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善打造全省首個食品安全人工智能小鎮

  宣應 徐超/文

  陽春三月,萬物復甦,柳綠花紅,鶯歌燕舞,大地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3月27日,嘉善縣食安辦舉行“鄉村振興先行區——首個食品安全人工智能小鎮”新聞公示會。

  舌尖上的安全,關係着千萬家庭,“柴米油鹽”總能第一時間牽動着老百姓敏感的神經,如何守護食品安全是一道民生考題。爲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多形式監管,有效降低食品安全風險係數,嘉興打出了一系列“組合拳”,首批省級食品安全市縣創建實現了滿堂紅,旅遊景區放心消費、農村家宴等工作走在了全省甚至全國前列。

  建食安人工智能小鎮試點

  近年來,嘉善大雲鎮以全域旅遊爲發展思路,隨着旅遊業的大力發展,大雲鎮轄區食品經營戶呈逐年上升趨勢,基層一線日常監管人員少,監管力量明顯不足,從2017年以來,大雲鎮積極探索食品安全監管新機制、新方法、新模式。

  2017年11月,大雲鎮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引入第三方服務機構——浙江易尤特科技檢測有限公司,參與食品安全日常管理,依託第三方機構研發的食品安全信息化協作監管系統,開展隱患排查、先期整改等工作,形成了“隱患排查——先期整改——等級公示——問題抄告——違法查處——結果反饋”的食品安全閉環式管理模式,實現從粗放型管理向精細化管理、傳統式監管向智慧化監管轉變。 此外,大雲鎮結合小餐飲整治提升,在餐飲經營戶率先推廣“ 明廚亮竈”工作,2018年已建成餐飲單位“陽光廚房”14家。“陽光廚房”是實施食品安全智慧監管的一個重要手段,也是引導公衆參與食品安全共治的一個重要平臺。

  但是,這些新機制、新方法也存在着發現問題不全面、預警滯後性等問題,如何進一步破解難題?在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落實鄉村振興戰略與食品安全戰略中,嘉善縣圍繞“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的目標,加強食品安全保障水平,試點在大雲鎮打造首個食品安全人工智能小鎮。

  爲此,2019年初,大雲鎮聯合浙江易尤特科技檢測有限公司,在食品安全信息化協管系統的基礎上,開發智能信息化管理系統,搭建智慧物聯信息化監管平臺,通過“四個一”舉措,積極探索食品安全人工智能小鎮建設:研發一套人工智能系統。由浙江易尤特科技檢測有限公司聯合美國Cignifi軟件研發中心及巴西大數據技術研發團隊,研製了集人工智能AI、物聯網LOT等技術的食品安全人工智能監管系統。建立一個智能監控中心。在鎮社區服務中心三樓建立了一個40平方米的人工智能信息化監控指揮中心。配備大型監控屏,電腦系統連接雲端服務器,兩名工作人員進行日常監控管理。安裝一批智能監控設備。以大雲鎮集鎮和雲瀾灣景區爲試點,在大中型餐飲、小餐飲、校園食堂等共85家餐飲單位,安裝92個人工智能攝像頭,試點餐飲單位安裝2套物聯網監控設備,連接監控指揮中心,實行實時監控。工作時段通過人工智能攝像頭對人員行爲等分析研判監控,非工作時段還增加了對老鼠等四害生物圖像進行重點監測預警。成立一支智能監管隊伍。由6名第三方機構專業工作人員成立協查中隊,設立巡查組、監督組、記錄組、快檢組,配合鎮食安辦、市場監管所、衛生監督所等部門開展日常排查、隱患整改、智慧監管等食品安全監管工作。

  探索食安智能監管新模式

  從羅星街道探索網絡訂餐線上線下監管,再到在開發區(惠民街道)建立首個食品安全智慧監管社區,從姚莊鎮探索食品安全風險指數監管模式,再到今年又在大雲探索食品安全人工智能小鎮建設。嘉善在不斷地推進食品安全第三方協作監管中積極探索食品安全智慧監管。

  “這些舉措對於推進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和治理模式現代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爲全市、全省乃至全國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提供了很好的範本和模式。”嘉興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局長、嘉興市食安辦主任王根良說道。

  近年來,嘉善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食品安全監管工作,在全市率先啓動食藥監管體制調整,全面推進食品安全“三網六體系”建設,嚴格按照“四個最嚴”的標準紮實推進食品安全監管工作,食品安全監管工作好戲連臺,社會各界好評如潮,食品安全治理體系、食品安全監管模式、食品安全監管能力等多項工作走在前列,先後承辦了全省體制改革後首個農村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現場會和全市基層食安辦規範化建設工作現場會,連續五年獲得嘉興市政府食品安全工作考覈優秀等次,先後創成省級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示範縣和浙江省食品安全縣。

  值得一提的是,嘉善縣近幾年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探索建立了食品安全第三方協作監管機制,不僅創新了食品安全社會共治新模式,此項工作不僅先後得到時任省食藥監局主要領導、分管領導批示肯定,並且吸引了廣州、宿遷、淄博、銀川和省內衆多兄弟單位前來學習取經。

  本次公示會展示的食品安全智能小鎮將通過“一套系統、一箇中心、一套設備、一支隊伍”實現五大智能監管功能:從業人員智能管理、人工智能影像識別、物聯技術監控預警、大數據分析管控、臺賬資料智能化管理。

  “比如從業人員智能管理這塊,會通過運用人工智能AI技術,實現了監管部門及協管單位對食品從業人員的智能信息化管理,監管工作人員只要通過店內從業人員進行人臉掃描,就可自動查看該人員的身份證及健康證信息、工作所關聯餐飲單位及經營單位相關信息等,一旦發現該人員的實際工作信息與智能信息化管理系統數據有不匹配的地方,就可立即預警通知相關監管人員,對其健康證等信息需要重新查證,並對查證後的信息及時錄入系統更新。”相關負責人介紹。這也爲監管部門破解食品從業人員流動性大、管理難度大的難題提供了支持。

  系統還可以通過具備人工智能功能的攝像頭,實現人工智能AI技術影像識別,主要針對從業人員操作不規範的行爲,如廚房操作人員不規範着裝、廚房操作人員違反規定在特定區域內進行抽菸或使用手機、垃圾桶未按規定加蓋、有老鼠進入店內等,系統將根據攝像頭傳回的實時影像與系統建模數據庫比對分析。一旦存在異常情況,系統就會立刻發出預警報警,提醒現場操作人員或餐飲單位負責人立即糾正不規範行爲,同時預警信息也會通過系統進行傳送相關監管人員。

  目前,嘉善縣大雲鎮探索食品安全人工智能監管僅僅跨出了第一步,後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人工智能正在改變社會治理方式,擁抱人工智能才能擁有未來,今後大雲鎮將全力打造食品安全人工智能小鎮,擁抱食品安全的美好未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