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蘇德戰場的轉折點:斯大林格勒戰役 2016-05-25 15:40來源:亮劍網

斯大林格勒戰役不僅慘烈還很血腥,雙方的傷亡估計大約有兩百多萬人。在此戰中,之前節節敗退的蘇軍不僅終結了德軍南方集團軍群自蘇德戰爭爆發以來所保持的攻勢局面,而且在戰役取勝後,蘇軍與德軍總體力量對比還發生了根本性變化。 在這場戰役中,德軍的進攻部隊主要為第6集團軍,指揮官是當時還是上將軍銜的保盧斯。第6集團軍下轄13個師,兵力約有27萬人。當然這只是深入斯大林格勒中企圖佔領該城市的德軍數量,除此以外在外圍的還有德軍第4裝甲集團軍,羅馬尼亞第3、第4集團軍,義大利第8集團軍等。戰役從1942年6月28日打響,一直到1943年2月2日結束。此戰德軍以及它的僕從國軍隊共傷亡150萬人,佔了德軍在蘇德戰場總兵力的四分之一。

蘇聯稱斯大林格勒保衛戰,也稱斯大林格勒會戰。是蘇德戰場,納粹德國為奪取蘇南部戰略要地,蘇聯軍民為保衛斯大林格勒而實施的一系列攻防戰役。時間自1942年6月28日至1943年2月2日為止。結局是德軍遭遇戰略範圍最嚴重失敗,不僅終結了德國南方集團軍群自1941年以來保持的攻勢局面,且直接造成了蘇德總體力量對比的根本變化。

斯大林格勒戰役是二戰蘇德戰場的轉折點,也是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其戰略上的勝利超出了英美軍諾曼底登陸(代號「霸王行動」)。此戰役後蘇聯逐步掌握了戰略主動權。從世界範圍看,斯大林格勒會戰與同時期發生的太平洋中途島和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一起,成為1942年底反法西斯戰爭大轉折的標誌性事件。

另外,單從傷亡數字看,也是近代歷史上最為血腥的戰役,雙方傷亡估計約2百萬人,該戰役參戰人數也是歷史之最,更以雙方無視軍事與平民分別而造成的傷亡著稱。

斯大林格勒,原名察里津現伏爾加格勒,當時人口60萬,坐落在伏爾加河下游彎曲部西岸,是蘇聯南方重要工業中心、內河重要港口和南北鐵路交通樞紐,戰略地位十分重要。

1942年初,德軍圍攻莫斯科失敗,被迫放棄全面進攻,而在蘇南翼實施重點進攻。4月,德統帥部決定發動夏季攻勢,在北方佔領列寧格勒,在南方攻入高加索奪佔蘇工業中心、石油和礦產資源地,切斷蘇軍戰略補給線。於是斯大林格勒成了德軍要攻佔的首要戰略目標。

1942年5月,德軍在哈爾科夫戰役中重創蘇軍,接著攻佔刻赤半島。6月,德軍從庫爾斯克、羅斯托河下游向伏爾加河方向大舉進攻。德軍獲得了一系列勝利,在南方掌握了戰略主動權。7月3日德軍佔領察瓦斯托波爾和哈爾科夫,向斯大林格勒推進。

希特勒計劃在7月25日以前攻佔斯大林格勒,隨之佔領高加索。為此,希特勒在600-700公里長的南線部署了約150萬兵力,分為A、B兩個集團軍群。A集團軍群指向高加索,下轄43個師。

主攻斯大林勒的是B集團軍群,下轄71個師,包括弗里德里希·鮑盧斯上將統轄下配有精銳裝甲師和步兵師的第6集團軍。 該集團軍轄13個師約27萬人,火炮和迫擊炮約3000門、坦克約500輛,由第4航空隊(作戰飛機1200架)負責支援。

(圖片,希特勒檢閱部隊。)

戰役中,德軍統帥部不斷增加兵力,先後還有第4裝甲集團軍、第2集團軍,匈牙利第2集團軍,羅馬尼亞第3、第4集團軍和義大利第8集團軍參加會戰。為保衛斯大林格勒,蘇軍最高統帥部於1942年7月12日組建斯大林格勒方面軍,轄第62、63、64、第21集團軍和空軍第8集團軍,後第57、51集團軍和第1、4坦克集團軍相繼編入該方面軍。

斯大林格勒方面軍在520公里正面上組織防禦,力量集中部署於頓河大彎曲部。7月,德軍「B」集團軍群前出到頓河大彎曲部,逼近斯大林格勒,7月17日開始大舉進攻,蘇斯大林格勒方面軍殊死抵抗,曠日持久的斯大林格勒會戰就此打響。

希特勒集中了40個師150萬兵力的精銳部隊,每天出動上千架次飛機,把100多萬顆炸彈投向這座城市,斯城的建築幾乎全被炸毀。 德軍要一舉拿下斯大林格勒,而蘇軍最高統帥部命令該地區的所有部隊,堅決守住陣地。7月28日,斯大林發布了著名的第227號命令,「不準後退一步!」他決心力挽狂瀾,還籌劃於往後就地進行大反攻。

蘇軍開始遂行保衛斯大林格勒任務時僅有12個師16萬人、火炮和迫擊炮2200門、坦克約400輛、飛機454架,由遠程航空兵(轟炸機150~200架)和防空航空兵第102師(殲擊機60架)負責支援。

但在斯大林格勒州人民支援下,在城市郊區構築兩道防禦地帶,在城區構築外層、中層、內層和市區四道城市防禦圍廓。戰役中先後增援了大量部隊,參加會戰的還有蘇東南方面軍、西南方面軍、頓河方面軍、沃羅涅日方面軍左翼部隊、伏爾加河區艦隊、斯大林格勒防空部隊等。

8月19日,鮑盧斯的第6軍團強渡頓河,23日接近伏爾加河,把斯大林格勒方面軍截為兩段。同時,德機每天出動上千架次,狂轟濫炸伏爾加河地區,斯大林格勒岌岌可危。蘇軍守衛部隊第62、63和64三個集團軍,在眾多支援部隊的配合下,進行了頑強抵抗。9月中旬,德軍從西南方向突破蘇軍防線,先頭部隊進逼伏爾加河畔。

9月13日,德軍17萬人,500輛坦克向保衛斯大林格勒的蘇第62集團軍發起猛攻。德軍在幾個地段突破蘇軍防線,進入市區。 在這危急的時刻,蘇聯平民人人手執武器在廢墟中與軍隊並肩戰鬥,同衝擊市區的德軍展開血戰。蘇聯軍民前赴後繼,展開一場最為殘酷、最為激烈的市區巷戰爭奪戰。 雙方為爭奪每一幢殘破不堪的大樓,每一段彈坑累累的街道進行殊死博殺,成為世界戰爭史上最著名的巷戰。

(斯大林格勒保衛戰圖片)

13日及以後的日子,爭奪市中心的激戰完全白熱化。德軍從早到晚衝鋒不止,死傷慘重。據守的蘇62集團軍官兵,抱著與城共存亡的決心浴血戰鬥。為了爭奪火車站,雙方激烈交戰,一周內火車站13次易手。 為了奪回馬馬耶夫崗高地,蘇近衛軍沖入戰壕與德軍展開了白刃搏鬥。

守衛「巴甫洛夫大樓」的激戰持續了58個晝夜,樓房被德軍火炮炸得千瘡百孔面目全非,卻始終未被摧毀。蘇軍堅守樓內,阻擊敵人一次又一次進攻,樓前堆滿敵人屍體,大樓始終不失。 在保城大戰中,軍民配合,共同奮戰。

有7.5萬名姑娘,成為高射炮手、無線電兵、衛生員和護士,她們不惜把青春生命奉獻給城市保衛戰。拖拉機廠的工人們一邊反擊敵人,一邊在彈片橫飛的車間里堅持生產。在激戰的9月份,他們生產了1200輛坦克和150輛牽引車……。

參戰期間,無論男女老少,人人都是戰士,到處都是戰場,納粹軍隊久戰不勝,陷入困境。從9月13日到26日,德軍每天幾乎傷亡3000多人,始終不能佔領全城。德軍士氣低落下來,一個士兵在家信中哀嘆:「我們本來可以佔領斯大林格勒,但是它在我們面前如此之近,卻又像月亮那樣遙遠。」

7月17日—11月18日是蘇軍在斯大林格勒戰役的防禦階段,也是最為艱苦的階段。10月,德軍已攻佔斯大林格勒大部分城區,但蘇軍堅持巷戰,每天打退敵人20多次衝鋒。斯城守備區調動了內務部隊、軍政學員、防空兵、海軍陸戰隊等一切力量來加強防守。

軍民同仇敵愾的意志和決心擋住了德軍優勢兵力的進攻。同時蘇軍擊斃德軍近70萬人,摧毀1000多輛坦克,2000多門大炮和迫擊炮,1400架飛機,極大消耗了德軍有生力量。

斯大林格勒軍民殊死抵抗讓敵人束手無策,德軍士氣低落,精疲力竭,被迫逐步轉入防禦。由於戰線太長,兵力分散,德軍未能打進高加索,只好屯兵於高山和堅城之下,陷於進退維谷的困境。嚴寒的冬季來到了,毫無過冬準備的德國士兵陷入饑寒交迫中,很多士兵被凍死,德國的戰鬥力一天天衰弱下去,戰爭的形勢逐漸發生變化。

1942年11月19日起蘇軍由防禦轉入進攻,至1943年2月2日獲得戰役勝利。11月中旬,蘇最高統帥助理朱可夫將軍和總參謀長華西列夫斯基將軍主持制訂了代號為「颶風」的反攻計劃:聚集最大規模的軍團,圍殲被吸引在斯大林格勒地區的所有德軍部隊。

蘇軍的西南、頓河和斯大林格勒三個方面軍及獨立的坦克軍團、機械化軍團、騎兵軍團,共100多萬人,配有野戰火炮1.53萬門,坦克和自行炮車979輛,作戰飛機1350架,完成了在頓河中游和斯大林格勒四周的集結。11月19日向德軍發起反攻,當天西南方面軍殲滅了羅馬尼亞第3軍團兩個縱隊,突破敵軍防禦,向西北推進。

11月23日,西南方面軍解放了卡拉奇,與斯大林格勒方面軍會師,使頓河與伏爾加河之間的德軍第6軍團和第4坦克軍團中33萬人陷入鉗形包圍圈。當天深夜,鮑盧斯因彈盡糧絕向希特勒告急,請求允許他沿著頓河東南岸朝羅斯托夫突圍,以免「全軍覆沒」。

但希特勒不僅不許撤退,還嚴令頓河西岸的第6集團軍繼續東進。絕望中鮑盧斯向希特勒發出最後一份急電:「部隊將於24小時內崩潰。」 無奈的希特勒急忙電令,升鮑盧斯為陸軍元帥,其餘117名軍官也各升一級。他希望以封功加爵鼓勵德軍將士「光榮殉職」。

為挽回敗局,希特勒組建新的頓河集團軍群,並把埃里希·馮·曼施泰因從列寧格勒前線調來任總司令。12月12日,曼施泰因命令德軍在斯大林格勒西南沿鐵路線發動攻勢,以助鮑盧斯的第6軍團突圍。為粉碎德軍企圖,蘇最高統帥部命令蘇軍向曼施泰因部隊的後側猛攻。蘇軍在殲滅了義大利第8軍團後,12月19日解放了科捷爾尼科沃,德軍為第6軍團解圍的夢想徹底破滅。

1943年1月18日,蘇軍發動全線總攻,26日將德軍分割為南北兩部,31日消滅了南部德軍。2月2日,蘇軍在斯大林格勒近郊消滅了北部德軍,俘虜了鮑盧斯等24名高級將領及其殘部9萬1千餘人。 持續6個多月200個日日夜夜,震撼世界的斯大林格勒大會戰結束了。包括穿著單薄軍衣的鮑盧斯元帥在內,9萬餘衣衫襤褸的德軍官兵,在零下24攝氏度的嚴寒下,一步一拐地走向西伯利亞戰俘營。蘇聯人民迎來輝煌勝利。

11月以來,被圍的33萬德軍全部殲滅。大會戰中,德軍第6集團軍和第4裝甲集團軍,羅馬尼亞第3、第4集團軍,義大利第8集團軍被殲滅。法西斯集團損失官兵近150萬人,約佔其蘇德戰場總兵力的1/4。斯大林格勒會戰結束後,蘇軍在南北各路反攻作戰中頻頻告捷,列寧格勒、頓河流域、北高加索等地的德軍相繼敗退。蘇軍斯大林格勒會戰的勝利扭轉了蘇德戰場的局勢,從此蘇軍掌握了戰略主動權。這次會戰成為蘇德戰爭的轉折點,也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歷史性轉折的主要標誌。

還在1942年夏末,隆美爾在北非戰場上取得了轟動一時的勝利,德國的潛水艇在大西洋也十分活躍,平均每月擊沉70萬噸英美船隻。此時德國控制北起北冰洋上的挪威的北角、南到埃及、西至大西洋上的布列斯特、東至中亞細亞邊緣的伏爾加河南岸這一片廣大地區。

但是,從1942年11月到次年2月,在整個斯大林格勒戰役過程中,法西斯共損失150萬人,3500輛坦克和強擊火炮,1.2萬門大炮和迫擊炮,3000架飛機。蘇軍從此轉入戰略進攻,並掌握了蘇德戰場上的主動權。斯大林格勒戰役取得的輝煌成果使其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規模空前、且具有轉折性意義的戰役。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