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三月份初開始,各大江河水系都陸續進入禁漁期,並且跟往年相比,今年禁漁時長更長、範圍更廣。

“史上最嚴”禁漁期的背後,是越來越讓人着急的生態紅線...

然而,近日武漢一位市民,前往長江天心州垂釣時,卻發現

“我剛到江邊,遠遠就聞到一股臭味,過去一看,果然有死魚..”

武漢市民“樑先生”介紹說,江邊的淺水裏飄着幾條大鯽魚,早已死去多時——而附近的江岸上,則發現更多的死魚,種類有鯽魚、鯉魚、翹嘴魚等等。

——樑先生認爲,這是典型的電魚後“現場”....

埋在岸上的大鯉魚——已經被埋了許久

令樑先生更爲氣憤的是,這些死魚有的只是剛死,有的已經只剩魚刺風乾——在江邊的沙地上,甚至埋着一條十幾斤的長江大鯉魚...

這些死魚腐爛程度不一,樑先生也是表示這很顯然意味着這一段江段經常有人電魚!

剛死不久被衝到岸邊的鯉魚——顯示昨夜就有可能有人在電魚

這一幕“長江電魚”場景,也是在網絡上引起許多網友的關注,紛紛留言表達氣憤。

而且有許多網友表示,這並不是孤例,在自己身邊同樣依然有許多電魚者,在禁漁期“瘋狂肆掠”!

禁漁期嚴禁漁民、漁船下水捕魚,目的就是爲了給珍貴的野生魚資源繁衍生息。

可是,爲何作爲我國最重要的野生魚棲息地、繁殖地的長江,卻有這樣惡劣、頻繁的電魚而無法遏制?

電魚監管是難題

一方面,長江流域寬廣、水面穿行巡邏難度大,讓電魚監管工作很難覆蓋到每一處,電魚者有空子可鑽。

不過,在許多網友看來,關鍵還是懲罰力度太小,起不到威懾作用。

對於電魚者,漁政部門即使逮住,往往也只是沒收魚獲、電魚工具,最多罰款和教育警告爲主,對於普通人可以有一定的警戒作用,可是對一些以電魚牟取“暴利”的“老電魚油子”,電魚工具沒收了可以再買,罰款相對電魚所得鉅額收益也只是皮毛,更別提一些“電魚船隊”組團式掃蕩...

(江西南昌贛江上的電魚猖獗,甚至成船隊集團式作業)

因此,許多人認爲,電魚必須入刑,該重罰!

事實上,在西方一些國家,即使是釣魚時,帶回尺寸太小或者數量太多的魚獲,都可能面臨鉅額罰款,甚至牢獄之災。

而電魚的危害,更是遠遠超過釣魚造成的生態損失——並且,相對這些國外,我國的生態資源已經非常匱乏,甚至可以說是岌岌可危,爲何還要對電魚者“網開一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