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一張惡搞圖片,形容一些人儘管貧困到家徒四壁,卻仍然初心依舊,對自己的愛好有着深深的執念,全身心投入決不放棄。

  本以爲這只是一個用來調侃的表情包而已,卻沒想到在現實中還真有近似“同款”。

  4月14日,科學科普博主@天文在線 就向網友們安利了一位“追星老漢”,配圖中一個衣衫破舊的白髮老人身處昏暗狹小的土屋中,一副經濟條件堪憂

  的樣子。

  但與這破壁殘垣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放在地上的各類天文儀器,和舉着印有“天文愛好者協會”字跡馬克杯,微笑的老爺子。

  就像表情包說的那樣,“生活如此艱難,對天文的熱愛卻絲毫不減”,許多網友也形容這位爺爺就是活生生的“我腳踩黑土地,亦手可摘星辰”。

  這位“追星老漢”就是現實版“夸父”,今年70歲的吳世英老爺爺,一位幾乎踏遍整個中國的逐日癡者。聊起吳爺爺,他的外孫女“星星”告訴記者:“我覺

  得這個倔強老頭兒真酷!”

  據南島晚報報道,吳世英1949年出生在湖北鄖縣梅鋪鎮郭溝村的一個農民家庭,上完初中便棄學務農,但他從小就對浩瀚蒼穹充滿了好奇與興趣。

  1967年,他冒昧寫了一封諮詢信到南京紫金山天文臺。幾個月後,一位唐姓專家給他回信推薦了幾本專業書。吳世英專程跑到書店買《簡明天文史

  詞典》,一句句地啃。後來,他開始訂閱《天文愛好者》雜誌,在鄂西北的大山裏,他是全鎮唯一訂閱天文雜誌的人。2008年,吳世英還自學考入

  了中國天文愛好者協會。

  從1997年開始,吳世英踏上“追日”旅程。二十多年來,這位半路起家的農夫足跡遍及黑龍江漠河、新疆阿勒泰、湖北武漢、雲南大理、福建莆田……

  我國境內發生的日食過程他一次都沒錯過。2016年,語言不通的他甚至跑到了印度尼西亞的雅加達。

  爲了節省開支,吳世英“追日”路上很少住賓館,要麼住親戚家,要麼露宿街頭,32天的黑龍江漠河之旅也只用了700元。所有開支幾乎全用在購置天

  文觀測儀器上,但最貴的也就幾百元。

  吳世英的外孫女“星星”告訴記者,雖然外公家的確經濟不算富足,生活比較拮据,但他依舊堅持追求自己的“天文夢”。有次外公“追日”爲了省錢還睡

  在了橋洞下,直到安全回家後家裏人才知道。

  活生生的“我腳踩黑土地,亦手可摘星辰”,讓許多網友敬佩不已,老人家對於夢想的堅持不懈,和不畏世俗與客觀條件限制的勇氣,感動衆人。

  “夢想即使遙不可及,也要向它拼命伸手。”

  但在一片讚歎聲中也發生了一個小插曲。

  由於@天文在線 在博文中沒有說明照片中老人待着的地方並不是住處,導致一部分網友認爲老人的家屬不孝順,沒有盡到贍養照顧的義務,讓老人

  家居住在如此破舊殘敗的環境中,還有人對冒泡“認領”外公的星星及其家人言語上人身攻擊。

  也有網友猜測老人是不是因爲愛好天文,購置高額設備才“致貧”。

  爲了以正視聽,@天文在線 重新編輯博文,刪去了造成網友誤解的表情包,解釋照片中的設備都是其他愛好者的低價轉讓。

  觀察者網查詢發現,這條博文中的配圖,記錄的其實是去年湖北省天文學會會員趙明爲吳世英老人送來天文設備。

  趙明當時在朋友圈中寫道,“十堰市鄖陽縣的吳世英老人從小就喜歡天文,曾自費跑遍全國各地、海外觀測日食。這次我經過7-8個小時的顛簸,給吳

  老送天文設備。吳老家裏真是一貧如洗,我深深被吳老這種精神感動!”

  圖自“星光之友”博客

  星星也在自己的微博上回應網友的疑問,表示外公雖然平常生活在農村,但照片中的環境並不是他生活居住的地方,而是專門爲了觀測天文而在老

  宅子附近修建的觀望臺,並且現在老爺子也有了村裏分配的新住處,更安全舒適。

  她向觀察者網坦言,因爲外公出身是農民又沒有退休金,還要照顧患病的大兒子,經濟上的確有些拮据,但並不是網友們猜測的那樣,完全由購置

  儀器和經常外出“追日”導致。

  星星現在是一名在武漢生活的大學生,雖然平時與四處“雲遊”的外公見面不多,但在她心中,外公一直是個“大英雄”。

  “外公其實比大多數老年人過得好,有見識,有理想,身體也很健康,還能坐幾天幾夜的火車,去追趕他的太陽和星星。”

  不久前老人家還開了短視頻賬號,更新一些日常生活瑣事和自己觀測天文時的所見所得,好不自在。喜歡天文、喜歡收集石頭,喜歡交朋友,她覺

  得外公就是個“快樂的小老頭”。

  截自吳世英老人的短視頻

  從高中起,星星開始欣賞起敢於追夢的外公,雖然一開始村裏人還有家人都會有些反對,但她漸漸覺得“這個倔強老頭兒真酷!”

  在爲外公撰寫的博文中,她這樣評價道:“我向來是尊重他的英雄夢想,堅持了大半生,仍在熱愛。”

  到了“ 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的年紀,吳世英老人對於天文的探究與普及工作依舊停不下來。

  從2010年開始,吳世英成立了十堰天文愛好者協會,免費組織了多場活動,後來開始籌劃建立天文俱樂部,用自家十幾畝良田跟俱樂部的場地進行

  交換,至今已初具規模。

  此外,他還爲當地的小學送去望遠鏡,給孩子們講述天文知識和自己的所見所聞,未來吳世英還想建設一所天文小學,希望下一代能夠科學地認識

  天象、認識自然,不再閉塞和愚昧。

  這不由得令人想起德國哲學家康德說的那句話,“世界上有兩件東西能夠深深的震撼人們的心靈,一件是我們心中崇高的道德準則,另一件是我們頭

  頂上燦爛的星空。”

  來源:觀察者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