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抑鬱症,不同階段可以採用不同的方法。如果患者處於急性發作期,藥物幹預是必不可少的。

到了幹預的中後期,情緒調節漸漸起效,患者的情緒從谷底逐漸上升、平穩,但負面思維的慣性不會完全消除,有可能反反覆復,影響情緒,最終導致病情複發或遷延。這個時期,認知療法就可以大展身手了。

1

認知療法有什麼用?

認知療法的功能如下:

一是將負面思維調整為正面思維,對「正面情緒」起到補充增強作用,鞏固情緒調節的成果;

二是可以及時高效扭轉負面情緒。藥物幹預前,情緒完全控制住患者,認知療法調節的一點成效很快會淹沒在抑鬱惡性情緒的汪洋大海中。但是情緒平穩後,使用認知療法來調整情緒的小波動見效快,效率高;

三是可以培養積極思維。每個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思維有密切聯繫,經常使用認知療法,能塑造積極樂觀的陽光心態。

2

認知療法可分為三步進行:第一步是識別負面思維的類型;第二步是打倒負面思維,針對負面思維的錯誤進行辯駁;第三步是建立正面思維。

聽起來很簡單吧?確實不難,只要每天把負面思維記錄下來,認認真真地分析、反駁一遍,再建立正面思維,一個月後,糾正認知扭曲的方法就會牢牢刻在你的大腦中。

當然,前提是,你得努力、堅持!每天記錄下來,逐條反駁。

為什麼要寫下來呢?因為寫下來,大腦中留下的痕跡會更深刻。而且寫能會讓你思路清晰,越寫越明白為什麼負面思維是錯的,該怎麼糾正它。

下面我結合自己運用認知療法自我幹預的經驗,談談如何進行具體的操作。

3

負面思維十大類型

《伯恩斯新情緒療法》將負面思維分為如下十種類型,你要像背誦數學公式一樣牢牢記住。必要的時候可以手抄一遍。手抄是我這個笨學生用來加深記憶的方法。十種類型如下:

1.非此即彼思維。不成功就是失敗,非黑即白的極端模式,兩極化,目標訂得太高,不切實際。

2.以偏概全。武斷地認為,某件事如果在你身上發生過一次,就會反覆再次發生。

3.心理過濾。過濾掉所有正面的內容,任由負面內容進入腦海紮根。

4.否定正面思考。將別人的讚美歪解為負面的情況,糾纏於負面體驗。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5.妄下結論。不經過實際情況驗證便迅速武斷地得出負面結論,認為別人是針對自己的,總認為會有不幸、倒黴的事發生,自我折磨,誤已誤人,釀成苦果。

6.放大和縮小。在檢視自身錯誤時,誇大嚴重性,將錯誤放大,將一件普通的負面事件當成了世界末日;而將優點縮小,放大不完美,產生自卑。

7.情緒化推理。情緒低落,消極怠惰。

8.「應該」句式。壓力重重,心生怨恨。把「應該」強加於他人,只會感到沮喪,給日常生活帶來不必要的情緒波動,當達不到預期標準,就耿耿於懷、內疚、忿忿不平。

9.亂貼標籤。用錯誤來樹立一個完全負面的自我形象,極端以偏概全。自尋煩惱。使用不準確的字眼,過於感情用事。

10.罪責歸已。將某個負面事件的罪責歸為自己的錯,感到極端的內疚,責任感迫使你背負整個世界,不堪重負,無法動彈。

類型化的好處在於一出現負面思維,你可以馬上把它套到以上十種類型中去,知道它的錯誤之處,而不是被它牽著鼻子走。你知道了它的荒謬之處,你就把握了主動權。就像做數學題一樣,拿到題目,首先想到這是什麼範圍的知識,需要套用什麼公式,下面的路就能順其自然地走下去。

值得注意的是,一個想法可能會同時犯了十大思維錯誤中的幾種,你要毫不留情地把它揪出來,徹底批判!確保不給負面思維留下死角。

一開始會慢一些,但是扎紮實實的努力,一定會讓你後續的糾正變得越來越輕鬆、越來越快速,隨之效果也越來越好。

4

實戰訓練六例

我舉例來說明怎麼運用吧:

例一:早上起來,覺得沒睡好,今天肯定會過得很差。

第一步,確定錯誤類型:以偏概全。我以前睡不好,並不會導致過得不好。

第二步,反駁負面思維:我過去睡不好精神不好,難道我今天就一定精神不好?不一定啊,我現在學習了調節方法,可以在白天慢慢調整自己讓自己好轉,不是嗎?而且,以前睡眠質量差,擾亂了我身體的節奏,在早上這段關鍵的時期把自己推到抑鬱中去。今天不同啊,不能用以前的經驗來推斷現在。

第三步,建立正面思維:今天是新的一天。我現在起來,喫好喫的早餐,然後去上班,我會很開心啊。呵呵。

最後,事實證明,我早上就已經得到緩解,中午似乎差點還睡著了。下午就從抑鬱中緩解了。前後差不多是30分鐘的抑鬱而已。

例二:老公說蚊子很多,我覺得是我的錯。

第一步,確定錯誤類型:歸咎自己。

第二步,反駁負面思維:蚊子多怎麼能怪我?難道蚊子是我生的?就算蚊子是我生的,它也不一定聽我啊。南方夏天到處都蚊子多啊,難道不是?

第三步,建立正面思維:蚊子多了,想辦法就行了。蚊帳,滅蚊燈,好多辦法呢。解決就是了,不要無理由責怪自己。

要堅強地去面對每一次低落,每一次反覆。增加自己的耐受力,最終一定能夠頂過去的!抑鬱症本身是不致死的,忍耐,調節自己的思維,一定可以的!

例三:老闆批評了我們部門經理,說工作沒做好,我覺得老闆可能是後悔招我了。

第一步,確定錯誤類型:這個例子涉及好幾種類型的負面思維模式,一是心理過濾,下意識斷定老闆的話是對的;二是以偏概全,認為自己很無力,已經無法去改正這個錯誤;三是亂貼標籤,我在紙上寫下了「我是個沒用的人,我是白癡」;四是妄下結論,覺得所謂的錯誤足以證明自己一無是處,感到好無力,覺得自己什麼事情都處理不好。

第二步,反駁負面思維:針對心理過濾,認識到老闆的批評不一定是對的。我們部門經理和老闆的觀點就不同,所以,他就不認為老闆的批評是對的。我幹嘛要認為老闆的批評是對的?他也只是一個人而已,難道他就掌握了真理?

針對以偏概全:認識到今天犯錯誤,不代表以後就一定會繼續犯這個錯誤。

針對亂貼標籤:標籤沒有什麼意義,人的生命是流動的,標籤都只具有暫時性。以前做錯了事情,不代表我現在也做錯了,更不代表我以後也會做錯。

針對妄下結論:這是多可笑的事情,單位裏最優秀的人,老闆最欣賞的人,都被老闆批評過,更何況我。要客觀看待批評。

第三步,建立正面思維:我又不是多完美的人,改正就好了。

例四:我的能力實在是太差了,我感到太羞愧了。

第一步,確定錯誤類型:貼標籤。誰說你差的?這是你亂給自己下結論。

第二步,反駁負面思維:你的差是有原因的,是疾病導致的。現在原因已經在逐步解決,你要相信本來的你是很優秀的。

第三步,建立正面思維:今天,部門經理將重要的事情交給我了。說明他是信任我的!事實上,我也做到了!就算昨天在發現我的錯誤的時候,他可能對我不滿,但是今天他還是信任我了,他可能也是感受到了我的努力,我的精神狀況的改變,我的態度的變化。所以我更應該相信我自己!

例五:李老師她這麼好的人都受不了我,不幫我,我真是差死了。

第一步,確定錯誤類型:貼標籤,以偏概全。

第二步,反駁負面思維:那都是以前的事情了,有什麼好想的。過去的已經無法改變,再說了,能用過去的事情來證明現在的我是多差嗎?那我可不可以用我今天的的事情來證明我將來的素質?我能用我20歲的身體素質來證明我70歲的時候仍然可以健步如飛?所以,標籤其實都是沒什麼意義的。

第三步,建立正面思維:我在一天天變好!

例六:我反覆讓小劉幫我列印了兩次,她會覺得我是個笨蛋。

第一步,確定錯誤類型:讀心術。

第二步,反駁負面思維:就算是,那又怎麼樣?那隻能說明我注意力不集中。就算她愛那麼認為,那也沒有關係,我還是我。她覺得我是笨蛋,根本就是無關緊要的事情。難道她覺得是笨蛋,我就是笨蛋?

第三步,建立正面思維:我以後改就是了,我又不是完美的人,對自己要求那麼高幹什麼。

5

讓積極思維成為你的內在習慣

學會認知療法,就相當於在大腦中安裝另一部監控器,出現負面思維的時候,及時識別、分析錯誤類型、糾正,並用積極思維替代。這在防止抑鬱症複發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為什麼我強調認知療法是在幹預後期?因為情緒的調節是第一位的,認知療法一定要配合情緒的調節,並且調節的時候也要牢牢記得「情緒決定思維」的原理,不被負面思維牽著走的同時,更不要被情緒牽著走。

對抑鬱症患者來說,情緒有很大的欺騙性,給我們構造出一個虛假的世界。在此基礎上衍生出來的思維,就更是漏洞百出,不堪一擊。我們要擊敗他們,就要首先學會識別他們的把戲,知道他們的手段,纔不會被欺騙。

經過反覆的練習識別、反駁,建立新的思維模式,你對這套流程會越來越熟悉,直到積極思維成為你內在的習慣,在你的大腦中取得優勢。

你就是一個樂觀積極的人!樂觀積極會成為你工作生活中一項極具競爭力的優勢。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