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颜福江
摄影/颜福江

迎接暑期来临,慈济基金会针对列册关怀的照顾户家庭,特别利用学童放暑假期间,举办工作坊传授日常打理的诀窍,慈济志工及大爱妈妈成为孩子们的大家长,让小朋友化身一日「生活达人」,透过主题式的寓教于乐互动设计,让这群学童学习收纳、理财、礼仪、减塑概念、环保实作等,为自己生活提升质感,也在过程中汲取品格养成的智慧。

守护台湾的弱势家庭,慈济基金会长期关怀照顾户孩子的身心灵发展,除了重视孩子教育的新芽奖学金颁奖、开学期间助学金发放补助等,在学期之外的暑假期间,也关心孩子们日常生活状况,其中,在透过慈济志工访视团队逐户拜访的过程中发现,许多家长为了家计需长时间工作,陪伴孩子的时间有限,亦或在教育孩子上有心无力,此时,志工们长情的陪伴,成为这些家庭最坚强温暖的后盾。

为此,2019年特地为关怀家庭的孩子们规划办理小学生的「生活小达人工作坊」,大台北地区暑期七月、八月分别在慈济双和静思堂、芦洲静思堂、内湖联络处及三峡园区陆续举办共计四场次,活动将孩子们分组,以小班制营队活动进行,各组慈济志工则为队辅关怀及引导孩子学习,希望这群小朋友回家后能够善用,进一步成为改变家庭环境的善种子。

其中,活动首场今天7月6日在慈济双和静思堂举行,特地邀请专业的「居家整聊师」,除了为孩子分享收纳及整理的要诀,也透过「聊天」的轻松对谈,为孩子进行心灵建设,生活美学要从「心」开始培养,才能进一步落实在日常轨道上,另外,活动符合环保的理念,志工发挥巧思,许多「教案道具」都是从回收而来的资源重制,成为课堂上运用讲解的法宝,传递「延续物命」的精神。

活动特地安排孩子在环保教育站进行资源回收分类实作体验,许多小朋友惊讶「我们每天都制造这么多垃圾呀!」然而在这些所谓的垃圾堆中,却发现透过专业的分类后,还有许多可以再利用,从做环保的过程,教育「清净在源头」的重要性,进而了解人人应该惜福爱物,不浪费地球上任何珍贵的资源,也减少任何会污染地球的来源。

在「金头脑」的课程中,就是要教育孩子们,许多身旁原本被视为垃圾的物品,都有可能成为再利用的收纳小物,志工团队展示回收而来的许多牛奶盒、纸盒、衣物、碎布等,只要动动脑就能重新拼贴组合成为可用来储物的空间,过程中手脑并用也启发孩子的创意。

由此推及的另个课堂单元「壹块钱能做什么」,希望孩子不要忽略小小的壹块钱,理财要从小钱做起,从小就要有财务规划的基本概念,而除了物质上的金钱观念,最重要的是集结每一个人壹块钱,就能发挥很大的力量,慈济从创办初始的五毛钱「竹筒岁月」精神,一路走来至今已超过半世纪,就是要传达启发人人一念善心,持续发挥人与人互助的精神,将小爱汇聚成大爱,也祝福这群孩子在爱与关怀之下,可以翻转人生,打造美好的未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