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字牧之。是宰相杜佑之孫,晚唐時期人。杜從鬱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進士,授宏文館校書郎。後赴江西觀察使幕,轉淮南節度使幕,又入觀察使幕。史館修撰,膳部、比部、司勛員外郎,黃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職,最終官至中書舍人。

杜牧是晚唐傑出詩人,尤以七言絕句著稱。不光詩寫得好,而且還工行、草書。傳世墨跡有《張好好詩》。行草墨跡,杜牧太和八年(834)所書,此時年32歲。帖為麻箋,縱28.2釐米,橫162釐米,46行,總322 字。從整幅詩卷中可以看出,其書法深得六朝人風韻。真跡現藏故宮博物院。

此篇書法作品氣勢連綿,墨筆酣暢,因是詩稿,所以更得樸實無華之美。卷首尾有宋、元、明、清人的題籤、題跋印章。曾經宋直和分府、賈似道、明項子京張孝思、清梁清標、乾隆、嘉慶、宣統內府及張伯駒收藏。

杜牧的《清明》恐怕是他所有詩作中知名度最高的。也是大多數中國人自小就會背的一首唐詩。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