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唐詩三百首》,很多朋友都是耳熟能詳了。正所謂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蘅塘退士選編的這本唐詩選集,可以說是影響最大的唐詩選本,書中的唐詩首首經典,流傳十分廣泛。

  而在這本《唐詩三百首》中,幾乎所有的詩人都是男詩人,唯有一個女詩人。她就是杜秋娘,而她寫的詩叫做《金縷衣》。杜秋娘是一個歌女,這首《金縷衣》是她經常演唱的歌曲。

  雖然有些選本說這首詩的作者並不是杜秋娘,而是無名氏。不過也有很多選本都是把這首歸於杜秋娘的名下。我們也姑妄聽之,就認爲這首詩是杜秋娘的作品吧。

  我是真游泳的貓,關注小編,一起來欣賞杜秋娘的這首《金縷衣》: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須惜少年時。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當然,也有的版本第二句稍有不同,意思其實差不多: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這首詩的意思非常簡單,就是讓人們及時把握快樂,不要辜負大好時光。有花開了,就要好好珍惜,千萬不要等到沒有花的時候才後悔莫及。

  這首詩的語句類似於口語,意思明白,但是仔細品味詩中的意味,卻讓人忍不住再三咀嚼。所以杜秋娘這首詩的名句流傳千古,讓人回味無窮,確實是有它的魅力。

  人生在世,總是免不了後悔兩個字。正所謂“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只有失去之後,人們才懂得後悔。而“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的道理,很多人看上去明白,實際上卻根本做不到。

  我們看納蘭容若的這首《浣溪沙誰念西風獨自涼》:“誰念西風獨自涼? 蕭蕭黃葉閉疏窗。 沉思往事立殘陽。 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一句“當時只道是尋常”,真是說出了無窮盡的後悔,說出了當時不在乎,而後來不能夠再擁有的幸福。這大概也就是“莫待無花空折枝”這句話之所以能引起共鳴的原因吧。

  畢竟快樂總是稍縱即逝,若不及時把握,便只會是後悔。古籍上說唐代名將李勣晚年,他的姐姐生病了,李勣就親自下廚房去煎藥。他是一個大將軍,但是伺候人的事情可沒有做過,笨手笨腳,不小心把自己鬍子都燒了一大截。

  他的姐姐又是心疼又是自責,說:“下人那麼多,何苦親自去做這種微賤之事呢?”李勣回答說:“下人是有很多。可我們都老了。再想親手爲姐姐做些什麼,怕是沒多少機會了。”這一刻,威名赫赫,史策彪炳,都比不上兩位老人眼中的淚花。像李勣這樣,纔是沒有錯過,沒有“莫待無花空折枝”的後悔。希望大家也能夠像李勣一樣,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在娛樂化的大背景下,小編每天寫文化類的文章很不容易,希望大家多多關注小編,多多分享小編的文章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