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膽的設想,類似修建大運河的工程,如果打通長江與黃河,中間修兩條水壩,來分解南北的洪澇災害,可行否?


不可行,因為黃河地勢高、長江低,黃河水可以入長江,長江水進不了黃河。

還有,當淮河不存在啊?淮河的水災頻率要遠高於長江、淮河。

淮河的汛期主流現在還是走大運河入長江的。


減輕洪災當然可以。黃河水流入長江就沒必要了,沖沙入海都不夠。長江洪水流入黃河卻非常可行,而且可以幫助黃河沖沙,降低黃河下游懸河高度,並且在黃河水少時,還能置換部分水量給中上游使用,減少黃河本應下放給下游的水量。具體最可行的方案當然是南水北調中線,目前一期向北輸水約4百立方米每秒,相對長江幹流目前洪水7萬多的流量不足1%,作用很小,當然對漢江中下游防洪作用會更顯著。如果南水北調中線二期做成大幹渠直達黃河,流量達3千以上,那今年7月前期長江洪水就可分走3~4%,配合丹江口水庫使用,作用會更大,在前汛期的6月,利用大幹渠盡量放空丹江口庫容,降低庫內水位,那即使接下來主汛期丹江口以上有超過1萬立方米每秒的洪水,也能保持不泄洪,往年主汛期丹江口水庫可經常是6,7千的流量泄洪的。如果真如往年,大幹渠分走的長江幹流洪水就將達到10%,在接下來的長江抗洪中必將居功至偉!


沒有可行性

拿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來舉例,花費這麼大代價實現的是從丹江口水庫取水徑流量目前只有420方每秒。

而長江在三峽庫區的流量有3-4萬方每秒,到了南京附近高峯時可以達到7萬方每秒。相比較而言簡直就是杯水車薪。

為什麼南水北調取水這麼少,因為要依據地勢讓水自然流動。而河南段(從丹江口開始到河北這一段)地勢變化小,導致水的流速較緩,也就是徑流量比較小。如果要加大流量,必須要修很寬很深的河道,這個工程太大了。可以看下長江中下遊河道寬度都是幾公里以上。

最後入黃需要提水。因為黃河因為泥沙淤積的問題導致河牀很高,水從南邊流過來之後水位明顯低於黃河的水位。如果靠自然流動反而會變成倒灌。而提水是很耗費能源的,更何況如果上萬方的水量,這個電能消耗基本上要靠一個大型水電站來滿足了。


水最大的特性就是自然情況下只會從高處往低處流,而不是人類想它往哪流就往哪流。

長江與黃河其實已經打通了,就是南水北調

瞭解一下南水北調。南水北調已經是世界第一大水利工程了。

要把南方水調到北方最大的難點是中間可能要要求水爬坡上坎,這就需要運用虹吸或者泵站。而這些運水方式相對於洪峯來說幾乎是微不足道的。目前南水北調最大的流量是800立方米每秒,這已經是世界上最強工業國的世界最強水利工程的引流能力了,2020年長江1號洪水是53000立方米每秒。

所以你的想法有點螳臂當車的意思


上游在理論上可行,把南水北調西線的流量設計多一些就行,但隧洞、抗震成本很高。中下游不可能引入黃河


黃河連長江不知道,但是安徽有個淮河連長江的運河工程--引江濟淮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