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段時間網上流行一個問題:一個人做什麼最孤獨。答案五花八門,一個人喫火鍋啦一個人搬家啦一個人看病等等。各種答案都有人應和,也有人反對。反對聲音最多的答案之一是“一個人看電影”。我也在反對的隊伍之中。

細想想,我看得最認真的電影,反覆看很多遍的電影,都是一個人看的。即使是和朋友一起去電影院看,全身心投入到影片氛圍裏面的時候,也完全顧及不到身邊的朋友、周圍的觀衆,彷彿自己孤身進入一個封閉又奇妙的世界,懷揣無法對外人言說的祕密,成爲電影故事的一分子,悲欣交集直到最後。即使電影散場,也會無法自拔,很久回不過神來。至於那些影院看不到的電影,更是要自己找到資源,一個人窩在電腦前,像經歷一場盛大的歡愉,喜歡的片段反覆看,喜歡的畫面定格截屏,發現很多驚喜,私藏很多寶藏。

我曾經在網上說過一句話:有時候覺得活着真好,可以看很多好電影;可是電影一結束又覺得活着好無聊,和電影根本不一樣。這句話引起了很多共鳴。大概好的電影就是這樣讓人沉醉的毒藥。

看大衛·湯姆森這本《造就電影的時刻》,除了跟着他的文字不斷回味電影裏的經典片段,眼前浮現最多的就是一個人在電腦前截屏的畫面。作者認爲,一部電影被人傳頌、成爲經典的原因很多很多,但某個畫面就能決定它的地位和價值。這本書就是作者總結這麼多年觀影經驗,拿出“壓箱底”的私藏,跟讀者分享他“截屏”的各種珍貴畫面。

所以,這本書說是一本影評合集,不如說是一本文字化的影像記錄。能夠把經典電影裏面的畫面用文字表達出來,翻譯又特別精準,讀起來特別流暢,這是這本書最厲害的地方。我們在電腦前截取的只是畫面,作者呈現給我們的,除了畫面,還有深藏其後看不到的東西。

例如《街角的商店》,作者描述女主角克拉拉急切地打開信箱盼望筆友的來信,卻發現信箱是空的那一瞬間。拍這個鏡頭時,機位架在一個現實中不可能存在的位置——是從郵局信箱背後那堵牆的角度拍的。所以,克拉拉打開信箱後那種搜索的眼神,以及期待落空之後解決大的失落感,一小格一小格信箱彷彿頓時化身爲囚牢,透出無限悲苦的意味……

如果這是這樣截屏,還算不上高明,作者把“截屏”延伸到了克拉拉的扮演着、女演員瑪格麗特·蘇利文身上。蘇利文結過好幾次婚,在幸福與不幸的兩端大起大落,度過了很多艱難時光,後來又早早地耳聾,一蹶不振,在50歲那年自殺。再返回頭看信箱背後那張臉、那個眼神,不得不感慨,有些鏡頭是帶有宿命感的。

人物傳記是大衛·湯姆森的拿手好戲,有這樣的寫作功力,他的影評讀起來就格外有血有肉,他不單單是在評電影,也在評人。他能夠從人性的角度闡釋片段、鏡頭的偉大之處,這也是讓我折服的另一個地方。例如,在點評《雌雄大盜》的時候,他根本沒有去截屏結尾處爲世人傳唱的槍林彈雨,而是選取了二人初識的一個小細節。邦妮的鬢角留着和咖啡店女招待一樣的小卷發,克萊德說:“換了這髮型,我不喜歡。”而邦妮照做了。

有道是,眼爲情種,心爲欲苗。男女之間的挑逗和曖昧,對蓬勃生活的熱切向往,都在那一幀圖片裏了。即使你不知道雌雄大盜的故事,即使你沒看過這部影片,只要看到這張圖片,也能猜出即將發生什麼。

我特別喜歡作者的一句話:“人們站在通往幻想世界的門口,以及動念要聽一個安靜的故事,總是因爲孤獨。反過來,這份孤獨也可與故事情節互相關聯。”這句話讓我明白了,在喧囂熱鬧的影視圈,作者那種內斂溫柔的評論文風是哪裏來的。原來,他也是位孤獨愛好者。無論電影場景多麼精彩刺激,故事結束,人總是要回歸孤獨的,重要的是在故事中找到與自己內心相照應的部分,好好對話。

有時我會想,現在的電影跟以前不同了,越來越炫酷的科技手法,越來越獵奇的故事套路,以及上映時越來越熱鬧的宣傳,電影似乎是拍給那些活得興高采烈的人看的。喫爆米花和飲料玩手機的人擠滿了電影院,但是兩個小時過去,字幕出來之後,你問他有什麼值得回味嗎,他可能想不起來。有電影的原因,也有觀影人的原因。人們去看電影似乎是爲了給自己找樂子,擺脫日常瑣事的煩擾,擺脫孤獨,卻在人爲製造的喧囂環境中體驗到了更大的無聊和空虛。

所以我覺得,這是《造就電影的時刻》誕生的價值,它告訴人們應該帶着一種怎樣的心境去看電影。心境不同,能在電影中找到理想的棲息地。好的影評不光是“安利”你一定要去看那部電影,好的影評本身就是一件藝術品,本身就能帶給你享受和閱讀愉悅。它雖然建立在電影的基礎之上,但是能夠獨立於電影之外存活,讓讀者瞭解到電影以及電影之外更廣闊、更深層的東西,這是我們需要珍藏這本影評集的理由。

造就電影的時刻

梳理100年電影史

遴選74部作品

268張珍貴劇照

《造就電影的時刻》

[英]大衛·湯姆森 著 / 蘭若 譯

浦睿文化 出品/ 湖南人民出版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