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報【記者呂佳蓉╱綜合報導】

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院臺灣政黨政治研究所所長陳星日前指出,大陸《告臺灣同胞書》發表至今已經歷40個年頭,在這歷程中,大陸逐步形成了促進國家統一的「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方針,兩岸交流成為推動統一的內生動力,是推動兩岸關係良性發展與實現國家統一的可欲路徑。

陳星在京臺兩地學者共議兩岸統一的研討會上指出,1970年代末期,兩岸關係出現了結構性的變化,而《告臺灣同胞書》則呼籲開放兩岸交流,此後在陸方的大力推動之下兩岸交流從小到大發展起來,現已形成多層次、大縱深、全方位的交流格局。隨著兩岸交流的繼續深化,國家統一的內生運動系統也會進一步加強。

兩岸交流對兩岸關係的發展至關重要,陳星就指出,從1979年以來,兩岸雖沒有軍事衝突,但是兩岸對立的政治狀態始終存在,並且兩岸內戰狀態也成為歷史問題,一直未從法律上得到解決。所以,兩岸雖然交流的規模、層次不斷擴大,同時也要面對不穩定的政治環境,不過兩岸交流仍能不斷發展,並以此不斷改變兩岸關係的基本結構。

有關兩岸關係的展望,在文化與心理上的親和性發揮重要作用,陳星指出,這些因素在某程度上能解釋兩岸經濟交流與合作快速發展的事實,也是對往後兩岸交流可持樂觀態度的重要條件。

談到有關從1979年以來兩岸經濟交流問題,他直言,臺灣大部分時間均是持消極反對的態度,不過這並沒有阻擋住臺資西進的步伐,臺資反而透過各種規避措施不斷流入大陸,成為兩岸交流的大宗。

陳星表示,民進黨政府對兩岸交流的消極態度也未得到臺灣民眾的認同,這是因為兩岸民間交流經過去近40年發展,已經形成比較穩定的行進路徑與聯結,因此短期間內不會出現劇烈的變化。聯結並非驟然可消除,這也是未來兩岸交流與合作能夠持續的推動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