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中共中央印發《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2018年10月,《湖南省機構改革實施方案》印發。2019年1月,《長沙市機構改革方案》印發。2019年3月,長沙各縣市區陸續公佈機構改革方案。

  一年來,從中央,到省、市、縣各級機構改革任務逐漸完成。衆多機構的新建、重組受到人們的關注。其中,市場監管和環保部門更是與人們的市場行爲密切相關,在具體的改革方案中,這兩個部門的機構設置與職能變化也較爲明顯。這些變化透露出什麼改革思路?瀟湘晨報記者採訪相關專家對此進行了解讀。

  配圖/視覺中國

  3月27日,湖南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舉行第二次會議,會議審議通過《湖南省生態環境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實施方案》《湖南省生態環境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總體工作方案》。這兩份方案的核心內容之一,是要求上收市、縣兩級生態環境部門的環保督察職能,由省生態環境廳統一行使。

  3月28日,《湖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下稱“三定方案”)公佈。其內容貫徹了“一類事項原則上由一個部門統籌”原則。

  中共中央印發的《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指出,要以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爲導向,以推進黨和國家機構職能優化協同高效爲着力點,改革機構設置,優化職能配置,提高效率效能,積極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範、運行高效的黨和國家機構職能體系。

  “不論是‘歸併’,還是‘收權’,都是爲了加強監管。”在中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劉學平看來,在機構改革的大背景下,這兩大部門的,都是爲了加強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建設,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

  歸併:一類事項由一個部門統籌

  所謂“三定方案”,是指定職能、定機構、定編制。制定“三定”規定,是貫徹中央關於地方政府機構改革精神,落實各級政府機構改革方案的中心環節和必要的措施,通過制定部門“三定”規定,把機構改革的任務落到實處,解決政府履行職責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理順職責關係,加強部門責任,科學設置機構,合理配置編制。

  2018年10月,《湖南省機構改革實施方案》印發。省委深化機構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人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改革方案》制定過程中,始終貫徹了優化協同高效的原則,堅持一類事項原則上由一個部門統籌,一件事情原則上由一個部門負責,避免政出多門、權責不明、推諉扯皮。

  省市場監管局的組建,就是“一類事項原則上由一個部門統籌”的典型。省市場監管局主要由原省工商局、原省質監局、原省食藥監局、原省知識產權局組成。在“三定方案”中,省市場監管局的職能配置對原來各部門的職能進行了梳理和優化。如原省食藥監局的職責,“三定方案”規定,由省市場監管局負責食品安全監督管理綜合協調、食品安全監督管理,省市場監管局管理的省藥品監管局負責制定藥品、醫療器械和化妝品監管制度等。原省質監局負責的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統一管理計量工作、統一管理標準化工作都已經成爲省市場監管局的職能。

  對此,劉學平告訴瀟湘晨報記者,“三定方案”對原來幾個市場監管部門職責的歸併,是爲了加強監管。他表示,市場本來就是一個整體,監管也應該是整體性的監管,過去分部門管理,看似嚴格分工,但一個市場行爲往往牽涉到很多部門,容易出現部門間的推諉和職責重複。省市場監管局的成立,以及“三定方案”對職責的明確,讓監管權力更集中,監管責任更集中,監管效果應該會更好。

  收權:縣級環保部門市州直管

  除了市場監管部門,環保部門的改革力度也很大。《湖南省生態環境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實施方案》及《湖南省生態環境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總體工作方案》的審議通過,爲湖南環保“垂改”明確了路線圖。

  所謂“垂直管理”,就是“條條管理”。此前,環保部門一直以“塊塊管理”爲主。而在“條條管理”模式下,地方本級業務職能部門管理由更高層級部門管理,不受本級政府管理。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五中全會上指出,以塊爲主的地方環保管理體制,使一些地方重發展輕環保、幹預環保監測監察執法,使環保責任難以落實,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現象大量存在。

  環保領域的“垂改”正是爲打破這一藩籬而制定的一項重大改革措施。根據方案,湖南各市州生態環境局實行以省生態環境廳爲主的雙重管理體制,仍爲市州政府工作部門,人員和工作經費由市州承擔;縣級生態環境局調整爲市州生態環境局的派出機構,由市州生態環境局直接管理。

  方案指出,我省將建立生態環境保護督察體系,上收市、縣兩級生態環境部門的環保督察職能,由省生態環境廳統一行使,並按照中央改革要求加強省級環保督察機構建設,建立環境督察專員制度,強化省級“督政”職能。

  市縣一級不設環保督察機構,也不履行生態環境“督政”職能,目的是通過省級環保督察強化市縣黨委政府的責任,防止出現層層督察、無人落實的官僚主義現象。

  對於環保部門的“收權”,劉學平認爲,這避免了地方政府制約監管能力發揮的可能,防止地方保護主義對環境的破壞,由省生態環境廳統一行使環保督察職能,對環境監管更有效。

  瀟湘晨報記者李姝 實習生劉海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