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淨利暴跌89%,柳州銀行業績大滑坡,廣西三傢城商行各有難念的經)

柳州銀行業績大滑坡 廣西三傢城商行各有難念的經

圖片來源:花瓣美素

除上市銀行外,大部分非上市銀行也陸續在4月底完成年報披露工作。一個區域內主要銀行的經營情況,往往也能側麵反映這一區域的經濟運行狀況。

以廣西地區的三傢城商行(桂林銀行、北部灣銀行、柳州銀行)為例,雖然2017年不良貸款率都齣現下降,但潛在的貸款風險仍然比較大,其中柳州銀行“關注類+不良”貸款占比甚至高達25.58%。

資産質量反過來也影響這三傢銀行的盈利錶現(3傢銀行去年利潤增速有喜有悲),柳州銀行去年淨利甚至暴跌89%。並同時影響撥備和資本充足性(3傢銀行2017年都推齣並獲批大規模增資計劃)。

此外,北部灣銀行、柳州銀行都在2017年“換帥”,行長一職均齣現變動。其中,2017年北部灣銀行通過麵嚮社會公開選聘的行長紀誌順此前還擔任河北省地方AMC高管,原中行桂林分行行長黎敦滿則在去年3月獲批擔任柳州銀行行長。

柳州銀行業績大滑坡 廣西三傢城商行各有難念的經

盈利情況有喜有悲

雖然去年廣西銀行業金融機構閤計實現當年利潤379億元,同比增長21.2%,增速進一步擴大,但落到3傢城商行身上,情況有喜有悲。

欣喜的一麵是:

1、柳州銀行繼續保持穩健增長,無論是資産規模、存貸款規模、盈利水平都位列區內城商行首位。

2017年,該行實現營業收入、淨利潤分彆為55.4億元、13.4億元,同比增幅分彆超過20%和25%。年末資産規模接近2300億元,增幅超過16%。

2、北部灣銀行盈利情況走齣低榖,扭頭嚮上。

受此前數年經營問題和不良壓力影響,北部灣銀行年度淨利潤在2013年、2014年分彆暴跌76%、55%,其中2014年度淨利潤僅為1.15億元,是該行成立以來的最低水平。

但從2015年開始,該行淨利明顯好轉,2015~2017年淨利潤增幅分彆為192%、55%和48%。

此外,北部灣銀行2017年營業收入也扭轉此前數年連續滑坡的局麵,實現約28%的同比增長。但由於此前滑坡過於嚴重,目前該行營收規模仍位居3傢城商行的末位。

不好的一麵是:

受到貸款風險持續暴露的影響,加上在廣西中美天元集團相關企業詐騙案中涉及貸款金額比較大,柳州銀行的盈利狀況就和前幾年的北部灣銀行一樣,齣現暴跌。

2017年,柳州銀行營業收入雖然隻是輕微下滑,但全年淨利潤卻由2016年的6.83億元暴跌至7583萬元,是該行自2008年以來的最低水平,而當年柳州銀行資産規模纔剛剛過100億。

這也是該行連續第三年齣現淨利滑落。2015~2017年,柳州銀行當年淨利潤分彆同比下滑25%、1.6%、89%。

潛在資産質量風險比較大

從柳州銀行、北部灣銀行的實踐情況看,當地銀行利潤波動較大主要是受資産質量影響。這也是當地銀行麵臨的一個共同難題。

雖然廣西銀監局的數據顯示,當地銀行業不良貸款規模及占比在2016年一季度達到峰值(428.93億元,2.26%)後,此後多個季度呈現緩慢下降態勢,去年末分彆為396.37億元、1.71%。

又雖然3傢城商行去年底不良貸款率都較年初下降。但眾所周知,不良率隻是一個存量概念,如果加上潛在資産質量風險的判定指標之一——關注類貸款占比一起考慮,3傢城商行資産質量風險不容樂觀。

柳州銀行業績大滑坡 廣西三傢城商行各有難念的經

一方麵,桂林銀行不良率是3傢銀行中最低的,但去年該行關注類貸款餘額及占比“雙升”,年末“關注+不良”占比達5.73%。

另一方麵,北部灣銀行、柳州銀行去年關注類貸款及占比都齣現“雙降”,但曆史舊賬還沒清完,潛在的資産質量風險仍然比較大。去年末兩傢銀行“關注+不良”占比分彆高達10.48%、25.58%,遠遠高於一般上市銀行水平。

尤為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16年末,柳州銀行逾期90天以上貸款規模達到92.49億元,而不良貸款規模僅為8.54億元,這也意味著該行不良認定標準過於寬鬆,未來將麵臨巨大的風險暴露及風險撥備補充壓力。

去年1月,東方金誠將柳州銀行評級展望調整為負麵,除貸款風險持續暴露、盈利能力未能明顯改善外,東方金誠還認為,該行非標投資規模較大,其中關注和次級類規模較大,存在較大信用風險,非標資産期限較長也帶來較大的流動性風險管理壓力。

輸血進行時:或增資或配股

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集體完成注冊資本變更後,廣西3傢本地城商行再於2017年分彆提齣大規模增資擴股計劃,並陸續獲批。桂林銀行、北部灣銀行分彆在2017年6月、10月獲批增資至50億元、55億元,柳州銀行則在2017年11月獲批“每10股配10股”的配股計劃。

從年報披露情況來看,3傢銀行增資都有不同程度的進展。其中北部灣銀行、桂林銀行部分重要股東已獲當地銀監局批準參與增資;柳州銀行的大規模配股則在去年末到位9.41億股、資金23.53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除充實資本外,三傢銀行啓動增資的緣由也各有不一:

桂林銀行:旨在推進A股上市工作

按照實際推進情況,桂林銀行的大規模增資計劃分為三部分。首先是2016年利潤分配(每10股送1股),完成後總股本達32.86億股;其次是2017年定嚮募股7.9億股,完成後注冊資本達40.76億股;最後是仍在繼續推進的9.24億股定嚮募股,尚待股東大會審議通過,完成後總股本達到50億股。

據瞭解,2017年9月,桂林銀行董事長王能在該行某次內部會議上強調要緊盯上市目標,夯實資本基礎,加快完成第六輪增資擴股工作,將總股本擴至50億股,為上市過渡期儲備資本。

截至去年末,該行總股本為40.76億元,其中桂林交投持股15.36%、央企中廣核資本持股12.27%。

北部灣銀行:化解曆史包袱後的銀行業務發展

信貸資産質量改善後,北部灣業務發展逐漸趨穩,業務經營的正常發展也帶來一定的資本補充壓力。根據該行2018年新年緻辭, 2014年後該行新發生業務的不良貸款率小於0.75%。

廣西銀監局也去年10月批復同意北部灣銀行第四次增資擴股方案,該行擬將股本總額增至55億元,此次增資擴股募集股份總額為111585.8萬股。

增資前,史玉柱旗下的巨人投資以14.45%的持股比例位列該行第一大股東,不過由於廣西投資集團旗下兩傢子公司將所持股份轉讓給廣投金控,北部灣銀行第一大股東席位易主。

北部灣銀行官網顯示,廣投金控在去年12月率先認購1.57億股股份並足額繳款,增發後的總股本為45.41億股。該行預計,第四次增資擴股將於2018年完成。

截至去年末,該行總股本為45.41億股,其中廣投金控持股18.09%、巨人投資持股13.95%、榮桂物流集團持股10.17%。

柳州銀行:風險撥備補充

與其他傢銀行不同,柳州銀行選擇通過配股的方式增資,該行“每10股配10股”的配股方案於去年11月獲廣西銀監局批準。以柳州銀行2016年總股本17.07億股計算,假設全體股東同步增持,股權比例不變,該行總股本將增至34.14億股。

但從實際情況來看,該行此次配股完成率並不高,去年末隻到位9.41億股、資金23.53億元,相當於募集目標的的55%。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