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龐李潔

排名從21降至57遭淘汰,被粉絲後援會“坑”了的於浩然大概是《創造營》最慘的pldd了。

4月27日,於浩然全國粉絲後援會前會長在微博公開致歉:“由於本人的在打投上的下達錯誤的指令,帶領打投組的粉絲進行了錯誤的打投方式,導致於浩然先生在比賽從第一期21名下滑至57名。”同時,該負責人也移交了後援會的管理權。

當“造星”變成“造粉絲”,後援會是“為愛發電”還是“圈錢馬甲”? 財經 第1張

一石激起千層浪,對於該負責人的道歉,大多粉絲並不接受,致歉微博下點贊最多的一條評論是:“你真的毀了一個人的前程啊,幾句話道個歉就拍拍屁股走人嗎?”

當“造星”變成“造粉絲”,後援會是“為愛發電”還是“圈錢馬甲”? 財經 第2張

對於被淘汰一事,於浩然本人也在微博提到排名直線下滑,可能他自己也沒有想到,淘汰竟來得如此之快。

當“造星”變成“造粉絲”,後援會是“為愛發電”還是“圈錢馬甲”? 財經 第3張

值得注意的是,在前三期節目中,於浩然已經積攢起一定的人氣,尤其是主題曲直拍CUT發佈後,盡管本人實力不是很強,但他的大長腿與顯得僵硬的舞步搭在一起極戳笑點,成為不少人的快樂源泉。#於浩然直拍#一度登上微博熱搜,率先出圈。

另外,上週《創造營2019》首次公演後,晉級名額為55位,而於浩然最終的淘汰排名是第57位,僅有2個排名之差。

當“造星”變成“造粉絲”,後援會是“為愛發電”還是“圈錢馬甲”? 財經 第4張

也就是說,在前期的人氣積累和後期微弱的排名劣勢下,若後援會給力,於浩然很可能繼續留在舞臺。尤其是在養成偶像這種對粉絲依賴極強的節目中,通過後援會集中帶動粉絲打投,於浩然留下的可能性也更大。這亦是為乜粉絲集體憤怒的原因。

然而,事已至此,於浩然不可能再重回《創造營》。對於這樣的結果,我們需要審視的不只是一家粉絲後援會會長的問題,更應該關注整個粉絲後援會經營體系的弊病。

拒絕“奶票”、皮下多擔

於浩然被淘汰該誰來買單?

在於浩然事件後,粉絲也四問後援會,總結起來主要為以下三點:

1、投票前13個小時才告知粉絲,且拒絕“奶票”,選擇投票最慢的“OP”。

2、皮下多擔,有多個“偶像”。

3、私自處理公演贈票、羣內無審核,管理混亂。

當“造星”變成“造粉絲”,後援會是“為愛發電”還是“圈錢馬甲”? 財經 第5張

首先,關於打投。在於浩然粉絲後援會發佈的致歉聲明中也提到,此次導致於浩然淘汰的直接原因是後援會負責人的打投策略失誤。

根據《創造營》的投票規則,在各投票通道上,每人每天可為11人投票,且不能重複,而“OP”投票則指的是自覺放棄其他投票機會,只投自己的愛豆。

另外,在冠名商純甄小蠻腰開通的投票通道上,購買純甄指定產品的用戶可獲得額外投票機會,最多一箱40次點贊機會,即粉絲所說的“奶票”。為了節省開支,後援會也會通過買瓶蓋的方式買“奶票”。

當“造星”變成“造粉絲”,後援會是“為愛發電”還是“圈錢馬甲”? 財經 第6張

例如,周震南全球粉絲後援會在Owhat平臺上開啟了“酸奶補給計劃”,目前該計劃累計出售623件,公開的累計應援額約4.3萬元,其中應援榜第一位的應援金額為1883元。

當“造星”變成“造粉絲”,後援會是“為愛發電”還是“圈錢馬甲”? 財經 第7張

值得注意的是,“奶票”獲取的1次點贊機會可同時為11人投票,且不可重複。如果與其他10家後援會聯合購買,一箱最多可為愛豆拿到440票,這種行為被粉絲稱為“發奶車”。“奶車”打榜效率高,且能減少一定的資源浪費,因此亦是粉絲後援會常用的打投形式。

在決定去留的關鍵時候,於浩然粉絲後援會疑似拒絕高效率的“奶票”、“奶車”,可能是造成於浩然排名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

對於打投策略失誤,於浩然粉絲後援會也在今天中午給出回應,前會長認為自己“並沒有拒絕開車”,只是散粉所說的“奶車”可操作性不強,而打投效率低則是由於“活粉少,積極性低下”。同時,前會長也公開了集資金額,共計1128.14元,並給出現會長正在退還中的相關截圖。

當“造星”變成“造粉絲”,後援會是“為愛發電”還是“圈錢馬甲”? 財經 第8張

其次,關於皮下多擔,即同一個人負責多個偶像後援會或類似站點的相關工作。盡管前會長也在回應中澄清自己“沒有『所謂正主』,在創造營只中意於浩然一人。”但大多數粉絲並不認同,尤其是前會長曾在羣裏發佈其他選手的反黑鏈接,以及帶有其他選手水印的相關信息等,她本人對此並未給出正面回應。甚至有粉絲爆料:“前會長在《青春有你》和《創造營》開了12個號”,但雙方目前都沒有實錘。

當“造星”變成“造粉絲”,後援會是“為愛發電”還是“圈錢馬甲”? 財經 第9張

再者,關於管理混亂。一般而言,相對正規的粉絲後援會除了會長之外,還有宣傳組、打投組、活動組等相關小組,細分的話還有文案、視訊等小組,他們之間相互配合,引導和帶動愛豆曝光量的持續擴散。

然而,從於浩然後援會的管理來看,可謂相當混亂:公演贈票私自處理、打投策略失誤、羣內信息涉黃無人管、集資不及時、應援信息發佈不及時等,似乎整個後援會只有前會長一人在運作,且顯得手足無措、漏洞百出。

盡管在表面上,打投失誤造成了於浩然被淘汰,但在根源上,後援會管理體系的不正規纔是導致整個事件發生的關鍵。不僅是於浩然後援會,相當一部分粉絲後援會都存在着管理上的疏漏。

於浩然事件發生後,也有不少網民要求公開粉絲後援會前會長和現會長的ID,整個粉絲後援會體系默認的信息不透明已經成了滋成行業弊病的溫牀,甚至給了一些投機者謀取暴利的機會。

粉絲後援會無收入

但不透明的集資是個暴利場

最初的粉絲後援會是由粉絲出於對某個人的喜愛而自發形成的組織,他們因為擁有同樣的偶像而聚集在一起“為愛發電”,應援活動產生的費用多由內部平攤。在沒有太多追星通路的時代,粉絲後援會是一個溫暖有愛的羣體。

隨着選秀綜藝在內地誕生並發展至今,被稱為偶像的羣體不斷擴大,粉絲後援會也不再是單純的羣體愛好性組織,而開始了職業化運作。粉絲後援會與藝人宣傳團隊的聯系越來越緊密,粉絲也被納入宣傳的一環,甚至由藝人公司直接成立粉絲後援會。據一位曾擔任過某一線流量藝人後援會總運營的知乎匿名網民透露:“官方後援會基本都是公司成立的,然後公司直接招聘。”

一般而言,粉絲後援會主要負責組織各種應援活動、帶動粉絲打榜刷量、轉發各種通稿物料等,即使偶像長期“不營業”,後援會也要高密度地刷新圖,保持粉絲活躍度。然而,盡管後援會的工作多且繁瑣,但後援會的相關負責人一般是沒有工資等直接收入的。

當“造星”變成“造粉絲”,後援會是“為愛發電”還是“圈錢馬甲”? 財經 第10張

由於後援會有一定的宣傳功能,因此會得到一些活動門票、偶像簽名、手寫卡片等福利。對於一些知名度高的藝人,粉絲進入後援會需要繳納一定的入會費,一般在100元至500元之間,與此相對應的,粉絲能得到一定的福利。

當“造星”變成“造粉絲”,後援會是“為愛發電”還是“圈錢馬甲”? 財經 第11張

除此之外,粉絲後援會的主要資金來源有三種,分別是內部出錢、售賣周邊、粉絲集資。尤其是在養成偶像快速發展的當下,粉絲集資越來越成為後援會主要的經濟來源。在Owhat平臺上,各家發佈相關應援信息的一般都是“XX後援會”。

據鏡像娛樂(ID:jingxiangyule)之前的統計,舊年《偶像練習生》NINE PERCENT九位成員出道應援總額達到1092萬,《創造101》成員應援額更是高達2100多萬。

然而,在巨額集資之下,盡管可以從相關平臺看到集資來源,但資金去向並不會被公開。粉絲只能通過相關應援活動的佈置場面是否夠大、夠氣派來主觀判斷,而應援活動的真正消費情況是否與集資情況對等卻無法準確得知。

而且,即便後援會公開財務情況,也無法保證其真實性。舊年鄧倫新劇《我的真朋友》殺青時,粉絲為其集資9萬元應援,而現場的“燒餅宴”糟路人羣嘲甚至上了微博熱搜,最終後援會公開賬目明細,但被粉絲指出存在諸多疑點,疑似作假。

當“造星”變成“造粉絲”,後援會是“為愛發電”還是“圈錢馬甲”? 財經 第12張

投機者趨之若鶩

“造星”其實是在“造粉絲”

財務不透明讓越來越多的人趨之若鶩,尤其是在當下,一些人像押賭注一樣搶先註冊各位新人的後援會,一旦押中大火的藝人,後期的集資額便會滾滾而來。於浩然後援會的前會長目前並不排除這種情況。

當“造星”變成“造粉絲”,後援會是“為愛發電”還是“圈錢馬甲”? 財經 第13張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藝人應援不存在過分的紕漏,以“愛”為起點的粉絲們也不會對資金去向有質疑,後援會便能持續斂財,這對那些以“利益”為起點的人而言是極大的吸引力。

如果應援遭到粉絲質疑,相關負責人圈錢跑路也相當容易,此前,白敬亭某粉絲站因負責人“圈錢跑路”,最終由白敬亭本人出錢彌補粉絲損失,但這樣的情況亦是少之又少,大多粉絲被侵犯的利益都以不了了之告終。

當“造星”變成“造粉絲”,後援會是“為愛發電”還是“圈錢馬甲”? 財經 第14張

相關法律的缺失和網絡馬甲的存在成了這些人的保護傘,他們甚至能夠換個馬甲“東山再起”。粉絲成了最終的受害者,他們甚至沒有地方可以維權。

對於粉絲而言,每一次為偶像爭取資源、擴大曝光都像是一場戰役,而代言、影視項目、商演活動則是待攻的城池。粉絲們團結一致、“攻城略地”、擴大版圖,所帶來的滿足感、認同感、歸屬感早已超過追星本身,這亦是粉絲矇蔽雙眼之處。

而作為最終消費者的粉絲在瘋狂“撒錢”之時,不計其數的掘金者紛至沓來,那些以圈錢為最終目的的站姐、粉頭甚至是後援會也不過是其中之一。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當下,粉絲=流量,流量=資本,在大眾造星的時代,與其說是在“造星”,不如說是在“造粉絲”罷了。

原創文章,轉載請標注來源和作者,違者必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