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LIAR

封面:《不吉波普不笑》

上遠野浩平的原作小說《不吉波普不笑》因其獨特的世界觀與氣氛,吸引了不少讀者,目前TV動畫已播出了數話,相信已有不少未接觸原作的觀眾對本作也有了個大致的了解。那麼,為什麼在原作出版發行了20周年之際選擇了「再」動畫化,擔任本作製片人的田中翔接受了PASH!+的採訪,聊了聊動畫版又有哪些值得看的地方及改編的難點。


首先,田中談到,他自己也是突然想到今年正好是《不吉波普不笑》原作出版發行20周年,才想到要將這部這品給改編成動畫。自己幾乎不讀輕小說,唯一看過的就是《不吉波普》系列。田中與《不吉波普》系列的相遇是在自己還是高中生的時候,隱約記得當時應該是在修學旅行期間在電車上讀的,偶然間逛書店時買的,沒想到那之後過了20年,這部作品竟然還在繼續。希望能夠以一名製片人的身份將這部極具魅力的作品傳達給大家。

田中表示,這份企劃完全是由著自己的性子。因為如果沒有一個強烈想要做的人去執行的話,這份企劃就不會進行下去。同時《不吉波普》系列已經過去20年,對這部作品完全不了解的世代也已經和作品中的角色一樣到了高中生的年紀,田中希望能讓他們都去看看這部作品。隨著時代的變遷,娛樂向作品也經歷了很多變化,而《不吉波普》系列又是這變化的過程中最初的「世界系」作品。過了20年了來看這部作品,不僅不會過時,反倒會感受到它在當時的前衛。

由於這部作品目前已經出到了22卷,要將作品的哪部分抽出來改編,向原作上遠野浩平老師請教後,動畫最終選擇了從《不吉波普》系列第一卷《不吉波普不笑》開始,加上極有代表性的篇章構成。關於畫面上,上遠野先生因為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在小說上,所以只給了一個要求,「請從小說中讀取。」因為《不吉波普》系列是一部極其需要動腦的小說,所以在改編成動畫的時候也是一邊思考一邊創作。


關於作品的魅力,田中說到,自己其實對「世界系」這個詞一時反應不過來。但當開始讀這部、作品的時候,不知不覺地就被其中那股不可思議的魅力給吸了進去。《不吉波普》這部作品首先不存在所謂的主人公,是站在劇中各個角色的視角來展開的故事,而「不吉波普」則是存在於每一個零碎片段中的人物,逐漸闡明故事中的「現象」。田中表示,「每個人都是自己人生中的主人公」,是自己感受到的這部作品最有趣的部分,前所未有的感受。自己也能夠理解為什麼其他作家從本作得到了靈感後能創作出各種各樣的作品。

和一般 「主打角色」的作品不同,本作因為是「不存在主人公」的作品,田中表示那麼看點自然就是作品裡的世界。由於是幻想的世界,以現實的角度中來看,作品中大多是現實中不會發生的事,有著自己意想不到的各種現象……這樣的心情至今沒有改變。

從竹田的視角來看就是,似乎在自己的身邊發生了巨大的事件,然而在不知不覺中這件事就過去了。這就是作品的第一個篇章《不吉波普不笑》的故事,極有真實感。現實中是否真的發生了這些事暫且不提,但人生就是這些這些事情的連續。看似荒唐無稽,卻是「腳踏實地」的幻想,這才讓人感到興奮不已。完全沉浸在「想像力的世界」也是《不吉波普》系列的有趣之處。

對於這次動畫的改編,田中表示最需要留意的地方,就是要如何讓觀眾看到這些可能會發生的不可預料的、不可思議的事。在和製作組進行討論的時候,田中也希望能夠表現出詭異可怕的氣氛、和潛伏在日常生活中的異樣。劇中類似實拍影視劇的影像,也是監督站在現場的角度得出的判斷。


因為確實有不少不親自看過是無法說明的畫面,田中希望大家最好能夠3話連續看下去。特別第一章《不吉波普不笑》是各片段的連續,有很難表達的部分,所以如果能夠3話連著看的話,會比單話分開看更容易看懂,並感受到其中的魅力以及畫面中所埋下的「機關」的樂趣。

關於這些「機關」,田中表示,主要通過上色、畫面上的效果、以及路人的畫法等方面。動畫最大的優勢必然是在畫面上,儘可能深入淺出,好讓更多的觀眾都能夠接受這部作品。角色的演技也是給人更加偏向實拍作品的印象,在表情、動畫等演技上下足了功夫,自然地感受到畫面中的氣氛。

關於舞台背景的部分,雖然原作最初在20年前出版發行,但從文字里並沒有特別依賴當時的道具,基本感受不到過去的氛圍,包括周圍的環境也是。與時代扯上關係的,只有手機。因此,田中認為《不吉波普》無論放在哪個時代都行得通,故事的印象都不會發生變化,感受不到這是一部20年前的作品。而在本次的作品中,為了不讓觀眾感到動畫不與現代脫節,劇中的每個角色基本都配有手機,不過這並不會對故事本身有太大的變化,除此之外,劇中的風景也是按照現代來畫的。


原作中,因為是通過不同人物的視角展開從而闡明同一事件,當初也考慮過為了讓故事變得更加簡單易懂,試著做出一個主人公。但這麼做就不是《不吉波普》,因此仍然選擇了小說的做法,從各個角色的視角拼成一個完整的故事。這方面身為系列構成、腳本的鈴木智尋也下了一番苦工。

雖然大家所看到的是同一個現象,但這現象給每個人留下的印象都不一樣,原作小說就是將這些關聯人物的故事進行重疊,有著大量的心理描寫、環境描寫,耐人尋味,然而如果將這些描寫原原本本落實到影像的話,就會顯得冗長。於是,動畫大膽地整理了重要的內容,加快展開的速度,使得上看去不會那麼煩悶。田中表示,對於劇本自己是個外行,因此完全交給鈴木智尋和夏目真悟監督來處理,從他倆過去合作的經驗來看,這次也非常順利。

對於沒看過原作、這次首次在TV動畫上接觸《不吉波普》的觀眾,田中表示大家只要記住一個特徵:劇中的登場人物幾乎全員都是故事的關係者,中心的事件是以不同的視角來揭露的,沒有固定的主人公,每一位角色的言行舉動都有著意義,他們的一言一行里隱藏著揭開故事真相的「碎片」。因此在看的時候,如果能一邊聯想每個角色的心情,那動畫也會變得加倍有趣。某種意義上每個人都是主人公,無論是誰都有著不為人知的背後,有著各自的魅力所在。

另外,田中也希望大家在看過TV動畫之後也能去讀讀原作小說,找到與TV動畫完全不同的《不吉波普》世界。相信原作的有趣,一定會讓各位讀者朋友想要在深夜裡徘徊。


「不吉波普」究竟是什麼?一邊觀看一邊思考,故事也會變得越發有趣。乍一看是個在正統的電視劇中出現的幻想角色,但這又意味著什麼呢。不同角度有著不同的見解,有人把她看成「死神」,有人把她當作「朋友」,純粹把她認為是「都市傳說」的也大有人在。看的角度、看的人的變化,事物的「形態」也會發生變化,這也是《不吉波普》所體現出的真實的部分。田中認為,這份真實感,也與當今社會意外地有著鏈接的部分。

由於構成的方法非常特殊,要想理解全部的內容恐怕只看一遍是不夠的,希望大家能夠反覆看。另外,在影像各處都刻意埋著異樣的部門,所以反覆看也不容易看膩。特別是由第1話到第3話構成的第一個篇章《不吉波普不笑》,只有當全部看完才能理解故事的全貌,所以當看第2遍、第3遍的時候,興許會有其他新的發現。而且,各話的做法都不盡相同,所以一口氣看完3集也會變得3倍有趣,所以儘可能先一口氣看完3話。2018年12月中在日本的先行上映會上,也是採用了一口氣3話連播的做法。


在選角方面,田中表示每一位聲優的演技都很棒,初期決定分配個角色的聲優時,猶豫不決。不過,唯獨「不吉波普」一角絕不能讓兩個人來演,這點大家有著共識,另外悠木碧對《不吉波普》的角色們有著深刻的了解,在試音的時候,全場一致決定讓她出演不吉波普。與其說是雙重人格,倒不如說宮下藤花與不吉波普是在精神上完全沒有聯繫的兩個角色,對於悠木碧的演技,田中讚賞有加。

最後,田中表示,無論是原作的讀者,還是沒看過原作的觀眾,都先當作自己被騙了去看看這部動畫。相信大家在看的過程中,一定會想要和誰分享自己的感想和意見。在看的過程中,會有新的發現,在考察的過程中也會發現動畫的樂趣。原作本身就是非常有深度的故事,希望能在看完動畫之後回過頭來看原作小說,之後再來看動畫也會有新的發現。《不吉波普》這部小說最為主幹的魅力,就是不存在事不關己的事。任何事件都有當事者在場,就像人生一樣,每個人都是主人公。也希望大家在現實生活中,遇事都能以己度人,換一個立場來考慮。

另外,田中說到,不吉波普在劇中的台詞也值得大家的關注和推敲。她的話什麼時候是真的,什麼時候是冷漠的,這類哲學的部分也是本作的魅力之一。


【參考資料】

  • PASH!+:『ブギーポップ』アニメ化にあたり心がけたことは? TVアニメ『ブギーポップは笑わない』プロデューサーインタビュー

本文僅供Anitama發表,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本文的部分或全部內容。

原文地址:每個人都是故事的主人公 - Anitama - 講道理的動漫媒體

官方網站:Anitama - 講道理的動漫媒體

合作郵箱:[email protected]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