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6月08日 陳淑娥/臺中報導

 20170608-A01.jpg  

太陽能候車亭完工後即有電可用,免去傳統必須配合臺電供電作業等待期。

 20170608-A02.jpg  

臺中市太陽能候車亭已完成85座,市長林佳龍(左二)前往後裏區視察建置成果。(陳淑娥攝)

臺中市府去年投入1600萬元,優先在偏遠地區候車亭加裝太陽能與照明設備,目前已完成85座,預計今年底目標200座,每年約可省下28萬度用電,減少碳排放量151噸。臺中市長林佳龍表示,候車亭完工後即有電可用,免去傳統配合臺電供電作業等待期,廣獲民眾好評。

為提供舒適的等公車空間,臺中市持續在各地建置候車亭,已完成547座候車亭,預計年底可突破600座,林佳龍昨在交通局長王義川陪同下,前往後裏區視察太陽能候車亭建置成果,立委洪慈庸、市議員翁美春、陳本添等均到場關心。

林佳龍表示,去年起推出太陽能候車亭,目前已有85座,數量為全國第一,太陽能候車亭除可節能減碳、明亮又安全,更能適應地區狀況,免除臺電接電工程困難,相當適合設置於偏鄉或所需之處,呼籲企業界或各界善心人士,可捐贈太陽能候車亭給市府。

交通局表示,今年候車亭建置具有「太陽能應用」及「反向式設計」新特色,市府投入1600萬元,優先在和平、東勢、后里、太平、大里等地候車亭設置太陽能與照明設備,提升候車品質外,並減少因亮度不夠使公車過站不停的狀況。

交通局指出,200座太陽能候車亭每年約可省下28萬度用電,減少碳排放量約151噸,未來將視太陽能發電效益,增設公車動態顯示器。而後裏地區作為花博展場之一,盼結合太陽能候車亭加上電動車等綠色交通運輸,打造為花博另一亮點。

(中國時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