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rbunny邀

背景:我完全不懂「汽油机」,涡轴发动机理解也不深刻。懂一点涡扇发动机。在知乎勉强算有点资格试答此题。期待更专业的同学。

我完全不懂这个问题究竟要问什么。没有限定条件和应用领域怎么比较优劣?我自己想了几个切入点说说吧。

良好的定义是解决问题的先决条件(口头禅)。 「汽油机」这个概念并不十分准确,我估计是指的以汽油为燃料的往复式活塞内燃机。

以下明确几个概念:「发动机」这一术语是指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如果将其他形式的能限定为燃烧燃料释放的内能,则也可称为「热机」。热机依据工质获得内能的方式(也可以理解为燃烧室的相对位置)分为内燃机和外燃机,请注意这两种分类并无优劣之分,外燃机有其独特的优势。目前在AIP技术中获得应用的斯特林发动机(Stirling engine)就是典型的外燃机。对于内燃机,基本的原理包括活塞式和涡轮式,另有(纯)喷气式(冲压发动机)。作为常见交通工具的动力源,活塞式发动机常用于车辆,之前也用于飞行器,随著涡轮式发动机的出现,目前已经基本退出航空领域。

再精细的划分下去,针对涡轮轴发动机,其主要特点是在普通涡轮后装备了自由涡轮,该自由涡轮并不带动压气机,而是连接传动部件将动力传递出去。而活塞式发动机按照活塞运动方式由分为往复式、旋转式和自由式。最广泛使用的还是往复式活塞发动机。

终于来到了我们要讨论的目标:涡轮轴发动机和往复式活塞发动机(此时还不涉及燃料问题)。

首先,涡轮式发动机对比活塞式发动机有其天生优势。没有冲程这一概念,所有做功流程都在涡轮旋转中完成,没有活塞惯性的限制,理论上转速极限高得多,结构简单,运动部件少,工作状态一旦稳定下来基本就可以视作定常状态。输出功率大,推重比优势也比较明显。在寿命特性方面:除了支承轴承之外没有摩擦存在,保证进气质量、做好气路监控、防止EGT超温之后就是主要交给材料和构型的疲劳寿命了。活塞式发动机则不然,上面说的问题都存在。

其次,活塞发动机主要的优势在于可以小型化,而目前涡轮发动机的小型化进展十分艰难。而且涡轮发动机设计中气路分析占得比重太大,限于目前热力学和流体力学的发展,气路分析技术还在较为初级的层次。而活塞式发动机在活塞连杆机构之后就是机械传动了,研究较为成熟。涡轮发动机的制造工艺也较为复杂,价格较高。

最后,涡轮式发动机对于进气品质的要求较高,除了需要进气道的精心设计之外,还需要有足够的来流质量和空气质量(含氧量、粉尘),进一步限制了其应用。

综上,涡轮发动机更适合能够保证进气品质、对重量体积要求不严格、对功率要求较大的领域。活塞发动机则反之。上述结论体现在两者在航空和汽车方面的应用。

而对于涡轮轴发动机,其排气中包含的功率较小,绝大部分输出功率均由自由涡轮带动传动轴输出。故发动机布置更为灵活。其减速系统就不多说了。

至于直升机的发动机选择,建议使用涡轮轴发动机,除非对于重量体积或成本的要求非常苛刻。

最后说明下,关于涡轮发动机的健康寿命方面,是极为复杂的一个问题,在这里就不多讲了。
涡轴贵,效率高,但是小功率的优势不明显。涡轴发动机的输出转速在4万转以上,相比活塞的6000需要比较大的减速器。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