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二、劉姥姥再進榮國府劉姥姥二進榮國府受到了盛情款待。因為這次她「投了賈母的緣了」。賈母是賈府的權威。鳳姐等人說話、行事都要以賈母為中心,討賈母高興。劉姥姥更要討賈母的高興。她明明知道大家是在拿她取笑,她卻不露聲色的配合大家的表演,這次她不再拘謹,而是很放得開,完全進入角色,演得淋漓盡致。當喫飯時鳳姐和鴛鴦一起捉弄劉姥姥後,鴛鴦為此對姥姥說:「姥姥別惱,我給你老人家陪個不是兒罷。」劉姥姥心裡如明鏡似的,早就知道自己在這場大戲中的演員角色。她說:「姑娘說哪裡的話?咱們哄著老太太開個心兒,有什麼惱的?你先囑咐我,我明白了,不過大家取笑兒。我要惱,也就不說了。」劉姥姥是一個快樂、節儉、愛熱鬧、滿身土裡土氣的農村老太太。她滿口村話,卻是那樣幽默有趣,形象生動。如大夥兒給劉姥姥頭上插滿花,她自己打趣道:「我雖老了,年輕時也風流,愛個花兒粉兒的,今兒索性做個老風流。」她粗鄙的辭彙、充滿鄉土氣的動作正是打動大觀園中諸人的根本原因。劉姥姥二進榮國府成就了賈府太太、貴婦人、小姐丫鬟們的一次喜劇盛會。劉姥姥的表演,毋庸諱言,是在討好賈府的主子。她扮演的是丑角,但她絕不是醜惡的人物,她知道大家在取笑她的土氣,但她是樂在其中,更以為大家帶來的歡樂為樂。當然,如果說劉姥姥此次進榮國府有誰不高興的話,那就只有王夫人了。劉姥姥二次進榮國府可謂滿載而歸。賈母和劉姥姥接觸中也喜歡上這位農村老親家,劉姥姥辭行時,說:「閑了再來。」又命鴛鴦好生打發劉姥姥出去。老太太還送了劉姥姥一次也沒穿過的幾件衣服和兩個筆錠如意的錁子。賈府上下都有禮物送給她。可見賈府上下對劉姥姥還是充滿真誠的,對她到來的歡迎也顯得相當誠懇。劉姥姥臨走時,王夫人也有禮物,而且是一份厚禮:紋銀一百兩。這份禮品在當時的經濟水平,足以讓一個貧寒之家發財致富。但即便是這麼厚的一份禮,也絲毫沒有顯示出王夫人的誠懇之心。她只是交代平兒去見劉姥姥。平兒把這一百兩銀子交到劉姥姥手上的時候說:「這兩包,每包裡頭五十兩,共是一百兩,是太太給的,叫你們拿去,或者做個小本買賣,或者置幾畝地,以後再別求親靠友的。」王夫人希望的是劉姥姥以後不要再「求親靠友」,也就是婉轉地告訴她:以後不要再來了。當然,劉姥姥二進榮國府,為日後賈府敗落巧姐被救埋下伏筆。王熙鳳的女兒沒有名字,劉姥姥起名,劉姥姥不就說了嘛,取個「巧」字,將來必定是遇難成祥,逢凶化吉,全從這「巧」字上來。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