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230年秋,窩闊臺即位之後,立即按照成吉思汗遺留的滅金戰略發動了對金朝的進攻。窩闊臺與拖雷率軍渡過黃河,與陝西蒙古軍會合,直取風翔(今陝西風翔縣)。次年春,蒙古軍攻破鳳翔,金放棄京兆大片領上,扼守潼關,退保河南。公元1231年夏,窩闊臺採納拖雷的意見,決定分兵三道進徵:窩闊臺自統中軍.渡河向洛陽進發;斡赤斤以左軍由濟南進軍;拖雷總右軍,由寶雞南下,借道南宋境內,沿漢水達唐、鄧,對金朝汴京成包抄之勢。約定於次年正月三軍會師汴京。公元1231年秋,窩闊臺親統兵馬圍攻河中府城(今山西永濟西),金兵拚命抵抗,打了兩個月,才將城攻破。接著蒙古軍由白坡渡河,進屯鄭州;金衛州節度使棄城逃到汴京,黃河防線被沖毀。拖雷率軍攻破大散關,攻入漢中,從金州(今陝西安康)東下,取房州、均州,渡過漢水,進入鄧州。公元1232年春,拖雷精騎與完顏合達軍在鈞州(今河南禹縣)西北的三峯山大會戰。金軍35萬精銳部隊幾乎全軍覆沒。蒙古軍攻下鈞州,潼關守將也獻關投降,河南十餘州均被蒙古攻陷。窩闊臺與拖雷在鈞州會師。公元1232年3月,窩闊臺命大將速不臺進圍汴京,自己與拖雷北返。速不臺圍攻汴京,汴京城內一片混亂,入夏後又瘟疫流行,城中乏糧,居民至人相食,滿城蕭然,死者相枕。公元1233年初,金哀宗由汴京出奔,輾轉逃至歸德。汴京向蒙軍投降。六月,金哀宗從歸德逃奔蔡州(今河南汝南),蒙軍繼續圍攻,因軍中缺糧,將士困憊,於是要求南宋聯合攻蔡,一直受金朝凌辱的南宋感到復仇的機會來了,派出2萬軍隊,送糧30萬石,幫助蒙古攻蔡。公元1234年春,宋軍攻破南城,蒙古軍攻破西城,金哀宗在幽蘭軒自縊而死,金國滅亡。早在公元1215年,金將蒲鮮萬奴叛金自立,盤踞遼東。公元1229年,窩闊臺即位後,即遣兵進遼東,取蓋州、宣城等十餘城,金朝遼東行省控制的遼東南部地區盡為蒙古佔領。公元1231年,蒙古軍侵入高麗,包圍王京,高麗王降,至此,遼東只剩下萬奴的割據勢力。公元1233年二月,窩闊臺遣皇子貴由等統軍討伐萬奴。九月,蒙古軍攻佔其都城南京(今吉林延吉市東城子山),佔領遼東。滅金之後,蒙古軍隊北還休整。宋人沒有足夠的警惕防範蒙古入侵,反而企圖乘機出兵收復三京(西京洛陽、東京開封、南京歸德)。公元1234年六月,宋軍率軍萬人至汴京,洛陽也開城迎納宋師。這時,窩闊臺在蒙古諸王大會上已決定大舉南侵。塔察兒率軍將不堪一擊的宋軍擊潰,迅速收復了洛陽、汴京。窩闊臺派使者指責宋朝發兵入洛。公元1235年,蒙古軍分兩路攻宋。東路軍攻陷唐州棗陽,引兵西掠襄陽、鄧州等地。蒙古侵宋的西路軍進取四川,由大散關南下,取風州,入興元(今陝西漢中),陷成都等地。自公元1238年至1241年,蒙古軍入蜀破210餘城,四川富庶之地慘遭屠掠。除了南下滅金攻宋以外,公元1235年,窩闊臺還召諸王大會,決定徵討欽察、斡羅思等未服諸國,命各支宗室均以長子統率出征軍,萬戶以下各級那顏亦遣長子從徵。以拔都(朮赤長子)為首,實際統兵作戰的主將是速不臺。公元1236年春,蒙古諸王和速不臺等率師出發,秋天抵達不裏阿耳,與先已在那裡的拔都兄弟會合。諸王會商後,各率本部兵徵進。蒙古軍攻破不裏阿耳都城,殺掠之後將此城焚毀。同年冬,蒙哥率軍逼臨亦的勒河下游的欽察部。有一欽察首領八赤蠻不肯投降,率部出沒於亦的勒河下游密林中,不時襲擊蒙古軍。公元1237年春,蒙哥得到速不臺增援,擊敗八赤蠻,盡殲欽察軍,八赤蠻被擒殺。公元1237年秋,拔都等諸王召開了一次忽裏臺大會,決定共同進兵斡羅思。蒙古軍先是征服了莫爾多瓦,又圍攻也烈贊城,戰至第六日城破,城裡王公及兵士、居民盡遭屠殺,城市被焚毀。公元1238年初,蒙古軍分兵四齣,一個月內連破科羅木納、莫斯科、羅思托夫等十餘城。二月,進圍公國首府弗拉基米爾城,蒙古軍脅迫被俘的斡羅思人參加攻城,猛攻五日,城破,縱兵搶掠燒殺,避入教堂的大公家屬和城中顯貴盡被燒死。蒙古軍又進攻昔迪河畔的大公軍營,將敵軍殲滅。斡羅思大公戰死。接著蒙古軍兵鋒南指,抄掠了斯摩棱斯克、契爾尼果夫等地,並繼續略取欽察草原西部地。欽察部長忽灘戰敗,率餘部遷入馬札兒(今匈牙利)。公元1239年(嘉熙三年),蒙哥、貴由統兵進入阿速國,用時三個月才攻破其都城蔑怯思,阿速國主杭忽思投降,蒙哥命簽其丁壯從軍。嘉熙四年春,蒙哥、貴由繼續在太和嶺(高加索山)北用兵,秋天,窩闊臺遣派使者召貴由、蒙哥東歸。拔都率軍經略亦的勒河以東諸地,並在欽察草原休養士馬。公元1239年(嘉熙三年),遣兵再次進入斡羅思抄掠。第二年秋,拔都親統大軍圍攻斡羅思囪都乞瓦。蒙古軍攻入城內,縱兵殺掠。隨即又攻入伽裏赤國,破其都城弗拉基米爾沃淪和境內其他城市。公元1241年春,蒙古軍分兵二路,一路由拜答兒。兀良合臺等率領侵入孛烈兒(波蘭),一路由拔都兄弟、速不臺等率領侵入馬札兒(今匈牙利)。蒙古軍擊敗孛烈兒軍隊,攻入克剌可夫,將其燒毀,然後乘筏渡過奧得河。昔烈西亞侯亨利集結孛烈兒軍、日耳曼十字軍與條頓騎士團3萬人準備迎敵。蒙古軍避其鋒芒,側面襲擊將其戰敗,殺死了享利,繼而南下攻入莫剌維亞,前往馬札兒與拔都會合。同年三月,拔都率軍三路侵入馬札兒,進至其都城佩斯(今布達佩斯)城附近,馬札兒兵戰敗,蒙古軍拔克佩斯城,盡殺其居民,燒毀城市。直到第二年窩闊臺死訊傳來,拔都率軍東還。為消滅花剌子模札蘭丁及其餘部,窩闊臺即位後還派綽兒馬罕率領3萬軍隊去徵討重興的花刺子模國。蒙古軍急速進兵,於公元1230年冬抵達阿哲兒拜佔,札蘭丁聞訊,驚慌失措地逃入木乾草原。其後一直東躲西竄,最後在迪牙別乞兒(今土耳其東部)的山中,被當地的農夫殺死。

1206年,孛兒只斤·鐵木真統一蒙古各部,在斡難河(今鄂嫩河)源頭召開庫裏爾臺大會,即蒙古大汗位,號成吉思汗,建國號為「大蒙古國」,結束了漠北長期混戰的局面。1209年~1218年,蒙古人先後征服高昌回鶻與西遼,為其打開了挺進中亞與歐洲的門戶。1211年蒙古鐵騎進攻金朝,並佔領中都,金宣宗被迫遷都開封。1218年,蒙古為了要消除敵人乃蠻王子屈出律殘餘勢力,於是出兵滅掉被屈出律篡位的西遼政權。成吉思汗後代在此處建立窩闊臺汗國。1219年至1222年,由於花剌子模劫殺蒙古的使者及商團,故成吉思汗兼併花剌子模(今中亞細亞的烏茲別克、土庫曼一帶),攻佔多個主要城池。花喇子模統治者摩訶末蘇丹逃至裏海地區孤島病死。1223年,成吉思汗派速不臺繼續西進,在欽察草原上擊敗欽察9部聯軍,在現烏克蘭戰勝基輔大公,後撤軍。1226年,病危的成吉思汗再次徵西夏,次年西夏末帝李睍投降。1227年,成吉思汗在六盤山病死。此時的蒙古帝國已包括蒙古高原,中國西北、東北和華北部分和中亞、西亞大部。成吉思汗第三子窩闊臺繼任蒙古大汗。

1248年農曆三月,第三任蒙古大汗貴由去世後,由皇后斡兀立海迷失臨朝稱制,由於貴由與拔都早年不和,拔都拒絕奔喪。為對抗窩闊臺家族,拔都以長支宗王的身份遣使邀請宗王、大臣到他在中亞草原的駐地召開忽裏臺,商議推舉新大汗。窩闊臺系和察合臺系的宗王們多數拒絕前往,貴由皇后斡兀立海迷失只派大臣八剌為代表到會。唆魯禾帖尼則命長子蒙哥率諸弟及家臣應召前往。1250年,忽裏臺大會在中亞地區拔都的駐地召開,拔都在會上極力稱讚蒙哥能力出眾,又有西征大功,應當即位,並指出貴由之立違背了窩闊臺遺命(窩闊臺遺命失烈門即位),窩闊臺後人無繼承汗位的資格。大會通過了拔都的提議,推舉蒙哥為大汗。窩闊臺、察合臺兩家拒不承認,唆魯禾帖尼和蒙哥又遣使邀集各支宗王到斡難河畔召開忽裏臺,拔都派其弟別兒哥率大軍隨同蒙哥前往斡難河畔,但窩闊臺、察合臺兩家很多宗王仍不肯應召,大會拖延了很長時間。由於蒙哥的母親唆魯禾帖尼的威望甚高,並且善於籠絡宗王貴族,多數宗王大臣最終應召前來,1251年農曆六月在蒙古草原斡難河畔舉行忽裏臺大會,1251年7月1日,宗王大臣們共同擁戴蒙哥登基,蒙哥成為蒙古帝國大汗,蒙哥即位的當日,尊唆魯禾帖尼為皇太后。此後,為鞏固汗位,唆魯禾帖尼鎮壓了反對者,並親自下令處死元定宗貴由的皇后斡兀立海迷失。自此汗位繼承,便由窩闊臺家族轉移到了拖雷家族,皇族內部的分裂,為後來蒙古帝國的徹底分裂,埋下伏筆。1251年7月1日,蒙哥即位後,窩闊臺系諸宗王拒絕承認,後率兵鎮壓,又以弟忽必烈領漠南漢地軍政事務。1258年,高麗崔氏政權跨臺,高麗國王投降大蒙古國,雙方達成和平協議。高麗成為大蒙古國藩屬國,但保留高麗原有政府體系和傳統文化,「從其國俗」、「自奏選屬官」。1252年六月,為從西南包抄南宋,蒙哥命其弟忽必烈南征大理國。1253年八月,忽必烈率軍從陝西出發,次年一月,忽必烈攻克大理城,國王段興智投降,大理國滅亡,雲貴高原併入大蒙古國版圖。1256年,段興智前往漠北和林皇宮覲見蒙哥,被蒙哥任命為大理總管,子孫世襲。從1254年忽必烈滅大理國,到1382年駐守雲南的元朝梁王把匝剌瓦爾密兵敗自殺,元朝大理總管段世戰敗歸降明軍,元朝統治雲南地區長達128年。1253年六月,蒙哥命弟旭烈兀率大軍十萬第三次西征。旭烈兀的西征軍從漠北草原出發,1256年大軍渡過阿姆河後所向披靡,先攻滅波斯南部的盧爾人政權,1256年攻滅位於波斯西部的木剌夷國(阿薩辛派),1258年滅亡巴格達的阿拔斯王朝,殺末代哈里發。1260年3月1日,滅亡敘利亞的阿尤布王朝,並派兵攻佔了小亞細亞大部分地區。攻佔敘利亞後,旭烈兀西征軍兵鋒抵達今天地中海東岸的的巴勒斯坦地區,即將與埃及的馬木留克王朝交戰,此時旭烈兀得到使者帶來的帝國最高統治者蒙哥在四川去世的消息,於是隻派先鋒怯的不花率不到一萬軍隊駐守敘利亞,自己率大軍開始東返。1260年9月3日,埃及馬木留克王朝趁著旭烈兀攻率主力東返,攻佔敘利亞,殺怯的不花,旭烈兀憤怒至極,本想率軍繼續西征,但此時他和欽察汗國的別兒哥汗因為爭奪亞塞拜然爆發了戰爭,只好結束西征。旭烈兀東返途中得到忽必烈和阿里不哥爭位的消息,於是留在西亞,自帝一方,並宣佈支持忽必烈,後來被忽必烈封為「伊兒汗」,西亞的伊兒汗國從此建立。1258年,蒙哥、其弟忽必烈和大將兀良合臺分三路大舉進攻南宋。1258年農曆七月,蒙哥親率主力進攻四川,一路所向披靡,攻克四川北部大部分地區,1259年初,在合州(今重慶合川區)釣魚城下攻勢受阻。數月不能攻克,1259年8月11日,蒙哥因病去世於合州釣魚山——一說受重傷而死,享年五十歲。蒙哥突然暴斃,甚至急促到沒有在臨終前留下遺詔確定繼承人,導致了此後忽必烈與阿里不哥為爭奪汗位而內戰五年。蒙哥去世前雖未能滅南宋統一天下,但是他的去世,對當時的世界格局,有極大的影響,蒙哥去世導致了旭烈兀統帥的第三次蒙古西征被迫中止,而且,蒙哥去世以後即爆發了其弟忽必烈與阿里不哥繼位之爭,最終導致蒙古帝國的分裂。分享: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