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記者陳媛李曼英通訊員史威韡馬遙遙李蓓攝影:楚天都市報記者蕭顥

  前幾年,國內出現多家由民營資本主導的“網約護士”平臺。隨後,一些城市因“護士資質不明、診療數據風險”等問題,叫停了網約護理服務。

  數據顯示,我國共有老年慢性病患者1.5億,佔老年人總數65%,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約4000萬,對上門護理服務的需求十分旺盛。

  此次國家試點“網約護士”,設定了較高的門檻,明確以實體醫療機構爲主體,派出本機構註冊護士提供服務。而派出護士也應當具備5年以上臨牀護理工作經驗和護師以上技術職稱。

  價格標準有待統一

  醫患期待能進醫保

  “價格有點貴,如果能進醫保就好了。”86歲的吳爹爹說。他因患腦梗癱瘓在牀,需定期更換尿管。從2年前開始,兒子爲他找了“網約護士”,半個月上門服務一次,每次收費260元,一年6000多元,還不包括材料費。

  記者在多家網絡平臺看到,“網約護士”上門服務的價格爲一次250元至310元不等,大多不含耗材費。武漢市普仁醫院的“網約護士”換尿管每次收費250元(包含耗材),武漢市中心醫院的最終服務價格將由第三方平臺綜合考慮制定。

  記者採訪瞭解到,我國尚未對“網約護士”出臺統一的定價標準,目前的價格由相關醫院和平臺自行確定,而且都不能用醫保。根據國家衛健委的試點方案,試點地區可結合實際的供給需求,發揮市場議價機制,參照當地醫療服務價格收費標準,綜合考慮交通成本、信息技術成本、護士勞動技術價值和勞動報酬等因素,探索建立價格和相關支付保障機制。

  “我們也希望‘網約護士’被納入醫保報銷體系,讓這種新型服務模式儘快常態化運行,讓更多老百姓享受到優質的醫療服務。”武漢市中心醫院護理部主任付阿丹說。

  嚴格篩選服務項目

  降低風險防範糾紛

  爲了規避醫療風險,武漢市中心醫院和武漢市普仁醫院確診上門服務項目時十分謹慎。武漢市中心醫院提供傷口護理、造口護理、糖尿病足換藥和PICC 導管維護四項上門護理服務,武漢市普仁醫院上門服務的項目主要集中在換尿管、胃管和壓瘡處理方面。“上門輸液的需求很大,但我們一直沒有開展,因爲醫療風險太大。”普仁醫院網絡醫療部負責人曾晨說。

  對於武漢市中心醫院“網約護士”試點,武漢市衛健委醫政處有關負責人表示,鼓勵醫療機構先行先試,但在服務範圍方面,要按照安全、必要、有效、醫療風險低、易操作實施、不易發生不良反應等原則,做好健康管理指導和護理服務,“輸液醫療風險大,各種不良反應多,還是應該在醫療機構內完成。”

  湖北金衛律師事務所律師李海夫認爲,依託實體醫療機構的“網約護士”,是患者與護士達成的一種服務合同關係。“網約護士”的出發點很好,但也可能遭遇各種糾紛,如因突發事故引起的醫療糾紛、因服務質量引起的違約糾紛、因患者方要求退款引起的合同糾紛等。李海夫建議,爲了更好地保護醫患雙方,進行護理服務時,可進行錄音、錄像記錄,或邀請第三方在場見證。此外,在家接受護理服務的多爲老年人,防範意識差,在選擇“網約護士”時,要謹慎鑑別,警惕不法分子利用虛假網站,僞裝成護士上門實施盜竊、詐騙等。

  加強基層護士培訓

  解決人手短缺問題

  目前,武漢兩家醫院的“網約護士”,都是實行輪班制度,利用休息時間完成日漸增多的網約服務。在當前公立三甲醫院專業護理人員工作量大、強度高且存在一定缺口的環境下,如何提升“網約護士”的服務質量,讓更多患者享受到優質的護理服務?

  作爲武漢市中心醫院緊密型醫聯體單位的勞動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也藉助“互聯網+護理服務”平臺,與武漢市中心醫院同步上線了院外延續護理平臺。勞動街社區居民可通過武漢市中心醫院微信公衆號,進入延續護理界面,選擇需要護理的項目,第三方平臺將根據服務對象的相關信息,優先選派勞動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網約護士”接單。

  “要讓更多人享受到‘網約護士’服務,關鍵還是要提升基層醫院護理服務的能力。”武漢市中心醫院相關負責人說。勞動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網約護士”,主要提供上門傷口護理服務,武漢市中心醫院已選派專科護士,對勞動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護理人員進行業務培訓,同時邀請勞動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護理人員到該院進修,打造社區“三甲護理團隊”。希望更多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能加入該院的護理服務平臺,擴展“互聯網+護理服務”的輻射範圍,讓更多患者享受到優質的院外延續護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