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视相片
▲近十年台湾政府提出的重大救经济政策。(图表/NOWnews制作)

台湾属于开放型经济体,容易受到全球景气波动,继2000年网路泡沫化后,2007年美国陷入次级房贷危机,是1930年代经济大萧条后最大的金融危机,台湾也深受其害,不仅经济成长动能均趋缓,内需贡献减少、失业率攀升、薪资成长衰退,再加上人口老化,劳动生产力下滑,以及台湾参与全球区域经济整合程度落后,不利出口成长与分散市场,都冲击台湾经济成长。

2008年全球陷入金融危机,加上雷曼兄弟宣布破产,前总统马英九在这年走马上任后,股市开始一泻千里,当年台北股市最低来到4089点,不仅国安基金护盘3个月,时任行政院长刘兆玄也提出「三挺政策」要降低金融海啸冲击,推动政府挺银行、银行挺企业、企业挺员工,更在同年12月,立法院通过856.5亿元的「消费券特别预算」,凡2009年3月底前出生、具有户籍的国民,都能领取价值每人新台币3,600元的消费券,要刺激消费、振兴经济。

2009年依旧受到金融风暴影响,台湾税收大幅减少、财政赤字扩大,加上失业人数创下1978年以来新高,台股也呈现萎缩低迷,主计处预测2009年全年负增长2.97%,也创历史最大衰退。立院通过「振兴经济扩大公共建设投资计划」,预计4年内将投入5,000亿元新台币救经济,刘兆玄也正式提出ECFA「三不三要原则」,包含不矮化主权、不再开放大陆农产品、不开放大陆劳工。

2010年6月,ECFA「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正式签订,台湾对大陆539项、大陆对台湾267项产品关税减免,预计2011年1月1日实施。2011年,全球经济颇为震荡,美债、欧债危机不断,全球景气下降、经济活动紧缩,影响科技业的出口订单,台湾电子业开始休无薪假,这时爆发塑化剂风暴,波及国内厂商超过160家,食品业损失超过3亿元;同年12月,全球(美、欧、日、英、加、瑞士)六大央行连手救股市,调降美元换汇利率,以缓解欧债危机造成的冲击,全球股市随之大涨。


▲2012年台股一泻千里,成交量一度腰斩。(图/NOWnews 资料照片)


检视相片

2012年3月,台湾政府抛出证所税议题后,台股一路从8000点,最低于6月初跌到6800点成交量腰斩,券商陷入亏损窘境传出裁员潮,有近2万人面临失业,加上马政府宣布油电双涨,冲击国内GDP及相关企业获利;面对经济情势变化,9月由前经建会提出「经济动能推升方案」,改善产业体质、解决结构失衡及人力失调问题,更有「黄金十年国家愿景计划」,以2020年为期规画推动活力经济、公义社会、廉能政府、优质文教、永续环境、全面建设、和平两岸、友善国际等8大愿景,以及31项施政主轴。

2012年台湾经济增长无法保2%,原本预计2013年会好转,但却未能实现最初预计的3%增长目标,也没能保住下修的2%增长目标,「毕业即失业」的青年问题严重,加上工资增长缓慢、油电双涨,以及混油食安等因素冲击,再再打击消费基信心,金管会提振股市方案「救市三箭」,开放先买后卖现股开放当冲、自营商得以买卖、可融资券个股开放平盘下放空,2013年台北股市全年最高点来到8623点。

2014年3月爆发反服贸运动、4月民进党前主席林义雄为争取停建核四而禁食,之后马政府宣布核四1号机安检后封存,2号机全部停工,未来核四是否运转必须公投决定。金管会持续祭出「救市三箭」,积极拉抬股市,使得台股在5月23日突破9000点大关,但因为年底九合一选举国民党惨败,股市再次下挫,成交量急剧萎缩,年终加权指数以9307点作收。

2015年,金管会宣布股市涨跌幅限制放宽至10%,台股再度登上万点,但是昙花一现,经济不景气,时任央行总裁彭淮南救经济,2015年连2次降息,但经济成长率还是从年初的上看4%,一路惨跌至保1大作战,马政府也提出「经济体质强化措施」,要帮助产业升级创新驱动,协助企业留才、揽才之余,也促进投资;此外,更推动「生产力4.0计划」希望产业朝设备智慧化、系统虚实化发展,优先在工具机、金属加工、3C、食品、医疗、物流与农业等七领域导入物联网与大数据。

2016年,台湾第三次政党轮替,民进党主席蔡英文当选台湾第一位女总统。金融业屋漏偏逢连夜雨,一银遭盗领8,000多万,金融业资安管理受到重视,兆丰违反洗钱防制遭纽约政府开罚57亿台币;同年2月台南大地震,冲击南科厂部分厂商、投审会通过台积电赴大陆南京设立12吋晶圆厂、4月鸿海与夏普长达4年的恋爱修成正果,郭台铭取得夏普66%股权,创下台厂入主日本百年企业首例;同年,劳基法修法一例一休、加班费新制12月23日上路。

检视相片


▲017年1月美国总统川普上任。(图/达志影像/美联社)

2017年1月美国总统川普上任,退出TPP、祭出反移民政策,5月中国大陆举办一带一路高峰会,展现全球布局野心,6月公教人员年改法案三读通过,调降公务员所得替代率与优存利率,7月蔡政府提出「前瞻基础建设计划」,包含绿能、数位、水环境、轨道以及城乡建设,规画8年投入8,824亿9,000万元;此外,还有「5+2产业创新计划」要加速产业升级及结构转型,提出智慧机械、亚洲矽谷、绿能科技、生医产业、国防产业、新农业、循环经济等产业的创新计划,强化产业创新群聚,为经济成长注入新动能。

2018年在去年全球经济复苏的带动下,台湾的经济成长率创下2.86%,上半年在全球经济依然热络之下,台湾Q1也创造了超过3%的成长率,不过,随著中美贸易战几度升温、地缘政治引发的油价波动,加上美国货币政策的紧缩走势,恐怕都会影响下半年景气,台湾该如何因应、降低冲击,就看政府又端出什么牛肉了。

更多 NOWnews 今日新闻报导

中美贸易战剑拔弩张 经济部:对台有转单正效应
贸易争端再起 外银估不致全面战 且对经济直接冲击不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