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是被窮養長大的,雖然是家裡的獨生女,但是也從未有過獨生女的優待,因為父親嗜賭嗜酒掙不下錢,家裡一直多年都靠母親一人靠打零工支撐。

小時候極度自卑,女孩子都愛美,初中時想買一套自己喜歡的衣服都要向母親哀求很久很久。慢慢人越來越內向。導致我工作了結婚了有自己的孩子了都還很沒有安全感,因為從小窮怕了,卡里餘額一少,自己就會很心慌。即使是自己收入也不低了,老公也給很多錢了,但是還是不敢花一樣,明明可以消費得起好的衣服好的化妝品,但是還是捨不得,還是會買便宜貨。

真的很頭大,想改變想提高生活品,又畏首畏尾的。


我是80後,雖然那時物質條件跟如今沒法相比,不同家庭消費觀念也差別很大。具體說就是,即使一樣的收入,日子過的也是差別很大的。跟不幸,我是被父母很窮的養大的。比如初一時大家都背一款流行的書包(那時沒有品牌只有流行,價值為20元)但是我媽只給我淘汰樣式的,那時我每天都夾著書包上學,覺得特沒面子。衣服每個季度只有一套,高中時穿我媽年輕的棉襖,導致體育課課間操是我最尷尬難受的時間。再比如衛生巾沒有,每個月向我爸要錢買衛生巾都尷尬死,而且我爸給我的錢壓根不夠,我都捨不得換。。。。等等等等。不說了,說多了都是眼淚。然後我就長大了,為了不想和父母生活在一起,23歲讀研時就登記結婚,結婚的原因就是跟他在一起比跟我爸媽在一起舒服,起碼不會讓我感到那麼憋屈,也不用忍受我媽極其暴躁的脾氣和我爸極其的懦弱。婚後日子舒服多了,當然是窮人思維,極其窮人思維。大概在28歲時,稍稍改變,開始買一些好的傢具用品,還是能接受超過五折的衣服了(比如七折八折)然後因為一些原因,接觸到社會上不同的人,人發生了迅速變化,開始明白錢是為人服務的,不能成為錢的奴隸。可惜的是,我成長了,但他沒有。31歲和平離婚,現在34歲,遇到了真正的愛情,遇到個一個很有趣的人,也幫助他認識到錢是為人服務的,很快樂,每天都很快樂。我改變了,甚至整個人都發生了巨變。
會變得,人總會忘記一些東西,也會保留一些東西,只要自己善良對待每個人,開心過好每一天,穿什麼樣的衣服,用什麼樣的東西,只要適合自己就好
方法1??去買一些自己想買但不敢買的東西,突破自己,買到手後自己內心的感受如何,是否有不安?是否有惶恐,?或者還是別的。記錄下來,,。一步步來突破,就是來打破從小被養成的花錢方式。


我不知道,我也是窮養的女孩QAQ你們知道了告訴我一聲

____________分界線___._

多讀書就好辣,不管怎麼樣,多讀書總歸是好的(當然小黃書不行的)


原生家庭的優點呢,還是缺點呢?平衡點找到就好了嘛。


不知道怎麼樣算是改變


同樣作為一個獨生女,我也好想被窮養,窮養才會讓人獨立,懂事,節約,這是一件好事情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