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元+暗黑+QING色……

小玉推薦給大家一個日本畫家:

七戶優。

先來整體感受下七戶優的作品,

二次元玩偶感的少女形象+

工作室親手製作的人形玩偶+

清純中透著要被宰割的少女……

沒錯,

這就是當代畫家七戶優的作品,

李宗盛大哥就收藏了他的原畫。

而第三張作品,

在香港佳士得2014秋季拍賣會,

以87.5萬港幣成交。

到底七戶優的作品哪裡吸引人呢?

首先,

七戶優的作品中經常出現的就是各種少女和少年形象——

這些少男和少女們都是那麼的年少,

很符合我們對於日本文化二次元的認識,

就像是一些人偶感的娃娃。

但是這些形象細細看來又有點詭異,

這也是七戶優作品的第二個特點,

那就是濃濃的哥特暗黑風——

這些少男少女們並沒有這個年齡該有的活力,

反而常常是面無表情甚至帶點陰鬱的。

這些畫也呈現出一種晦暗和做舊的色調,

加上一些超現實的內容,

整個作品都是帶著暗黑感的。

那第三個特點,

就是隱晦的QING色意味——

日本有位當代藝術家說了這麼一句話:

「清純,本身就是一種色QING。」

小玉甚是認同,

而日本藝術家又恰恰非常擅長這種微妙的把握,

比如少女館攝影師筱山紀信,

就能把清純少女拍出隱隱約約的XING意味。

而七戶優畫中的少女,

你不覺得有種制服YOUHUO的感覺嗎?

這種隱祕的意味,

正是在這種不動聲色中營造出來的。

所以,

你喜歡他的作品嗎?


感謝你的閱讀,喜歡請盡情點贊和發表看法吧!

剛寫完草間彌生,就繼續在這兒給大家推薦一個我很鍾愛很鍾愛的巴黎畫派日本藝術家。

藤田嗣治。

藤田嗣治最偉大的地方在於,在當時全盤西化的日本,表現並堅持了一種對於日本本民族審美精神的自覺。

當時日本全面學習歐美,而且藝術高等教育體系全部基於西方印象派的畫法,藤田嗣治想在畫面里加入黑色,卻遭到了老師的批評。

1913,在上個世界文藝發展的黃金時期,藤田嗣治去了巴黎,他先後結識了畢加索、夏加爾、裏維拉、鄧肯一些現在想想最傑出的藝術家們。

為此,嗣治調整了自己的想法,他開始嘗試將東方與西方的繪畫相結合,將日本傳統水墨的表現帶入到油彩當中。

大象 1916

德包爾肯和鳥籠 1917

新信徒 1917

年輕夫婦和動物們 1917

銀蓮花 1918

自畫像 1922

這期間他還結識了巴黎畫派的代表人物莫迪裏阿尼,仔細觀察藤田嗣治筆下脖子修長的人物形象,就知道他受到到了莫迪裏阿尼不小的影響。

裸臥的吉吉 1922

藤田嗣治作品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引起西方畫壇轟動的「乳白膚色」。

這種中國當然很好理解,東方人的審美向來如此。藤田嗣治把日本浮世繪的線條和西方明暗對比融合在一起,這樣一來,他筆下的裸女既具有東方女性的溫婉優雅,又具有異國情調。

蒙帕納斯的吉吉 1925

白貓 1929

藤田嗣治另一個經典意象就是貓,這個太浪漫了。

現在的貓我們叫主子,在傳統文化裏貓在日本人的生活和情感中已成為家人的一種符號,這對於在巴黎畫畫的藤田成為了對故鄉思念的寄託。藤田嗣治把貓和他非常擅長的「乳白色肌膚」的女體畫法融合在一起,整個畫面骨子裡的東方情調更進一層。

躺著的裸女 1923

裸女與貓 1930

自畫像 1936

藤田嗣治雖然自己沒有孩子,但卻很喜歡和小朋友玩耍,但他畫中的孩童常常表情陰冷,讓人看了有點後背發涼。

拿著墨西哥木偶的女孩 1950

壁爐邊上帶著紅蝴蝶結的女孩 1950

小女孩們的布偶 1954

有死鳥的靜物 1956

在73歲之際時,正式受洗成為了神的使徒並捨棄日本公民身份,藤田嗣治改名為列奧納多·嗣治。

晚年藤田嗣治捨棄了裸女這個題材,只畫宗教和貓。

在生命的最後一年,他獨自為教堂繪製壁畫。教堂完成的那一刻,也成為他油盡燈枯之時。在收拾遺物時,有人發現他把自己曾獲得的,珍貴的法國榮譽軍團勳章掛在了一個日本人偶的身上。。。

藤田嗣治的教堂

寫到這裡我已經極力抑制著想流淚的衝動,不免讓我想到了同時期旅法的常玉,同樣的不被理解,同樣的客死他鄉。藤田嗣治因為貧困燒畫材取暖,常玉就死於因取暖的煤氣泄漏中毒。至於今天,他們萬年難買,被金碧輝煌的美術館收藏,也能也難敵那年黃昏巴黎一束溫暖的陽光。

時至今日,藤田嗣治仍然是旅法那批最著名的日本藝術家。我們也許都不能忘記,曾經的他們,一個個或偉大或悄然離去的藝術家燃燒了自己,在遠隔萬裏的巴黎努力留下些什麼,為藝術,留下些什麼。


推薦森萬裏子(Mariko Mori )、池田亮司(Ryoji Ikeda)、田中功起(Koki Tanaka)、曾根裕(Yutaka Sone)

森萬裏子(Mariko Mori )

1967年出生於日本。曾在時尚設計學院學習,同時兼職服裝模特兒。後來到倫敦去學習藝術,然後到紐約去做藝術家。

森萬裏子的作品超越了年代,結合了日本傳統,東西方藝術的形式和主題,還有當代國際化的文化景觀,例如時裝、科幻電影、流行文化和電腦互聯網。她那寬銀幕式的、技術含量很高的當代作品和形象,使她被公認為本世紀「新人類」藝術的典範。

森萬裏子在2003年在奧地利的佈雷根茨現代藝術館(Kunsthaus Bregenz)以裝置作品「Wave UFO」首次亮相。隨後,她去到了紐約工作,並還參與了2005的威尼斯雙年展。在2010年,通過她在六個大洲的永久性裝置作品,她創立了Faou基金 會(Faou Foundation),一個有教育意義和文化的非營利組織。

曾根裕(Yutaka Sone)

另外要說的,我真的有看過本人的,又看題主列出的三位日本當代藝術家,提到萌萌噠,又很牛逼,當然不得不說Yutaka Sone(曾根裕)了。

據說藝術家最愛粉紅色和Hello Kitty

覺得中國古代的石刻是「Pocket Monster」

而藝術家本人一直非常「低調」,之前常年「隱匿」在中國福建的一個小城崇武,在那裡開闢自己的工作室兢兢業業地製作石頭雕塑

不像草間彌生可以大量復刻的雕塑作品,Yutaka歷時兩年時間收集地形資料及雕刻,利用微雕技術在一整塊大理石上,再現美國曼哈頓和香港城市的全貌,包括城市的每一條街巷及建築,如此「細微」的雕塑幾乎無法複製。

Yutaka的藝術創作圍繞著現實主義與完美主義之間的緊張關係,使用的媒材十分廣泛,涉及油畫、繪畫、攝影、錄像和表演,而其中更是以雕塑為主。他創作了許多與自然和建築景觀有關的作品。

其中棕櫚樹系列也是Yutaka的代表作之一。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