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募格學術原創 轉載請聯繫後台

當你準備論文初稿時,第一件事就是檢查每章節的內容是否遵循了論文的標準順序,這種結構通常會回答以下問題:

引言:你做了什麼/別人做了什麼? 為什麼這樣做?方法:你怎麼做的?結果:你有什麼發現?以及討論:這意味什麼?

論文主體後面緊跟著結論、致謝、參考文獻和附件材料。

這是論文發表時候的順序,不過我們在寫論文的時候很可能不是嚴格按照這個順序來的。

準備論文初稿的11個步驟:

數據和圖表

研究方法

研究結果

討論。完成結果和討論之後再寫簡介。因為如果討論不夠的話,你怎麼在簡介里客觀展示你的研究的科學意義?

清楚的結論

激發讀者興趣的引言

摘要

簡明且有描述性的題目

關鍵詞

致謝

參考文獻

在你寫論文之前,還有兩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必須完成,而這兩件事能夠為你論文寫作的整個過程奠定基礎。

研究的題目應該是第一個要解決的問題。明確你的假設和目標(這些將會出現在引言里)檢索與題目有關的文獻挑選出一些文章引用(大約30篇)(這些在參考文獻里要列出)

最後,記住每個出版商都有自己的風格和參考指南,所以要仔細閱讀投稿指南。好了,接下來我們把每一步的細節總結一下。

第一步

◆◆數據和圖表

一個數據的價值堪比1000個字詞,圖釋和圖表是展示結果最有效的方法,而數據是文章的有力論據。

怎樣決定用數據還是圖表展示數據呢?一般情況下,數據可以直觀展示實驗結果,而圖表經常用於實驗結果的對比,一般是與之前的研究對比,或者與有計算或理論價值的數據比較(如圖1)

圖1

圖1是將數據展示在表格和條形圖的例子,根據你的目的把數據放在表格(如果強調數據)或條形圖中(如果比較不同的元素),但要注意:表格里不要有豎線。

不管你用什麼,文字表述過的信息就不要再用表格說了。另外強調一個重要的點:圖標的內容要一目了然(如圖2)。

圖2

在一個表格或圖中,所有的信息必須是幫助讀者理解文章內容而存在的,包括圖中的縮寫也要加註,以及文章提到的位置坐標要標示清楚。

圖表的效果同樣重要!要注意避免點太密集(如圖3),每個圖只用三四個數據集;範圍也要恰當選擇。選用一個合適的軸數據範圍,可以包括清楚的符號和數據集,以便區分。不要把圖設計的過長(例如,乳狀液系統的化學組成),可以作為附件材料附上。

圖3

圖3是一個展示數據的例子。左邊的圖數據多,點都擠在一起,而右圖的數據被分成兩個數據集,點代表數值,非常適用於學術討論。

如果你用圖像,每張圖都要有標尺或比例尺,保證每個小細節的質量。

在圖像或表格中,只有在必要時才用彩色,如當論文上交發表時。如果能用不同的線條表示就不要用彩色或者其他特別的效果,否則期刊會多收你很多錢。當然,在線雜誌就不存在這個問題了。對於很多期刊來說,你可以交一份有顏色的圖片供在線期刊使用,一份黑白圖供紙版期刊。

圖4是一個數據集的彩色和黑白兩種版本

另外一個常見的問題就是線形圖和柱狀圖的錯誤使用。線形圖裡的數據主要是用於表示隨著時間的變化或連續的樣本數據(例如,從海岸到近海的橫斷面)。然而,當樣本之間沒有關係或不表示漸變時,就要用柱狀圖。

圖5

圖5是使用線型圖(左上時間連續;左下漸變)和柱狀圖的例子,左下和右下的圖表示數據是一樣的:表示漸變的時候要用左圖(例子是一個維度的橫切面),而柱狀圖則沒有表示漸變。

一定要細心留意:有時候圖表中的字體太小不符合雜誌格式,會影響讀者看圖。

圖6

圖6是準備手稿時的圖。第一張圖中的數據是看不清,而第二張圖則可以看到。

最後,還要注意小數和單位等小細節的正確使用(圖7)。

圖7

圖7是關於圖表中使用直線、小數和小數點的例子。小數點要用點而不是逗號,單位的位置一般是在上面,本圖是為了更加清楚就放下面了。

第二步

◆◆研究方法

這一部分主要回答了「怎樣解決問題」。如果你的論文用了新方法,需要把具體的信息寫出來,這樣方便讀者重複你的實驗。

不過,不要重複已經存在的理論方法細節,利用參考文獻和附件材料暗示前人的研究進展情況,大體上的總結或關鍵性的參考內容就夠了。

審稿人對不完整或不正確方法的描述會非常反感,並且你的論文會因此被拒,因為研究方法對於整個論文的研究過程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因此確保論文中所有涉及的化學物質都是可確認的,不要使用擁有專利、未經鑒定的化合物。

呈現準確控制的實驗數據,可重複很重要。

實驗方法的順序與結果里保持一致,按照做研究的邏輯順序來:

描述實驗地點描述做的調查和實驗,根據日期提供信息等等。描述實驗方法,對不同樣本分開的描述,並進行理論分析。如果你在研究生物多樣性,要從簡單的(如微生物)到複雜的(如哺乳動物)。

這一部分的描寫一定要避免使用評論性、結論性以及討論性文字,這是很常見的錯誤。

第三步

◆◆研究結果

這一部分回答了「你發現了什麼」的問題,因此,只需要把有研究中有代表性的結果呈現出來,結果應為討論奠定基礎。

不過要記住,大多期刊提供增加附件資料的機會,所以好好利用這個機會,把那些次要的數據也放上去。所以不要想著把數據藏起來下次用了,否則你可能失去一個證明結論的有力數據。如果數據實在太多,建議使用附件材料。

你可以用副標題把類似的結果寫一起,這樣有利於審稿和閱讀,給副標題標上序號,便於文章內的交叉引用,但這樣做之前必須參考出版商的投稿指南。

用邏輯順序來描述數據就像講故事一樣簡單易懂。一般情況下,這部分與研究方法描述那部分保持一致。

另外,必須要注意一個重要的問題:千萬不要在研究結果部分里提到參考文獻;你是在展示研究結果,所以在這裡你不能參考別人的結果。如果你參考別人的結果,也只能是在討論你的研究結果的時候提,其實這是必須在論文的討論部分(Discussion section)中出現的內容。

統計規則:

用所有的相關參數表明統計學測試的使用:例如,平均值和標準差(SD);中位數和百分位。

用平均值和標準差描述常態分布數據

用中位數和百分位描述偏態數據

除非要特別精確數字的情況下才用有效數據(能用2.08說清楚就不要用2.07856444)

不要用百分數描述很小數據。例如:「兩個中的一個」就不要說50%

第四步

◆◆討論

在討論部分,你需要說明研究結果的意義,這看起來是論文里最好寫的部分了,但其實最難下筆,並且這也是論文中最重要的部分。在討論部分,你有機會好好展示你的研究數據,很多投稿被拒就是因為討論部分寫得不夠好。

討論部分要和研究結果部分相輔相成,但是不要簡單地重複研究結果。這裡可以與前人的研究結果做對比,也可以引用引言里的參考文獻,請不要忽略跟與你結論不同的說法。反過來,你要向讀者證明你的結論更準確。

記住下面幾點小提示:

1.不要寫結論無法支撐的觀點。

2.避免不明確的表達如higher temperature, at a lower rate, highly significant等的說法。使用定量描述(如:35oC, 0.5%, p<0.001,>。

3.不要突然引入一個新的術語或觀點;在引言部分要把所有內容都呈現出來,並且與後面的結論呼應。

4.可以對一些可能的事件做出假設,但是必須要有事實根據,不要靠想像。

怎樣進行合理的假設?

研究結果部分與引言部分列出的問題或觀點如何聯繫起來的?

數據能否支持你的假設?

你的研究結果與其他的研究有沒有雷同

討論缺點和差異。如果你的研究結果出乎預料,盡量解釋原因。

有沒有別的方式來說明你的研究結果?

研究結果部分中提出的問題有沒有必要在進一步研究中解決?

解釋一下研究的創新點在哪裡,不要有任何誇張。

5.檢查結論和討論不僅僅是紙上談兵,你需要進一步做實驗或模擬。有時候,你不能用語言闡述你的觀點,因為一些很重要的東西並沒有實質性的研究。

第五步

◆◆清楚的結論

結論部分表示你目前研究的突破。在一些期刊里,這是單獨呈現的部分,還有一些期刊作為討論部分的最後一段。然而不管出現在什麼地方,結論部分不清楚,審稿人就會很難判斷你的論文是否值得出版。

結論部分容易犯的錯誤就是重複摘要內容或只列實驗結果。記住,不要在這部分陳述你的實驗結果。你應該採用合適的語言提供邏輯清晰的科學論證,明確其用途和擴展,也可以表明將來的實驗以及哪些實驗正在進行中。

你可以提出與引言里的相關觀點,以及目前在全球研究情況的具體結論。

第六步

◆◆寫一個吸引人的引言

引言部分是論文作者說服讀者相信他所做研究工作實用性的最好機會。

優秀的引言應該能夠回答下面的問題:

研究要解決什麼問題?

有沒有現存的解決辦法?

哪個方法是最好的?

研究最主要的局限是什麼?

你希望研究能夠取得什麼結果?

期刊編輯希望看到你的研究視角與雜誌的宗旨一致。你要介紹你的研究基於什麼科學文獻,引用一些原創及重要的研究成果,包括最新的論文。

但是,編輯討厭不適合地引用很多與研究無關的文獻,或對你自己成果不恰當的判斷。他們會覺得你沒有目標性。

以下是對引言的另外一些小提示:

簡明扼要,開門見山,引言不要冗長。

展示研究數據時謹慎的心理可以理解,但是不要忘記開始要有一個總括。

引言部分一定有全球研究動態,再到自己獨特的視角,引導讀者接受你的觀點。

陳述論文的目標以及研究問題的方法策略,但是不要把引言和結果、討論以及總結混在一起。論文初稿就要按邏輯嚴格遵守論文的寫作順序,把各個部分區分開。

假設和觀點必須在引言的最後陳述清楚。

novel, first time, first ever, paradigm-changing等詞能不用就不用。

第七步

◆◆摘要

摘要主要說明你做了什麼,你的研究有什麼重要發現,相當於論文的廣告。摘要一定要有趣易懂,不用閱讀全文就能知道你的主要內容,避免使用行話以及不常見的縮寫和參考。

摘要一定要準確,用詞能明確傳達研究的意義,簡要描述論文的視角和目的。摘要提供重要結果,但是不要有太多實驗細節。另外,別忘了在最後一句中要簡要描述結論。

一個簡明扼要的摘要將影響你的論文是否值得進一步讀下去。然而摘要應儘可能短小,一般情況下是在250英文單詞以內,不過還是要記得去看一下投稿指南。這裡有一個很好的摘要例子:

摘要里回答了最重要的兩個 「what」.一下是例子,我作為共同作者發表在Ecological Indicators的文章摘要:

What has been done?"In recent years, several benthic biotic indices have been proposed to be used as ecological indicators in estuarine and coastal waters. One such indicator, the AMBI (AZTI Marine Biotic Index), was designed to establish the ecological quality of European coasts. The AMBI has been used also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ecological quality status within the context of the European Water Framework Directive. In this contribution, 38 different applications including six new case studies (hypoxia processes, sand extraction, oil platform impacts, engineering works, dredging and fish aquaculture) are presented."

What are the main findings?"The results show the response of the benthiccommunities to different disturbance sources in a simple way. Those communities act as ecological indicators of the "health" of the system, indicating clearly the gradient associated with the disturbance."

第八步

◆◆簡明且有描述性的摘要

題目必須宏觀解釋論文內容,這是第一個(也許是唯一的一個)吸引讀者注意的機會。記住,你的第一讀者是期刊編輯們和審稿人們,以及可能會引用你文章的作者,所以第一印象很重要!

由於出版物太多,編輯或審稿人也沒有時間閱讀所有的科研論文,因此論文的篩選通常是從題目開始的。

審稿人會檢查題目是否明確,是否反映了稿子主要內容。編輯會淘汰那些沒有意義或沒有充分表達主題的題目。因此,題目要簡明且具有足夠的信息(清楚簡短、描述性強)。如果可能要避免使用技術術語和縮寫,因為文章要儘可能吸引大批讀者。多用些時間想想論文題目,與其他共同作者討論。

下面是一些論文原本的題目、在審稿人看過之後修改的題目以及審稿人的評論,請大家圍觀一下:

Example 1

Original title:Preliminary observations on the effect of salinity on benthic community distribution within a estuarine system, in the North Sea

Revised title:Effect of salinity on benthic distribution within the Scheldt estuary (North Sea)

Comments:Long title distracts readers.Remove all redundancies such as "studies on," "the nature of," etc. Never use expressions such as "preliminary." Be precise.

Example 2

Original title:Action of antibiotics on bacteria

Revised title:Inhibition of growth of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by streptomycin

Comments:Titles should be specific. Think about "how will I search for this piece of information" when you design the title.

Example 3

Original title:Fabrication of carbon/CdS coaxial nanofibers displaying optical and electrical properties via electrospinning carbon

Revised title:Electrospinning of carbon/CdS coaxial nanofibers with optical and electrical properties

Comments:"English needs help. The title is nonsense. All materials have properties of all varieties.You could examine my hair for its electrical and optical properties! You MUST be specific. I haven"t read the paper but I suspect there is something special about these properties, otherwise why would you be reporting them?" – the Editor-in-Chief.

第九步

◆◆選取關鍵詞

關鍵詞的主要作用是為論文建立索引,是論文初稿的標籤。確定論文關鍵詞的時候,不要用那些意義太廣的詞,也不要用題目里包含的詞。

有些期刊不允許關鍵詞中包含雜誌的名字,例如Soil Biology & Biochemistry不允許 "soil"選為關鍵詞。

只有領域內建立已久的縮寫才可以用(如:TOC,CTD),不要用那些不常見的縮寫(如:EBA,MMI)。

再一次強調去仔細閱讀投稿指南,確定期刊對論文關鍵詞、標籤、定義、索引詞等的要求。

第十步

◆◆致謝

致謝部分你可以感謝那些在論文寫作過程中對你提供幫助的人。例如,你可以感謝在寫作過程中提供技術支持和校對的人;也許最應該感謝的是你的導師、給你提供資助的人或者項目基金。(編/譯者按:甚至你還可以向你的男/女朋友求婚,當然首先你要有一個)

第十一步

◆◆參考文獻

論文的參考文獻部分特別容易出現錯誤,這是一個很讓人惱火的問題,同時也讓編輯很頭疼。但是其實很容易可以避免這個問題,因為有很多可用的工具。

在文章中,你要將所有引用的文獻列出來。但是不要引用太多文獻,不要過多自引。嚴格按照投稿指南的要求列出參考文獻,參考文獻格式是作者的責任與編輯無關。檢查格式對於編輯來說是很麻煩的,給他們的工作創造便利,他們會很欣慰的。

最後,檢查以下內容是否正確:

作者姓名的拼寫出版的年份「et al」的用法標點文獻有沒有列全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