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诗静思

  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

  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妙色王因缘经》

  《妙色王因缘经》称,帝释天(古印度教天神之首,佛教认为他是护法之神,传说在释迦牟尼出生时,他与梵天共守在其左右)化作夜叉,来到千方百计寻求妙法的妙色王面前,提出说法的条件,就是要吃活人的血肉。谁知妙色王同意了,于是,帝释天先吃了王子,又吃掉了王后,还提出要吃妙色王本人。妙色王听了后,便说道:“请你先为我说法,然后我就舍身给你当食物。”于是,化作夜叉的帝释天便宣说了这一偈语,随后露出天帝真形来,并使刚才“吃掉”的王后与王子重新复活。

  “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爱,贪爱,爱欲。佛教所说的“十二因缘”之一。贪爱财物、爱恋异性,被佛教视为世俗生活中得以发生而不能解脱的最重要的原因。“爱”是一种泛指,是指人世间的种种欲望。这也舍不得,那也放不下,见着自己喜欢的就想占为己有,有了就怕失去,这也担心,那也害怕。忧愁与恐惧随之而来。

  “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爱是忧愁、恐怖的根源。没有爱,也就没有了忧愁,没有了恐怖。在充满欲望的世间,我们爱美食、爱锦衣、爱金钱、爱精舍;我们还爱功名、爱虚荣、爱自己一切能爱的、想爱的所有。因为有这么多的欲望,所以当自己喜欢的东西得不到或者受到损害时,我们就会忧愁;当自己喜欢的东西受到失去的威胁时,我们就会恐怖。

  文章来源:《禅·诗静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