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版權是筆大買賣。

國家版權局網絡版權產業研究基地日前發佈的《內地網絡版權產業發展報告(2018)》顯示,2018年內地網絡版權產業規模達742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6.6%。這個七千億的量級已經相當於內地一個二線城市的全年GDP。

提及版權,有人賺錢有人賠錢,有人歡喜有人肉疼。正如視覺內地的圖之於自媒體一樣,北大方正的字體之於設計師,亦是個容易賠錢的點。

近日,在字體版權這方面,互聯網大佬阿里巴巴就跨界做了這樣一件事。

在阿里巴巴UCAN 2019設計大會上,阿里對外發佈了“阿里巴巴普惠體”這一官方系統字體,這款字體將免費授權給全球用戶和公眾使用。

看來阿里也覺得,解決版權問題,是讓生意更好做的關鍵一步。

為了躲開這個麻煩,阿里都跨界了 財經 第1張

國是直通車 侯雨彤 製圖

版權惹麻煩

阿里表示,做免費字體是為了給商家,特別是中小商家減負,亦是在貫徹阿里“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的理念。阿里巴巴零售設計事業部資深總監楊光表示:“希望全球用戶在設計使用時,都能無門檻地受益於普惠開放的模式,讓商業變得美而簡單。”

那麼,字體版權問題確實容易給人帶來麻煩,讓生意不好做嗎?

使用字體,對於普通上班族文員來說是非常普遍的一件事,但就是這個小動作,讓不少小公司和淘寶店主賠了錢。

比如字體中的“散財童子”微軟雅黑。據瞭解,這種字體作為Windows操作系統的內嵌字體,雖然可在微軟系統內使用,但其實版權歸北大方正所有。商家或設計師如果在非Windows操作上顯示以及打印,均涉及版權,是需要支付版權費的。

一位因使用字體涉及侵權而收到律師函的企業負責人就表示:“使用的時候一點沒看到提醒,用了之後被告知侵權,釣魚執法的目的,其實就是要我買他家字體。”

面對版權的麻煩,自給自足確實是一個規避風險的好辦法。在阿里發佈字體的第二天, 手機廠商OPPO也宣佈,品牌字體OPPO Sans在主題商店正式上架,目前為免費試用版本。

據介紹,OPPO Sans針對移動端做了很多像素級的優化。這和阿里巴巴普惠體兼顧商家用戶在多場景下的應用思路類似。他們都在面向自己業務領域的部分做出了設計。

與其尋找適配,不如自己服務自己。但現實是,絕大部分媒體或企業都很難像阿里等大企業一樣,有把涉及版權的東西都自己動手生產的實力。對於大部分中小企業和個體商戶而言,與經營版權的企業組織打交道仍然是不可避免的。

一方面,商戶企業有意見,另一方面,字體設計企業也有苦水。設計企業造字工房就曾對媒體表示,他們的一款字體在各種資源平臺的下載量最多達到幾十萬次,而造字工房從未與任何其他平臺合作提供下載服務。

那麼,有沒有讓雙方生意都好做的辦法?

如何讓版權不麻煩?

自視覺內地的“黑洞”事件之後,輿論對於版權方不正當維權的聲討非常激烈。即使字體版權相比圖片版權而言更加確定,也難免成為被吐槽的對象。

有吐槽說明可能出了問題,但這並不意味着,應該把版權行業一棒子打死。

內地政法大學刑事司法學院教授戴士劍就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我們現在需要做的是,實事求是地對其合法合規性進行審查,全面分析其不適當的行為到底佔比多少,或者說非法的收入佔比是多少。不能因為某一個或某一類問題出現,就把企業甚至整個行業全盤否定。”

4月26日,2019內地網絡版權保護與發展大會在北京召開。會上多家單位共同發出媒體版權保護聯盟維權倡議。

三點維權倡議為:加強版權保護,積極維護內容原創者合法權益;尊重版權價值,對濫用權利、不正當維權說“不”;凝聚各方力量,構建風清氣正的版權市場生態。

可以看出在行業內,加強版權保護和抵制不正當維權是並行不悖的共識。但讓維權行為被更多人接受,仍需要使維權行為本身足夠規範。

“以打促買”和“釣魚”是目前存在較多爭議的維權行為,專業人士指出,這些行為本身就有風險。

所謂“以打促買”即擁有版權的企業要求侵權方通過購買產品或服務來解決版權糾紛,是目前較為常見的維權模式。

北京市京師律師事務所律師張新年告訴中新社國是直通車,“以打促買”並非絕對合法,還要根據具體情況做出判斷。

“倘若版權方確實享有產品版權,那麼“以打促買”就屬於司法實踐中和解的一種方式,即便存在些許道德爭議,但仍是合法行為;反之,版權方則涉嫌欺詐,情節嚴重或涉嫌詐騙類犯罪,應承擔相應的民事或刑事責任。”張新年說。

關於“釣魚”問題,一些當事人有這樣的疑問:在不知情的情況下使用了侵權素材,雖然自己並沒有主觀惡意,但卻仍然需要賠償。難道擁有版權的企業不應該也為此付部分責任嗎?

張新年解釋,依據《著作權法》的規定,著作權人可以自主決定或依據與相關着作權人的約定對相關作品進行署名/非署名。雖然會有“釣魚”之嫌,但亦是道德層面的問題。倘若當事人在未取得其同意的情況下超出了《著作權法》規定的合理使用範圍,即便沒有惡意也需承擔侵權責任。

但張新年也指出,著作權人也應對自己享有作品著作權承擔相應的舉證責任,否則應承擔舉證不能的不利後果,即無法主張侵權賠償。

反對不當維權的同時,著作權人的正規維權行為也在近日有了新工具。

4月中旬,有險企聯合版權公證保管平臺在廣東推出了版權維權保險,投保用戶的作品版權遭遇侵權並立案後,險企可以為版權平臺用戶的作品提供全面的維權費用損失保障,包括調查費用、法律費用以及其他合理必要的費用損失。

來自:國是直通車

作者:陳穎

編輯:郭凌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