、奶聯社的模式。這種模式的優勢在於,由行業專家投資搭建一個資金、技術、管理、設備的綜合平台。吸納散戶奶農的奶牛,以入股的方式入社。奶農持股分紅、分工分業,奶聯社一步到位實現規模化養殖,集約化經營。

4、奶農專業合作社模式。這種模式,是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由奶農中領袖人物挂帥,組織動員奶農自願入社,以股份合作為紐帶,建立利益聯結機制,把散戶養殖納入到規模化養殖軌道的成功模式。

5、乳品企業自建牧場模式。這是自三鹿奶粉事件後大型乳品企業,為保障奶源安全所採取的重大舉措。

6、外資企業模式。世界奶業發達國家的乳業巨頭,看準我國巨大的乳品消費市場,從過去大量進口奶粉佔領市場,現在開始在國內建規模化牧場,啟動從奶牛養殖到乳品加工,再到乳品銷售做全產業鏈。

以上6種模式,是目前全國各地推廣的模式的梳理歸納。各地在推廣規模化養殖時應本著因地制宜,從實際出發因勢利導。

規模化奶牛養殖業應穩中求勝內蒙古農牧業廳畜牧處副處長趙玉生

當前奶牛養殖業乍暖還寒。奶牛養殖業在轉型中保持著相對平穩的態勢,規模養殖步伐明顯加快,存欄50頭以上的規模養殖比重已佔全區34%,成年泌乳牛平均單產為5噸/年左右,單產水平明顯提高。此外,奶價總體呈現上升趨勢。2010年我區生鮮乳平均收購價格為2.86元/公斤,同比上漲8.74%;但每公斤低於全國平均水品0.21元。牛奶價格價格上漲主要源於市場供應緊缺以及乳品企業需求激增,其次是飼料成本與人工成本上漲。2011年一季度顯示,生鮮乳平均收購價格與同期相比繼續保持增長態勢,價格為2.92元/公斤,同比增長10.6%,環比持平。主產區散養戶平均收購價格為2.8元/公斤,規模養殖牛場平均價格為3.15——3.6元/公斤。

此外,不同地區養殖效益差距明顯。東部盟市散養戶每頭奶牛年純收入3000元左右,規模養殖場每頭奶牛年純收入5000元左右。中部盟市散養戶每頭奶牛年純收入1500元左右,規模養殖場每頭奶牛年純收入3000元左右。西部盟市散養戶每頭奶牛年純收入2000元左右,規模養殖場每頭奶牛年純收入3500元左右。

在生鮮乳監管方面,質量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全區依法取締不合格生鮮乳收購站422個,流動收購站150個,整合關閉不達標的收購站1381個。全區目前2704個生鮮乳收購站和1303輛生鮮乳運輸車全部實現主體合法、持證經營,達到了清理整頓預期目標。我區制定出台了《內蒙古生鮮乳收購管理辦法》,在全國建立第一家生鮮乳第三方檢測機構和生鮮乳收購管理監測網,加強生鮮乳收購站標準化建設,實現生鮮乳收購站從應急管理向常態管理轉化。面對2010年爭搶奶源、「問題奶粉」死灰復燃,各級畜牧部門繼續加大對生鮮乳收購站監管力度,開展對生鮮乳收購站和運輸車輛拉網式檢查,使得生鮮乳合格率始終達到100%,養殖與收購站環節沒有發生一起重大生鮮乳質量安全事件。

在今後較長時間內,內蒙古奶牛養殖業將處於散養逐步退出,規模養殖業加快發展的轉型階段。我區奶牛頭數將保持穩定或者有所下降。奶牛養殖規模化、標準化、產業化是發展現代奶牛養殖業必經之路。規模化是基礎,標準化是核心,產業化是關鍵。現在我區的奶牛養殖業正處於規模化、標準化並存時期,在大力推進規模化生產的同時,向標準化推進。

在自治區農牧業「十二五」規劃中,奶牛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建設項目中提到,加快推進標準化規模養殖基地建設,保障我區乳業長期穩定健康發展。到2013年,建設2000個奶牛標準化規模養殖小區。項目總投資80億元,優質荷斯坦奶牛數量穩定在200萬頭,使奶牛年單產由目前的平均5噸提高到6噸以上。養殖場生產的優質生鮮乳佔到區內乳業加工產能的60%以上。到2015年,進一步提高養殖場奶牛集中度,使優質鮮奶佔到區內乳業加工企業產能的70%以上。

找准方法愉快養牛聖牧第八牧場場長崔志剛

我對於養牛總結為六個字「一育、兩敢、三管」。其中「一育」是指育種,只有做好育種工作,才能培養出膘肥體壯的好奶牛;「兩敢」是指敢喂和敢拋。對於敢喂來說,只要是好的苜蓿與優質青貯我就會不惜代價捨得喂,只要養牛人願意投入,敢投入,奶牛就會高產。此外養牛人還應該做到敢拋。比如說養殖戶養了5頭奶牛,其中2頭是產奶的、1頭是病的,還剩2頭是犢牛,實際上真正養的是4頭牛,如果那頭病牛繼續養,一年則需要5000元成本費,如此一來,20%的收入就損失了。養殖戶不養沒用牛,這樣飼養成本會減少,飼養效率也會提高;「三管」一是指管人。作為牧場主先要把自己手下的人管理好。具體怎麼管理好人,這需要用心去管理,比如說不能剋扣工人工資,而且對待工人要做到一心一意,只要牧場主對工人好,那麼工人就會對我們的牛好,牛就會多產奶,那麼我們的收益就會跟得上;除此以外,我們還得把牛管理好,建立完善的奶牛檔案,給奶牛上保險,這樣我們就會有保證;最後一個管理就是管料,定期查看飼料,不要讓飼料出現發霉變質的情況。現在我們的外部條件比較好,只要做到以上幾項,那麼奶牛產量提高的夢想肯定會實現。

奶牛規模化養殖新模式示範的啟示內蒙古農牧科學院研究員金海

近年來,內蒙古自治區奶牛養殖業得到了蓬勃發展,但也存在著不少的問題,特別是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乃至我區在奶牛飼養管理體系中的每一個環節都存在著很大的差距,因此建立和完善具有中國特色的奶牛養殖模式和技術模式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課題。

近年來,實施的奶牛養殖小區經營模式是符合我國、我區的具體情況的,這是我國農村實現奶牛養殖規模化、集約化、標準化和現代化的必由之路。但是如何把小區建成一個統一的經濟聯合體,如何使分屬各戶的牛隻集中起來,取消各戶分散的重複的工作模式,真正體現出集約化、規模化的優勢,怎樣把現代科技成果應用於小區,實現現代化、標準化飼養管理,使養殖戶增效增收,是當前急待解決的重要問題。

基於上述的問題和解決目標,根據我國農民合作組織法,按照「民辦、民管、民受益」的原則在賽罕區金河鎮旭泥板奶牛養殖小區組建了奶農經濟合作組織,共有20戶奶農加入了奶農經濟合作組織,20戶奶農將180頭奶牛(平均每戶9頭牛)作價入股(每頭產奶奶牛5000——7000元,每股500元),建立了統一的經濟聯合體,在小區內實現了「合作化、八統一」飼養管理模式。

我認為,這種養殖模式實施以來主要有以下五方面經驗值得借鑒:一是規範的管理制度,運作機制和利益分配機制是合作組織的核心生命力所在。二是必須有一個好的帶頭人,這個人要讓大家「買賬」、「服氣」,需要具有一定的社會活動能力和經營管理能力。三是政府部門及企業要給予資金上的支持。從世界奶業發達國家的經驗來看,發展的初級階段政府都採取了適當的傾斜政策及先期投入,而更重要的是持續不斷地幫助奶農建立起一套自我良性發展的可行性方案。四是健全完善服務體系、對合作社的技術員要進行培訓、把現代科技成果快速便捷地應用於奶牛業、同時要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保障合作社走上正軌。五是合作社社員的股權分配要合理,不能出現一些人控股的現象。

總之奶農專業合作社尚處於起步和探索發展階段,目前是推動發展的最好時期。

家庭奶牛場——浙江嘉興東興奶牛場盈利的啟示內蒙古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喬光華

一個產業或者是一種養殖模式能不能真正發展,除了它自身的努力、國家必要的幫助,起關鍵、決定性作用的還是要看它本身有沒有內生的利潤增長機制,能不能賺錢,希望國家補助渡過難關或許在短期內能起到一定作用,但長期來說還要看這個產業、養殖模式本身的利潤生產能力。

下面我以東興奶牛場為例介紹一下家庭奶牛場如何實現良好的經濟效益。東興奶牛場位於浙江省嘉興市秀洲區王店鎮紅聯村,場長為該村村民顧東興。奶牛場現有奶牛237頭,其中成母牛119頭,泌乳奶牛107頭。2009年產奶牛群體年平均單產9噸,最高達到13噸。2009年全年收入377萬元,實現凈利潤102萬元。如果按產奶牛計算,每頭奶牛的利潤達到了9500元,如果按全部存欄奶牛計算,每頭奶牛的平均利潤也在4300元,這個盈利水平在全國來講也是比較高的。牛場牛奶的蛋白質含量平均水平為2.9%,脂肪為3.55%,體細胞數為25——50萬/升,細菌數夏季在10萬以下,冬季為5萬以下。

一個家庭奶牛場能夠達到這樣高的經營管理水平和經濟效益顯然是不容易的,我認為東興奶牛場主要有以下五個方面值得總結和推廣。一是特別注重育種。顧東興能夠做到比較專業的選種選配,他會根據每頭牛的生產性能和體貌特徵,如胸深、胸寬、乳房大小等,結合優良種公牛本身的遺傳特點有針對性地改良,取得良好效果。二是重視飼草料的營養。三是有效控制成本。東興奶牛場的佔地面積較小,圈舍比較簡陋,奶牛的床位也很緊湊;圈舍通風良好,具備了奶牛圈舍的功能,為了防止熱應激,還安裝了噴淋設施;場內飼草料庫布局比較合理,擠奶設備為魚骨式管道擠奶機;牛場的辦公室也比較小,是用原來的舊房改造而成的,整個奶牛場精緻、有效、低成本但符合奶牛飼養的工藝要求。四是高淘汰。東興奶牛場有較高的淘汰率,以保持高的群體生產力,凡是生產性能達不到規定的標準,如日產60公斤的期限達不到3個月的,或配種有困難的奶牛,立即淘汰,頭胎牛日產達不到27——28公斤就會淘汰,使整群奶牛的生產能力得到提高,奶牛場也保持了高的經濟效益。五是保障牛群的健康。為了保證奶牛的健康和營養,奶牛場每年從美國購進200——250噸優質苜蓿乾草。牛場的衛生防疫比較嚴格,一般3個月1次,1年4次防疫,凡是沒有抗體的都要打疫苗,所以多年來基本沒有大的疫病。

我國奶業經營模式有很多種,包括大牧場、家庭牧場、奶牛小區、奶牛園區、奶牛合作社、奶聯社、小規模農戶等,到底哪種模式將會是我國奶牛飼養業發展的主導模式,一直有不同的判斷,存在爭議。東興奶牛場的經驗讓我們看到,家庭牧場的優勢很多,或將能成為我國奶業未來的基本組織形式。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