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第四屆電擊遊戲小說大獎(也就是現在的電擊小說大獎)的大賞頒給了上遠野浩平的出道作《不吉波普不笑》。二十年過去了,《不吉波普系列》已成為一個有著22卷單行本的龐大系列,並終於迎來了第二次動畫化。

當我們作為一般動畫觀眾去展望一部動畫的質量時,我們所關注和討論的無非是製作和故事兩方面。

製作上,本次動畫化由Madhouse負責,其Staff基本為此前大獲成功的《一拳超人》的原班人馬,再參考之前放出的酷炫pv,可以確定這部動畫絕不會在製作這一環節掉鏈子。

而故事上,區別於2000年同樣由Madhouse製作的劇情完全原創的動畫《不吉波普不笑 幻影死神》,從pv的情節以及登場人物判斷,本次動畫化的故事是完全忠於原作的。那麼原作《不吉波普系列》究竟是一個什麼水平的故事呢?

很遺憾,我也沒看幾卷。

我並不是在開玩笑。目前我所能找到的《不吉波普系列》的漢化資源,居然只有不到三卷。

事實上,《不吉波普系列》在日本並不冷門。2017年,該作就已累積發行超過480萬部,和《加速世界》大概處於同一水平,略低於《龍與虎》和《俺妹》,而高於《No Game No Life》《狼與香辛料》和《約會大作戰》等作品。考慮到該作上一次的動畫化還是十幾年前的《幻影死神》,而這部動畫的銷量在所有電擊文庫的輕改動畫里的排名幾乎倒數,其對原作的銷量帶動作用恐怕相當有限。《不吉波普系列》能交出這樣的銷量成績,其自身的人氣與實力可見一斑。

該作在同行間的評價也非常高。西尾維新是看了上遠野浩平的作品,才有了執筆寫作的念頭,並且表示自己的《戲言系列》是對《不吉波普系列》的致敬;時雨澤惠一讀了《不吉波普系列》後,才決定向電擊遊戲小說大賞投稿;奈須蘑菇說有一天他和武內崇突然被他的哥哥推薦了《不吉波普系列》,並說「這就是你理想中的作品!」(本段內容摘自日文wiki,來源於2005年講談社的「浮士德(ファウスト)」第五期)

因此,在已有至少數千卷輕小說作品以各種方式漢化的今天,這樣一部兼具銷量與口碑的業界元老級作品,在中國竟一直無人問津,真是不可思議。

一部輕小說被漢化的理由容易查找,沒有被漢化的原因卻難一一考證。不過倘若這次動畫化能取得成功,大概就能吸引更多的譯者著手翻譯這部作品了吧。

所幸,以本次動畫化而論,目前已放出的pv情節和聲優表中的角色,與已有漢化資源的前三卷正好重合。對於一部近乎單元劇、每卷登場人物不盡相同的小說,這個信息意味著本次動畫化的應該就是前三卷內容了。

由前三捲來判斷整個系列的水平未免有管中窺豹之嫌,但拿來預測新作動畫的故事水準大概恰好夠用。因此下文所提及的《不吉波普》,默認為已有漢化的前三卷。

《不吉波普》最突出的特點,便是典型的「POV(視點人物)」寫作手法。作者善用了這種寫作手法,將眾多的登場人物和多線故事相互穿插;讀者則追蹤著不同人物的視角,從每個人的視野里捕捉到事件的影子,一步步還原事件的全貌。

這種寫法,和大家所熟知的《無頭騎士異聞錄》《博多豚骨拉麵》《冰與火之歌》(亂入)是相同的。此類作品最容易出彩的地方是其無處不在的伏筆和絲絲入扣的劇情,而最爽快的莫過於抽絲剝繭般揭露事件真相的過程。

如果不想被劇透損傷了這最主要的趣味,請酌情閱讀本文後續內容,或直接移步最後的總結;同時我也會盡量減少直接的劇透——畢竟對於這樣一部精彩的作品,日後絕對會有無數更優秀的相關書評漫評出現,使得我此時此刻的丟人現眼與避而不談變得完全無關緊要。

對於這種「POV」寫法的作品,作者以合理的手段揉進的角色與線索越多,就越有錯綜複雜和環環相扣感,而這正是《不吉波普》的一大優點。

《不吉波普》每卷篇幅並不長,信息量卻極大,短短數萬字的內容總會包含著十幾位命運纏繞於主線劇情的角色和多條同時展開的線索。這樣的敘事效果,同作者極為簡潔的語言風格是分不開的。小說不僅沒有廢話,其中哪怕任何一件小事、一個角色甚至一點小小的細節都可能在故事裡承擔著重要的作用。

這也是推測該季動畫可能只包含前三卷情節的原因之一,用12集的動畫來講這樣的三卷故事是一個比較理想的節奏。據說於1月4日播出的第一集會是一個長達1小時的特別版,真實爽到。

(不想被劇透的,再不跑就晚了!)

霧間凪和不吉波普兩位主角的形象和使命,是第一卷作為系列開篇之作所設置的核心懸念之一。

簡單說來,精通空手道並且命很硬的霧間凪,和宮下藤花在察覺到異常情況時出現的、能調動常人無意識存儲下來的力量的另一人格——不吉波普,為了解決身邊各種特殊而嚴重的危機,進而維護世界的平衡,有所合作地暗中行動多年。各種或多或少捲入這些事件的人物及其所見所聞、所作所為,成為了小說直接描寫的對象,

比起略帶「大亂斗」和「合家歡」意味的《無頭騎士異聞錄》(非貶義),《不吉波普》要更加黑暗血腥而殘酷。

斷頭食人等獵奇場景不題,在我寫下這段文字時,我依然能清晰地回想起,當我看到作為重要角色的紙木城直子被曼提柯爾突然殺死時的那種震驚、無力和絕望感。

動畫PV可能會給路人觀眾一種《不吉波普》是戰鬥作品的錯覺,其實在原作里,稱得上有來有回的戰鬥並不多見。霧間凪和不吉波普絕非無敵,其他的正常人面對那些超出常人的力量更是無力而危險。第一卷最後,霧間凪被反派秒殺,若不是艾柯斯犧牲自己重創了大反派曼提柯爾,恐怕連不吉波普也未必是曼提柯爾的對手。

小說的悲劇意味和無力感是紮根於設定中的。從前三卷還不足以窺其全貌的反派組織姑且不論,單看主角二人組,霧間凪始終疲於奔命但無法提前解決危機,不吉波普只會在最關鍵最危急的時刻出現,她們可以維持世界的穩定,卻拯救不了那些已經受害的人。

正如第一卷里反覆強調的「倖存有時只是源於殺人魔的反覆無常」,小說從頭到尾都籠罩在陰暗的氛圍中。而紙木城直子作為一個前期戲份很足的角色,她的死,更為這陰暗的氣氛增添了一份恐怖和殘忍。

在有些作品裡紙木城直子們不必死,有些作品卻不僅要他們死,還要拿來大書特書。這兩種選擇本身並沒有什麼可指摘之處,只是處理方式有高下之別。

而《不吉波普》,顯然是後者中的佼佼者。

根據以往的經驗,觀眾,特別是我國觀眾,對處理得當的「黑深殘」故事是比較推崇的,因此動畫《不吉波普不笑》很可能會在這方面受到青睞。

不吉波普維持世界平衡的方式是解決身邊出現的危機,其故事裡無疑有著所謂「世界系」的影子。

「世界系」一詞作為一個約定俗成的概念,每個人的定義並不完全相同。

遊戲腳本家元長征木認為,清涼院流水的《JDC系列》和上遠野浩平的《不吉波普系列》是世界系的出發點和典型代表。正是清涼院和上遠野所展示出的世界系的作品,讓「輕小說」與「少年小說」相分別,在這兩個作家的影響下出現了高橋真、新海誠、秋山瑞人、木城雪戶、川上稔、大暮維人、西尾維新等大家所熟知的世界系作家。

雖然我們一般所指的「輕小說」是一類並不局限於世界系的更大的類別,但元長征木所彰示的上遠野浩平及其《不吉波普系列》作為世界系出發點的影響力,是客觀存在的。

脫劇透(太長不看版)總結:

我們平常所說的「霸權番」一詞,根據語境不同會有銷量、人氣、評價等側重點差異。但無論是哪種含義,1月新番動畫《不吉波普不笑》都將成為 「霸權番」的有力競爭者——因為它大概率會展現出的過硬實力、觀眾喜聞樂見的適度「黑深殘」劇情以及其原作在日本本土的高人氣和高影響力。

「過硬實力」分兩方面:

一是製作。《一拳》的原班人馬和優秀的PV都預示著高水平的製作。

二是故事。與2000年那次並不成功的幾乎原創的改編動畫《幻影死神》不同,這次的改編應該會建立在原作前三卷的劇情上,而這一因種種原因只有三卷漢化、影響力未進國門的作品,事實上有著很高的水準。

《不吉波普系列》的結構類似於單元劇,每卷之間的故事一定程度上相互獨立。其寫法為典型的「POV(視點人物)」,和《無頭騎士異聞錄》《博多豚骨拉麵》以及《冰與火之歌》相同;其主題並不是像PV一樣的熱血戰鬥,卻有些偏於「黑深殘」(指字面含義),當然動畫勢必會強化戰鬥部分;同時原作還是世界系的先驅,其劇情自然有著世界系的影子。

可以預見的是,隨著動畫熱播,國內《不吉波普系列》的人氣將會大大上升,會有更多的譯者來填該系列翻譯的坑,也會有更多更優秀的相關書評、漫評湧現。好時代,來臨了。(誤)

製作人員:

原作:上遠野浩平(電擊文庫刊)

原作插畫:緒方剛志

監督:夏目真悟

總編劇、劇本:鈴木智尋

角色設計:澤田英彥

副監督:八田洋介

總作畫監督:筱雅律、土屋圭

美術監督:池田繁美、丸山由紀子

色彩設計:橋本賢

3DCG監督:廣住茂徳

撮影監督:伏原茜

編集:木村佳史子

音響監督:秦昌二

音樂:牛尾憲輔

音樂製作:KADOKAWA

動畫製作:Madhouse

製作:不吉波普不笑製作委員

角色配音:

不吉波普/宮下藤花:悠木碧

霧間凪:大西沙織

末真和子:近藤玲奈

竹田啟司:小林千晃

新刻敬:下地紫野

紙木城直子:諏訪彩花

早乙女正美:榎木淳彌

田中志郎:市川蒼

百合原美奈子:竹達彩奈

echoes:宮田幸季

谷口正樹:八代拓

織機綺:市之瀨加那

飛鳥井仁:細谷佳正

安能慎二郎:長谷川芳明

衣川琴繪:阿澄佳奈

spookieE:上田燿司

水乃星透子:花澤香菜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