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善,有相对和绝对两个层面。惭愧心是从做人的层面探讨道德,是最基本的。此外,儒家的理想是成为圣贤,佛教的目标是成就佛果。达到这些目标,必须超越相对的善,开发绝对的善。

  怎样才能成圣成贤,成就佛菩萨那样的品质?首先要发愿,但仅仅靠愿力是不够的。关键还要认识到,人有没有成为圣贤乃至佛菩萨的潜质?如果没有这种潜质,就像蒸沙成饭,再努力也是白搭。

  佛教思想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成佛的潜质。在这个层面,三世诸佛和六道众生是平等无别的。

  佛之所以能成佛,并不是因为他成就了外在的什么,不是另外修成了一个佛,而是以智慧开启了内在佛性。这是我们本自具足的,在圣不增,在凡不减。只是众生的佛性被无明遮蔽,虽有若无。修行的根本,就是认识并开启这一宝藏。这是佛陀悟道时发现的,也是他对世界最大的贡献。

  禅宗就是立足于对佛性的认识建立修行。《六祖坛经》开篇指出:“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觉性,本来就是清净圆满的,只要开启它,就能成佛。

  虽然开发觉性并非易事,但我们首先要有这样的担当,而不是妄自菲薄,永远把自己当作卑微的众生,当作业障深重的凡夫,那就没有希望了。

  儒家也有相应的思想。《孟子 尽心篇》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但这里所说的良知良能,还是偏于相对的善。

  到宋明理学,尤其是王阳明的心学,明确提出“致良知”的主旨。这一思想受到佛教心性论和禅宗的影响,认为成圣成贤的关键,就是认识到生命内在的智慧光明,进而知行合一。

  总之,人本道德是从自身寻找道德建立的基础,而不是依赖于神。同时看到,实践道德会给生命带来什么改变,以及这种改变的意义所在。

  这一认识至关重要,只有当道德成为自身需求和人生目标,我们才能主动践行,而不是碍于某种外在制约被动应付。或是仅仅用来作秀,成为表里不一的伪君子。因为我们深知,实践道德关系到自身成长,真正受益的首先是自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