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6撌~1.JPG  

剧情概要:

              在公学校运动大会顺利出草血祭祖灵的赛德克战士们,面对日军强大兵力反扑,善用熟悉地形的优势,以行踪飘忽不定的丛林战法,屡屡重挫日军。日军指挥司令终于意识到光靠强势兵力根本压不住赛德克战士,于是一方面投掷连日军都为之色变的毒气炸弹,另一方面也鼓动屯巴拉社头目铁木瓦历斯率领族人加入日军阵营对抗赛德克联军。历经多次激战,日军源源不绝的兵力逐渐占居优势,莫那鲁道见大势已去,将带领战士的责任交付儿子,自己遁入山林。雾社事件在达多莫那与仅存的几名战士上吊自杀后画上句点,四年后,莫那鲁道的遗体现身于森林……

     赛德克巴莱人物𫔰系图.jpg        

 《赛德克‧巴莱》重要人物关系图

心得:

        「太阳旗」透过影像介绍赛德克的信仰,呈现赛德克人面对异族文化入侵的痛苦压抑,完整蕴酿「雾社事件」的起因,最后则在震撼人心的出草行动收尾。日本人鄙视、欺压赛德克人这部分情节在「太阳旗」著墨甚多,最后成功出草当然让观众大快人心。如果剧情自此划下句点,《赛德克巴莱》就不足以称之为史诗级的巨片,顶多是《变形金刚》这类爽片的高度(而且还没啥科幻特效)。           

  「彩虹桥」衔接「太阳旗」,虽然动作戏大幅加码,但较之「太阳旗」更丰富人物的情感,也更残酷地揭示了以寡敌众、以野蛮对抗文明之必然的悲剧性。尽管战士们一开始势如破竹,杀光日本人、赶走汉人,颇有造反成功就能占地为王的假象。但是莫那鲁道毕竟还是出国见识过日本人军力的头目,他要求大家打赢了就撤,并且在族人不自量力地举起猎枪射击日本军机时,再一次强调反抗异族的战役是为了得到祖灵的认可,出草打仗是为了证明自己取得进入彩虹桥的资格(换句话说就是不要肖想我们可以彻底灭掉日本)。这场战役打从一开始的结局早已注定,没有庆典迎接战士的胜利,战士只能思考自己要怎么迎接死亡。正因为这种坦然的视死如归,战士们每一场激战都成了最后一役,而妇孺们的自尽,除了成就男人的追寻,我想也表现了巾帼不让须眉的气魄──尽管是弱女子,同样不屈服于强权压迫,同样有资格进入彩虹桥。

a02-1.jpg  

  视死如归的战士们

  赛德克巴莱们面对死亡的勇气,让笔者想起了《300壮士:斯巴达的逆袭》。事实上雾社事件和温泉关之役,确实有一些相近之处:不屈强权以寡敌众、明知必死力战到底、守住地势大破敌军、叛徒内应引敌入瓮……比较有趣的是,《300壮士:斯巴达的逆袭》虽然阳刚味十足,战士们线条分明的肌肉映照著如破碎玫瑰花瓣般的喷血画面,给人既men又唯美的感受。「彩虹桥」的战争画面显然比较写实,但赛德克联军在溪流间与铁木瓦历斯族人对战的那一幕,清澈见底的溪水反射晶亮的阳光,一抹抹血红渲染开来,战士们或砍杀或伤亡,竟也有一种决绝的浪漫。日军砲轰马赫坡森林一役也拍得很美,当森林完全笼罩在火光热云间时,日军断定赛德克人非死即逃,撤退命令一下,莫那鲁道带领著战士们从大火中怒吼而出发动攻击,超越人类在大火包围下势必皮焦肉烂的生理常态。这一段很不写实的情节固然呼应了莫那鲁道的作战哲学──「好的猎人要懂得安静等待」,也有一种为「等一下大家都会死光光」的命定悲剧先行止痛的意味。

1109280317301487.jpg  

  能打能跑行踪飘忽不定的巴万,是日本人眼中像鬼一样的小孩

27548397090219092011090203.jpg,  

 相当于「叛徒」的铁木瓦历斯,到最后也为自己的选择感到后悔

  虽然本片「正义的一方」是赛德克人,但笔者觉得片中日本人的角色其实很丰富也很立体,杉浦欺善怕恶、吉村狗眼看人低;小岛努入融入赛德克文化,也和屯巴拉社打成一片,因妻儿死于出草行动才变得狠辣固执;性格冷静中立的桦泽虽然著墨不多,最后却能成功威胁马红去劝降族人,可见他绝非俗辣之流;暴躁跋扈的镰田意外地很有喜剧效果,他对赛德克人的态度从不屑到正视,看见莫那鲁道庐山真面目的那一刻,感觉他好像还有些惊喜XD,最后甚至赞叹这些台湾原住民竟然保有日本武士道精神,看见满山的樱花就话锋一转,自认为大概是樱花盛开的缘故(象征日本文化已在台湾扎根),结果马上被小岛吐槽,告诉他今年的樱花其实开得太早,颇有悔恨自己当初对赛德克人太好的意思。除此之外,本片也写实呈现了日本人应对动乱的危机处理,有条不紊安排公务人员与家眷撤离,还有一个个非常尽忠职守的通讯兵。这一点又再度让人联想到311大地震后,日本人不可思议的冷静与守秩序,所以笔者非常不解为何会有人批评本片丑化日本人?奇怪的是那些人也不见得没看过李小龙或甄子丹演的精武门。视日本人如友就叫亲日,演出日本人欺压原住民就叫仇日,反正有人就是见不得魏导的电影出现日本人就对了!

1698520936.jpg    

(看一下青年莫那的肌肉照消消气

  「太阳旗」写实地刻画了被殖民的悲哀,「彩虹桥」却运用了想像的视角呈现视死如归的浪漫。看完《赛德克巴莱》上下集,笔者有一种奇妙的感觉,好像这并不是同时拍完、仅因片长太长而必须分割成两集的作品。不过笔者很喜欢这种虚实辉映的美感,讥笑本片为纪录片的人,应该没有仔细从头看到尾吧!说真的,看本片最让人受不了的就是一直有人中途起来上厕所,挡到画面不说,走动与借过之声不绝于耳,观影享受大打折扣。

 另外,笔者对莫那鲁道遗骨失踪廿九年后重现台大医学院一事有高度的兴趣,这件匪夷所思的奇案,简直就是活生生的推理小说。个人认为最擅长写尸体瞬移的推理大师岛田庄司应该会认同我的看法,希望岛田大师对本片感兴趣,也顺便行行好编个故事满足一下影迷的好奇心。

news_11__2050708624.jpg  

  莫那头目,你的骨头为何会飞到台大医学院?

photo3802.jpg  

这个问题,让我好好想想......  

  最后我想告诉某些「讨厌盲目挺国片」的观众几句话:不想挺或不想看某部片也不是多可耻的事,不要在那边不爽看又要自称碍于人情压力花钱进电影院,看完后再把人家的心血贬得一文不值。《海角七号》或《赛德克巴莱》是不是大烂片,口碑和票房自有公评,台湾人如果像你们说得那么盲目,那国片早就片片破亿了。

i1777348.jpg    

陈主播会不会太幸福了

6650967-2665211.jpg  

台湾第一帅(花痴中

到电影圈看更多相关电影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