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國城市發展潛力排名前十位指數

  深圳 96.0

  上海 94.0

  廣州 91.1

  成都 80.6

  南京 78.0

  武漢 76.9

  重慶 76.6

  天津 75.7

  杭州 73.3

  資料圖

  今年是成都打造“國際化營商環境”之年,作爲西部開放高地展現出新一輪對外開放的發展決心,在2019年的前兩個月就新批63個外商投資項目。

  4月12日,距離3月1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法》(簡稱《外商投資法》)通過還不到1個月,成都再次成規模集體簽約外資項目,22個外資項目即將落地。

  同日,國內智庫恆大研究院發佈《2019中國城市發展潛力排名報告》(簡稱《報告》),並公佈“2019年中國城市發展潛力100強”排行榜。

  報告介紹了分析排名的方式:根據基本面的情況,發展潛力100強被劃爲3檔進行分析,深北上廣等15個城市爲一檔,成都、武漢等25城爲二檔,蘭州、徐州等60城爲三檔。再結合市場面的指標分析,將當前市場趨勢較好的城市升檔。

  榜單最終排名顯示,2019年,深北上廣穩居中長期發展潛力榜單前4名,二線城市中成都、南京、武漢、重慶、天津、杭州位居前十;東部地區有32座城市進入前50名,長三角、珠三角地區表現尤其突出;東北地區有超八成城市位於200名之後。

  深度觀察

  爲什麼是成都

  人才迴流 中西部核心城市崛起

  城市的發展潛力離不開各行各業人才、勞動力的儲備。

  根據《報告》統計,一二線城市以25.5%的人口創造了46.5%的GDP,人口集聚潛力很大。其中,以成都爲首的二線城市以20.3%的人口創造了34.1%的GDP。

  當前人口迴流皖川桂豫等中西部省份與粵浙等東部省份人口再集聚並存,京滬津蘇黑吉遼人口增長低迷甚至負增長。成都、西安、長沙等中西部核心城市日益崛起。2010年以來,隨着沿海地區產業轉型升級、中西部地區產業承接以及老一代農民工老化,部分人口逐漸迴流中西部,東部人口增速總體減緩,而東北地區人口開始負增長。

  近年來,在戶籍制度改革背景下,成都等部分大城市抓緊“搶人”。2010-2015年,成都、鄭州、重慶(主城)常住人口年均增加超過15萬,而傳統的人口集聚大市北京、上海、天津、蘇州、無錫年均增加不足5萬,北京2017-2018年持續兩年負增長、天津2017年一度負增長。2018年西安、成都、武漢、廣州戶籍人口分別較上年增加86.6、40.8、30.1、29.8萬人,主要以戶籍遷入的機械增長爲主。人才的聚集爲成都這樣的中西部核心城市創新創業提供了新的動力和支持。

  產業創新 一二線頭部效應明顯

  人才隨着產業走,產業決定一座城市的興衰。

  《報告》數據顯示,在產業創新方面,一二線城市頭部效應明顯,京滬深佔據絕對高地,成都、杭州、廣州、蘇州、南京等城市居前。創新需要高度集聚才更有效率,產業創新的城市差異比經濟實力更加明顯。從反映龍頭企業的A+H股上市公司數來看,北京佔全國的比重達10.7%,京滬深合計佔比高達27.5%,一二線城市合計佔69.9%。

  在這一方面,成都清晰認識到差距,重點打造電子信息、裝備製造、醫藥健康、新型材料、綠色食品五大先進製造業,創造以會展經濟、金融服務、現代物流、文化旅遊、生活服務五大新興服務業和以人工智能、大數據、5G、清潔能源、現代供應鏈爲支撐的新經濟新動能。交通便利對於產業創新也至關重要,成都也在奮起直追,在航空、鐵路運輸方面開闢新的線路。從高鐵日始發終到趟數看,成都已位居全國前十。

  同時,優質公共資源對人口有着明顯吸引力。成都的優質教育、醫療資源密集,城市軌道交通逐漸鋪開、城市運行效率提升,都吸引越來越多的創新企業、人才前來落戶。

  區位優勢 外商投資橋頭堡

  規模經濟和交通成本因素決定着城市的產業佈局。

  《報告》指出,以中心城市爲引領的都市圈城市羣更具生產效率,更節約土地、能源,是支撐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主要平臺。

  在城市羣層面,19個城市羣的核心在於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長江中游、成渝等5個城市羣。在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城市羣外,以成都、重慶、武漢爲核心的成渝、長江中游城市羣最具發展潛力,兩大城市羣以5.2%的土地面積集聚了15.5%的人口,創造了15.6%的GDP。

  地處西部的成都是“一帶一路”重要節點,同時也是高速發展的成渝城市羣的中心城市之一,正由區域中心城市邁向國家中心城市。成都已經成爲外商投資的重要橋頭堡。2017年和2018年,成都外商直接投資(FDI)增幅均爲全國增幅的15倍。2019年前兩個月,成都市新批外商投資項目總數共63個,新簽約引進重大項目54個。據瞭解,2019年,成都市還將全力開展世界500強企業和國際中小型企業的招引工作,重點引進地區性總部、功能性總部項目等,強化總部經濟、首店經濟建設。

  來源:成都商報-紅星新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