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意圖/shutterstock

近幾年提倡養生飲食,越來越多人要求喫的健康,不少民眾為了補充鈣質選擇食用吻仔魚,但大多數人不知道小小一隻吻仔魚卻含有完整的內臟脂肪,過度食用會造成膽固醇飆升,使心血管疾病提早發生。


方便吞嚥、沒有魚刺的優點是吻仔魚成為民眾喜愛食材的原因之一,不需要特別調味即可輕鬆料理,但因其體積極小,只能連同內臟整條一起喫下肚,且一道吻仔魚料理又有大量的魚隻數,易使血液中的膽固醇囤積在體內。另外,像丁香魚、蝦類也會一樣的情況發生,民眾應適量食用,才能避免膽固醇指數高升。


除了從食材的選擇上補充營養物質,還必須配合規律的運動與充足的睡眠時間,才能搶在高風險前降下膽固醇指數與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實習編輯/黃少鬱


更多 TVBS 報導
快訊/「蝶豆花」可降血壓、瘦身?中醫、營養師駁斥
小心隱型殺手 醫:三高死亡人數成長率高於癌症
睡多睡少均有害健康! 代謝症候羣恐上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