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ru首先想明確一點的是他們兩位作家風格完全不同,一個寫的是現實,一個寫的是童話。

餘華是中國國際上最出名的作家,被譽為中國的查爾斯·狄更斯。餘華坦言: 「我覺得我所有的創作,都是在努力更加接近真實。我的這個真實,不是生活裏的那種真實。我覺得生活實際上是不真實的,生活是一種真假參半、魚目混珠的事物。」Haru覺得這就是餘華作品最好的評價,因為只有餘華自己才知道他寫的是什麼,他的作品是怎樣的。批判,揭露 。寫作具有洞察力和吸引力。

就拿他的作品《活著》來說,獲得義大利札納·卡佛文學獎,被張藝謀改編為同名電影。最真實的現實,最無助的吶喊,一個人為了活著有多不容易。在那個時代下,活著不僅僅是活著,他是一個時代的變遷,見證著歷史,可是承受的是人民。為了活著,為了家人親人,可是最後依然是一個人獨活。看完書你已經不能承受那種撕心裂肺的痛,看完電影你已經開始思考活著是為了什麼,獨自一人來,最後獨留一人活。

桐華,是一位才女。就像情感編輯總監、作家 楚姜說的:「以一本書在網路成名,以一種情懷遊歷世界,以一種風格定義人生。這樣的女子,總是如琉璃一樣神祕而美麗。讀她的文字,步步驚喜。」她的這種風格和餘華的截然相反,餘華真實反映現實,揭露,批判現實,而她基於現實超越現實題材。

她的作品大部分寫的是愛情,無論是青春時代的那種懵懂悸動的怦然心動還是轟轟烈烈的跨時代愛情,都能夠給人一種愛情美好與向

餘華是對人性現實的思考,桐華是對現實美好化,感性化。不同的作品有不同的力量和感召力。


因為兩個人都有「華」所以進行比較嗎??這個還真沒法比,根本沒有可比性,從文學價值上來看,恫華直接被秒好吧。如果我想看一本有深度,能發人深思的文,肯定選《活著》。如果我僅僅想打發打發時間,我可能會選《步步驚心》之類的。能始終在文學上佔有一席之地的,在歷史中屹立不倒的必定是餘華啊,桐華的文有沒有文學性都值得商榷。打個不太恰當的比方,你這個問題就好比是問我們是要喫飯呢?還是要喫零食?零食味道再好它也不是主食啊!


天,桐華和餘華有可比性嗎?都是反映生活,所以沒有高低?第一次見這種論調,難怪這年頭誰都喜歡踩文學一腳。順便問一下,說這話的人真的看過餘華麼?為餘華哭一會兒去。

我有長篇大論,等我平靜會兒再來答。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