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受邀参与的动物电影-"宠物情圣 谁说单身就是狗"-由我们的三位训练师(由左至右:北京训练师王静学姊、重庆训练师阿甘与我)做训练,从北京一路驱车带著5只演出电影角色的狗狗到厦门,完成电影拍摄。

主要的角色是:两只巴哥、比熊,另外两只是学姊的狗狗,都是我们到达北京时才见面的,也就意谓著,我们只有一个月左右与狗狗们培养感情与训练。

 

先来说说我们电影的男主角-巴哥。

 

巴哥(Pug),为伴侣犬,源自中国,是大家熟知的「哈巴狗」。

 

巴哥这个名字有几个来源:

  1. Pug的起名源自拉丁字"pugnus",意思是指拳头,因为巴哥的脸部就犹如紧握的拳头扁平。
  2. Pug一词有"猴子"的意思,所以Pug-dog意即monkey-faced dog。(主角狗狗当时的外号之一就是小猴子XD)

 

除了主角巴哥(大哥),还有一位替身巴哥(二哥)哦!纯正的巴哥个性亲和有耐心,还有一点小小任性,但现在繁殖业者品质较不稳定,大哥二哥的血统并不是非常的纯正,性格上跟纯正巴哥有些出入,服从度也不高,除了时间紧迫外,这也是增加我们训练上的难点之一。

不过就像之前文章提及,除了品种特性,还要看看环境与人类的影响。

 

(主角巴哥-大哥)

 

大哥从小在人类家庭长大,对于人的情绪特别敏感,相处起来比起二哥也更加人性化,所以在建立Bonding时,跟主训练师的感情培养很迅速也很深厚,或许是因为与前主人分开的经历,让大哥更加珍惜这份情感,深怕再次离开主人,让我们三个爱狗训练师非常不舍。

大哥因为成长环境,对于人类的模式很清楚,训练初期发现大哥思考力比二哥更好,但也很有自己的想法,很有个性,所以在训练时最大的挑战是欲望的调整与培养。

 

(替身巴哥-二哥)

二哥则是从小在狗场长大,一直都在笼子内生活的二哥没见过外面的世界,跟人类除了放饭外,几乎零互动,对人类没什么需求,不过在挑选时做了测试,二哥对食物的欲望非常强烈,对于声音虽然因社会化不足有些敏感,但整体上他是当时所有选择里最合适的狗狗。

训练初期的二哥不怎么思考,出来总是很疯狂,没接触过太多事物,连牵绳走路都排斥,但二哥一心想著食物的欲望对于训练非常有利,所以培养他的思考能力、情感建立与社会化不足是训练二哥的关键。

 

虽然相同品种,但两只的性格与经历相差甚远,这也关乎到训练时,必须针对他们的不同做不同的训练计划,当时为了训练进度能与完成度搭配,我们可是每天写计划到凌晨呢!连做梦都在训练!

 

我们的任务是在一个月内,必须对五只原本不认识的演员狗狗做剧情上要求的训练,尤其拍摄要求与实际情况都和我们平常上课做的训练非常不一样,对我们真的是大大挑战!至于女主角比熊又是另一个挑战了......to be continued......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