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子是有毒副作用的,過內有這方面的動物實驗,灌胃給予小鼠五味子揮髮油(將五味子用水蒸餾法提取), 小鼠活動減少, 步態蹣跚, 呈抑制狀態, 呼吸困難死亡,死亡時間在24~36 h。所以,過量使用五味子是有明顯毒副作用的。

在臨牀應用中五味子也有可能出現胃灼熱感、胃痛、反酸、食慾減退、噁心嘔吐等癥狀。

五味子水煎劑可誘發細胞/細菌的目的基因突變並導致染色體損傷, 提示它對人體具有潛在的遺傳毒性。但這方面還沒有確切的研究結果,僅僅只是猜測,有待於驗證。

此外有文獻報道,五味子所含鞣質(廣泛存在於植物中的物質)可產生肝毒性, 較大劑量給大鼠皮下注射可引起肝癌, 水解鞣質和縮合鞣質均可誘發肝癌 ;另有研究報道, 五味子粗多糖具有抗突變作用 , 五味子素對癌細胞DNA 合成有一定抑制作用 , 臨牀上五味子用於治療腫瘤、肺氣不足的癌症。可見, 五味子同一些抗癌中藥一樣具有誘癌、抗癌雙面性。

所以,五味子盡量不要自己隨便用藥,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合理使用,畢竟他是葯,不能隨隨便便用。


答題人很多,毒性也多多少少說了,我就從中醫中藥的角度來說說吧!

一般來說,說到毒性,或者說到藥物的毒副作用,通常都要與用量相關。換句話說,都有毒副作用,唯用量大小爾。用量很大才有毒副作用的,我們通常說是無毒。用量很小就有毒副作用的我們稱之為有毒。比如Vc,都知道是好東西,但是用量超過1g,就會腹痛腹瀉,甚至尿路結石等病。五味子從常規意義說,應該是毒性較小的藥物。一天喫一小把應該不會有問題。但是中國幾千年的歷史,它依然只是藥物,不是水果,說明它並不能成為食物,也就是說安全性並不高,毒副作用還是有的。另外,要說明的是中藥其實最講究配伍。也就是說自古以來的中藥都是在醫生處方下,幾種藥物一起煮水喝的。有可能有毒性的藥物在配伍後毒性就被剋制住了,反而治病效果很好,所以真正的中藥都不是單味用的,現在流行拿某個中藥單獨用,其實是違背中醫理論的。不過確認用量安全,也無妨。就是作用沒那麼明顯罷了。

謝謝邀請,我看見很多作者對五味子的作用,毒性都已經談得很詳細了,我想從另一方面來說這個問題。中醫學認為凡是藥物都有偏性,也就是現代藥理學所說的毒性,所以要我只能當藥物來使用。這也是《神農本草經》將藥物分成上、中、下三品的原因。藥物不能當作食品,這就是為什麼我不願意在頭條裡面提供中藥方子的原因,防止讀者誤用中毒。@微頭條健康聯盟


五味子中富含多種活性成分——木脂素,能促進肝臟的解毒過程,保護肝臟免受毒害,並能再生因濫用酒精、藥物或肝炎而受損的肝臟組織。此外,五味子還有利於組織細胞的氧氣交換,而且在一些缺氧和心肌受損的個案中,已獲證實對心臟組織產生保護作用。它也能平緩心跳頻率和舒緩高血壓。

然而,事物均具兩面性,五味子在具有多種神奇的療效的同時,也存在著一些副作用,比如它能興奮呼吸中樞,使呼吸頻率及幅度增加,並有增加胃酸及降壓的不良反應。具體表現為:

(1)副作用:大量服用可有打嗝、反酸、胃燒灼感、腸嗚、睏倦等,偶有過敏反應。

(2)中毒反應表現為:發熱、頭痛、乏力、口乾舌燥、有異昧感、噁心、嘔吐、蕁麻疹等。

(3)五味子的食用禁忌:五味子在感冒期間、咳嗽初期、有內熱時等是不能服用的。

是葯三分毒,五味子畢竟是一味葯,不是保健品,偶爾使用還是可以的,不能長期服用,像在感冒期間、咳嗽初期、有內熱時等是不能服用的。此外,五味子食用的方法雖然有很多,但並不是對所有人都會有顯著效果,人的體質不同,也會影響到藥效的發揮,像通常用法——五味子泡水喝,其實五味子在開水中是不太容易釋放有效成分的。

但如果把五味子製成五味子片劑效果就會好很多,比如五味子養肝片,是經過低溫烘焙後,研磨成新鮮的天然粉末,已把有效成分提取出來;再經過先進的壓片技術,製成片劑,不僅營養成分含量高,且加工後的製劑無副作用,也更容易被人體吸收消化,是養肝護肝,修復受損肝細胞的很好選擇。


問題 :五味子有副作用嗎?

可以先看看五味子的功能主治、藥理作用、臨牀應用、不良反應、使用注意。


一、功能主治

五味子

來源:木蘭科植物五味子的乾燥成熟果實。習稱「北五味子 」。秋季果實成熟時採摘 ,曬乾或性味與歸經: 酸 、甘 ,溫 。歸 肺 、心 、腎經。

功能與主治: 收斂固澀,益氣生津,補腎寧心 。用於久嗽虛喘 ,夢遺滑精,遺尿尿頻,久 瀉不止 ,自汗盜汗,津傷口渴,內熱消渴,心悸失眠蒸後曬乾,除去果梗和雜質。

二、藥理作用

五味子中含有木脂素較多約5%,因此木脂素成分被認為是五味子最主要的藥理成分。

五味子中木脂素的藥理作用具體如下:具有保肝作用,中樞抑制作用和神經保護作用,能夠保護心肌結構和功能,降低心肌耗氧量,延長供體心的保存時間,還有抗腫瘤、抗病毒、抗炎、治療糖尿病併發症等作用。

三、臨牀應用

治療失眠、焦慮,肝損傷,肺炎,上呼吸道感染,腫瘤的輔助治療等等

四、不良反應

打嗝、反酸、灼燒感、長鳴、睏倦、偶有過敏反應

五、使用注意

五味子味酸,有收斂固攝的作用,因此當人體患病表邪未解、內有實熱、咳嗽初起、麻疹初起等情況下均不宜使用五味子,否則其酸收作用容易閉門留寇,不利於鼓邪外出使身體恢復健康。

由此可以看出,五味子是有副作用的,需要在醫生或者專業人士指導下使用。

有其他看法的,可以在評論中說出來,我們一起來討論下。


任何藥物無論是中藥還是西藥都有兩面性,不但能治病,也能產生一定的副作用,因此一般藥品都是按醫囑用藥。而且不能長期食用同一種藥物。

中藥認為五味子具有收斂固澀,益氣生津,補腎寧心功能。用於久嗽虛喘,夢遺滑精,遺尿尿頻,久瀉不止,自汗,盜汗,津傷口渴,短氣脈虛,內熱消渴,心悸失眠等等作用。

但是任何藥物都有治療作用和毒副作用兩重性。中藥也是如此。五味子沒有明顯的毒副作用,但用量過大或長期服用, 因其有增加胃酸的作用,可能引起胃部有燒灼感或泛酸及胃痛。當然有些人覺得毒副作用特別下,那麼是不是可以長期用來保健呢,個人建議,有需求則用,沒需求不要亂喫亂用。


五味子性甘味酸、無毒,歸肺、心、腎經,有收斂固澀、益氣生津、寧心補腎作用。主要用於久咳虛喘,遺尿遺精,久瀉不止,自汗盜汗,口渴氣短,心悸失眠,消渴等。禁忌用於感冒、麻疹初起及實熱證(感染性疾病急性期)。說明五味子無毒,若辨證準確,用量規範(3-10克)也無副作用。因古代稱葯謂「毒」,必須注意禁忌證,不能長期大量使用,否則會陰陽失調,誘發雜病。

現代藥理分析五味子有催眠、抗驚厥,保肝、利膽,增強機體免疫力,強心、降血壓,降血糖,祛痰止咳,抗菌殺蟲,抗應激,促進生殖功能,延緩衰老等作用。用於神經衰弱、高血壓、糖尿病、慢性肝炎、膽囊炎及腸炎,胃潰瘍、肺心病、遺精、不孕症等疾病。其中降轉氨酶的聯苯雙酯葯中主要是五味子成份,如急救的生脈飲、延年益壽的八仙長壽丸中含有五味子等。

謹請朋友們認同我的觀點就贊一個,有不同看法者評論區討論。謝謝!

五味子一般分南五味子和北五味子。為木蘭科植物五味子的乾燥成熟果實,生用。

性味:酸,溫。歸腎、肺經。

功能與主治:

1. 斂肺止咳:用於肺腎氣虛的咳嗽氣喘,常配熟地、黨參、山茱萸等。

2.固精止瀉:用於腎虛遺精,常配金櫻子、枸杞、鎖陽等。用於脾腎陽虛之泄瀉,配肉豆蔻、吳茱萸等。

3.斂汗生津:用於自汗,盜汗常與黃芪、牡蠣等同用。

現代醫學研究五味子含有豐富的有機酸、維生素、類黃酮、植物固醇及木酚素,是少數具有精、氣、神三大補益的藥材之一。對中樞神經有興奮作用,還對呼吸系統有興奮作用,可用於鎮咳和祛痰。

五味子具有強心和改善血液循環,能降低血壓和血脂的作用。

五味子能降低肝損害引起的血清谷丙轉氨酶升高的作用。用於肝炎、肝硬化病的治療。

五味子有鎮靜作用,延長睡眠時間。另外還有很好的抑菌作用,對常見黃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腸道桿菌均有抑制作用。

用量:6一12克。

臨牀服用無明顯毒性,還需遵醫囑服用。

請給予關注並點贊。


五味子:斂肺止咳,補腎寧心,益氣生津,無毒。酸,甘,溫,歸肺,心,腎經。

惡:萎蕤。

[注意]1,外有表邪,內有實熱或咳嗽初起,麻疹初發者忌服。

2,外有表邪,內有實熱,痧疹初發,顯著的高血壓和動脈硬化者慎用。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