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净利暴跌89%,柳州银行业绩大滑坡,广西三家城商行各有难念的经)

柳州银行业绩大滑坡 广西三家城商行各有难念的经

图片来源:花瓣美素

除上市银行外,大部分非上市银行也陆续在4月底完成年报披露工作。一个区域内主要银行的经营情况,往往也能侧面反映这一区域的经济运行状况。

以广西地区的三家城商行(桂林银行、北部湾银行、柳州银行)为例,虽然2017年不良贷款率都出现下降,但潜在的贷款风险仍然比较大,其中柳州银行“关注类+不良”贷款占比甚至高达25.58%。

资产质量反过来也影响这三家银行的盈利表现(3家银行去年利润增速有喜有悲),柳州银行去年净利甚至暴跌89%。并同时影响拨备和资本充足性(3家银行2017年都推出并获批大规模增资计划)。

此外,北部湾银行、柳州银行都在2017年“换帅”,行长一职均出现变动。其中,2017年北部湾银行通过面向社会公开选聘的行长纪志顺此前还担任河北省地方AMC高管,原中行桂林分行行长黎敦满则在去年3月获批担任柳州银行行长。

柳州银行业绩大滑坡 广西三家城商行各有难念的经

盈利情况有喜有悲

虽然去年广西银行业金融机构合计实现当年利润379亿元,同比增长21.2%,增速进一步扩大,但落到3家城商行身上,情况有喜有悲。

欣喜的一面是:

1、柳州银行继续保持稳健增长,无论是资产规模、存贷款规模、盈利水平都位列区内城商行首位。

2017年,该行实现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为55.4亿元、13.4亿元,同比增幅分别超过20%和25%。年末资产规模接近2300亿元,增幅超过16%。

2、北部湾银行盈利情况走出低榖,扭头向上。

受此前数年经营问题和不良压力影响,北部湾银行年度净利润在2013年、2014年分别暴跌76%、55%,其中2014年度净利润仅为1.15亿元,是该行成立以来的最低水平。

但从2015年开始,该行净利明显好转,2015~2017年净利润增幅分别为192%、55%和48%。

此外,北部湾银行2017年营业收入也扭转此前数年连续滑坡的局面,实现约28%的同比增长。但由于此前滑坡过于严重,目前该行营收规模仍位居3家城商行的末位。

不好的一面是:

受到贷款风险持续暴露的影响,加上在广西中美天元集团相关企业诈骗案中涉及贷款金额比较大,柳州银行的盈利状况就和前几年的北部湾银行一样,出现暴跌。

2017年,柳州银行营业收入虽然只是轻微下滑,但全年净利润却由2016年的6.83亿元暴跌至7583万元,是该行自2008年以来的最低水平,而当年柳州银行资产规模才刚刚过100亿。

这也是该行连续第三年出现净利滑落。2015~2017年,柳州银行当年净利润分别同比下滑25%、1.6%、89%。

潜在资产质量风险比较大

从柳州银行、北部湾银行的实践情况看,当地银行利润波动较大主要是受资产质量影响。这也是当地银行面临的一个共同难题。

虽然广西银监局的数据显示,当地银行业不良贷款规模及占比在2016年一季度达到峰值(428.93亿元,2.26%)后,此后多个季度呈现缓慢下降态势,去年末分别为396.37亿元、1.71%。

又虽然3家城商行去年底不良贷款率都较年初下降。但众所周知,不良率只是一个存量概念,如果加上潜在资产质量风险的判定指标之一——关注类贷款占比一起考虑,3家城商行资产质量风险不容乐观。

柳州银行业绩大滑坡 广西三家城商行各有难念的经

一方面,桂林银行不良率是3家银行中最低的,但去年该行关注类贷款余额及占比“双升”,年末“关注+不良”占比达5.73%。

另一方面,北部湾银行、柳州银行去年关注类贷款及占比都出现“双降”,但历史旧账还没清完,潜在的资产质量风险仍然比较大。去年末两家银行“关注+不良”占比分别高达10.48%、25.58%,远远高于一般上市银行水平。

尤为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16年末,柳州银行逾期90天以上贷款规模达到92.49亿元,而不良贷款规模仅为8.54亿元,这也意味著该行不良认定标准过于宽松,未来将面临巨大的风险暴露及风险拨备补充压力。

去年1月,东方金诚将柳州银行评级展望调整为负面,除贷款风险持续暴露、盈利能力未能明显改善外,东方金诚还认为,该行非标投资规模较大,其中关注和次级类规模较大,存在较大信用风险,非标资产期限较长也带来较大的流动性风险管理压力。

输血进行时:或增资或配股

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集体完成注册资本变更后,广西3家本地城商行再于2017年分别提出大规模增资扩股计划,并陆续获批。桂林银行、北部湾银行分别在2017年6月、10月获批增资至50亿元、55亿元,柳州银行则在2017年11月获批“每10股配10股”的配股计划。

从年报披露情况来看,3家银行增资都有不同程度的进展。其中北部湾银行、桂林银行部分重要股东已获当地银监局批准参与增资;柳州银行的大规模配股则在去年末到位9.41亿股、资金23.53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除充实资本外,三家银行启动增资的缘由也各有不一:

桂林银行:旨在推进A股上市工作

按照实际推进情况,桂林银行的大规模增资计划分为三部分。首先是2016年利润分配(每10股送1股),完成后总股本达32.86亿股;其次是2017年定向募股7.9亿股,完成后注册资本达40.76亿股;最后是仍在继续推进的9.24亿股定向募股,尚待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完成后总股本达到50亿股。

据了解,2017年9月,桂林银行董事长王能在该行某次内部会议上强调要紧盯上市目标,夯实资本基础,加快完成第六轮增资扩股工作,将总股本扩至50亿股,为上市过渡期储备资本。

截至去年末,该行总股本为40.76亿元,其中桂林交投持股15.36%、央企中广核资本持股12.27%。

北部湾银行:化解历史包袱后的银行业务发展

信贷资产质量改善后,北部湾业务发展逐渐趋稳,业务经营的正常发展也带来一定的资本补充压力。根据该行2018年新年致辞, 2014年后该行新发生业务的不良贷款率小于0.75%。

广西银监局也去年10月批复同意北部湾银行第四次增资扩股方案,该行拟将股本总额增至55亿元,此次增资扩股募集股份总额为111585.8万股。

增资前,史玉柱旗下的巨人投资以14.45%的持股比例位列该行第一大股东,不过由于广西投资集团旗下两家子公司将所持股份转让给广投金控,北部湾银行第一大股东席位易主。

北部湾银行官网显示,广投金控在去年12月率先认购1.57亿股股份并足额缴款,增发后的总股本为45.41亿股。该行预计,第四次增资扩股将于2018年完成。

截至去年末,该行总股本为45.41亿股,其中广投金控持股18.09%、巨人投资持股13.95%、荣桂物流集团持股10.17%。

柳州银行:风险拨备补充

与其他家银行不同,柳州银行选择通过配股的方式增资,该行“每10股配10股”的配股方案于去年11月获广西银监局批准。以柳州银行2016年总股本17.07亿股计算,假设全体股东同步增持,股权比例不变,该行总股本将增至34.14亿股。

但从实际情况来看,该行此次配股完成率并不高,去年末只到位9.41亿股、资金23.53亿元,相当于募集目标的的55%。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