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晉三同學,最近鬧的很厲害。呵呵,按照俺老花的習慣,我們不去管他是怎麼跳著腳胡鬧的,我們先研究一下他憑什麼在鬧。畢竟存在即是合理,安倍晉三同學敢這麼鬧,肯定是有他自己的道理的對不對?  從本質上來說,胡鬧,是需要本錢的,啥資本都沒有,還要鬧,基本上可以形容為找死。那麼,安倍同學憑什麼鬧呢?這個問題回答起來非常容易,那就是,安倍手裡有錢了,這個錢,就源自安倍經濟學所延伸出來的經濟紅利。  那麼,什麼是安倍經濟學呢?說白了,就是靠增加國債來刺激經濟,同時日本央行推動日元貶值,雙管其下,帶動經濟發展。這當然是一個很不錯的主意,當年的小泉純一郎同學,就是靠著這一手穩住了日本的局勢,而有了底氣的小泉純一郎同學,也毫無例外的去拜鬼,跟今天安倍的行為如出一轍。  可問題是,這種打雞血的財政刺激行為,只能造就一種經濟繁榮的短期假象。比如說,1999年的時候,日本經濟停滯,不良債務太多,日本人就開始了零利率遊戲,可是日本的經濟還是繼續惡化到了2001年。後面的小泉同學大規模的推行量化寬鬆政策……當然,小泉的運氣比較好,那之後的時間裡,中國經濟迅速騰飛,拉動世界經濟飛速發展。有需求就有利潤,日本借著這個機會穩住了經濟,有了錢之後,小泉做的第一件事,不是感謝中國,而是洋洋得意的去拜鬼。  可問題是,日本並沒有意識到財政上的隱憂,相反,日本政府債務佔GDP比例一從2000年的128.1%路飆升至2006年的175.3%,已經超過2012年希臘國債危機爆發時候160%的水準。日本之所以沒直接崩盤,只是因為國債的持有者多是本國百姓,不像希臘一樣外債那麼多。    藉助全球經濟整體繁榮的大趨勢,小泉時代的政策算是馬馬虎虎成功了。裝逼、拜鬼、妄圖擺脫《和平憲法》、跟中國搞政冷經熱都是可以理解的了。可是,當2008年金融海嘯來臨後,日本經濟又被打回原形,出現1.6%的負增長,看清楚了是負增長!於是乎日本央行迫不得已又開始玩起了零利率的把戲。  當然上次沒啥效果的零利率自然這次也沒啥效果,「3.11」大地震及其核泄漏事故更使日本經濟遭受重創,雖有災後重建效應的拉動,但歐債危機開始登場加上全球經濟放緩,而日本在這個關鍵點上,因為裝逼裝大了,所以不可能再搭乘中國經濟的快車,所以日本經濟必然就萎靡不振的深陷泥潭。  幾任首相:福田康夫、麻生太郎、鳩山由紀夫、菅直人、野田佳彥,走馬燈式的輪番換相就知道經濟不佳的下場有多麻煩,這5位首相的在任時間,加起來,可能都沒有泉純一郎多!  這樣的爛攤子面前,日本人民選擇安倍晉三,是非常合理的。而安倍的登場,自然要以振興經濟為第一目標,否則短命首相肯定是唯一的結局。當然了,這是個死局,走小泉時代的老路,靠發債來刺激經濟也就是必然的選擇。  舉債搞經濟是可以的,但前提是借了之後有能力償還。借了錢之後還不上,很快就會被大家發現你日本是個光屁股,你實際上窮的連褲衩都沒有了。這樣的情況下,市場就會選擇用腳投票,大筆資金逃離日本。面對這樣的囧境,焦頭爛額的安倍只能靠增加消費稅來擴大財政的收入。  先看看日本的財政收入狀況,除去發行國債的收入外,剩餘的部分就是靠稅收。根據2013年的預算方案:所得稅(中國的個人所得稅)佔到約15%,法人稅(中國的企業所得稅)占約9.4%,其他零敲碎打的雜稅佔10.6%,而號稱燙山芋的消費稅(類似中國的增值稅)則是佔到11.5%的比例。    所得稅與法人稅都是實打實的東西,受限經濟的低迷,想再增加簡直是天方夜譚,唯一能增加財政收入的只剩下消費稅。當然這個燙山芋每次提出都會引起地震,反正菅直人就是被這燙到了,參議院選舉大敗的。不過菅直人的宣傳則給安倍做了免費鋪墊,日本國民不得不面對一個現實,要麼增加消費稅來維持財政平衡要麼就是財政危機。國民的共識在菅直人時代開始形成,卻讓安倍撿了便宜,2014年4月5%的消費稅提高到8%,2015年再提高到10%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得意洋洋的安倍自然志高氣昂,有錢了自然能放開手腳了。2013年日本財政規模約為92.6萬億日元,而2014年則會超過96萬億日元,推高預算的主要原因是軍費與公共開支。有錢了自然腰桿就硬了,軍費增加了可以買更多的裝備了,拜鬼啦、強大啦,裝B的姿態就擺出來了。  別急這些只是表面現象,日本後面的麻煩大著呢!  先看看經濟的基本面,眾所周知日本就是靠製造業立國的,以出口導向為主的模式。日本在軟體和金融這樣的行業缺乏國家級巨型企業,而服務業效率低下工人平均產出不及美國水平的一半。連日本人自己都知道失去製造業的日本將無所依靠。  很多人只知道廣場協議美國聯手歐洲玩了日本一把,其實這樣的說法並不正確,因為日元升值從1971年就開始了(日元1949年-1971年則是固定匯率保持在360日元兌1美元)。1971年後的日元的升值主要因素是日本製造業的高速發展,收入的增長、經濟實力的增強使得匯率持續攀升(類似人民幣目前的狀況)。    而廣場協議後的日本,受困與人工成本的不斷增長,光提高生產效率來抵消人工成本的增長已不現實,日本企業開始逐步產業外移。當然最核心的技術還是留在日本國內不會外傳,但高端製造業就那麼多需求,靠這個來養活龐大的企業是不可能滴,所以普通的製造業才是養活眾多就業人口的根本。  日本企業的海外投資規模極其龐大,所帶來的豐厚利潤也不斷迴流日本。儘管日本本土經濟低迷幾十年,但海外的收益迴流才是日元持續升值幾十年的根源。確切的說日元長達40多年的升值歸功於日本企業的整體競爭力,技術上的不斷追求、高素質的人才基礎、精益求精的製造精神,才是日元長期堅挺的後盾。  但是隨著中國、韓國企業的競爭力不斷上升,開始逐步蠶食日本製造業的傳統優勢。從手機的零配件到汽車的零部件,日本企業的競爭力被不斷削弱。電子業巨頭紛紛陷入窘境,以索尼和夏普為代表的日本IT企業連續幾年嚴重虧損,世界第三大的電腦內存晶元廠商—爾必達破產倒閉。糟糕的情況不斷蔓延,不僅僅是中低端製造業,甚至在高端製造業也面臨中國的強大競爭力。  日本材料生產集團東麗(Toray)可是波音787的碳纖維零件提供商,別看知名度不如sony卻是世界頂級碳纖維製造廠商,波音787三分之一的高科技部件是在日本生產的。而現在中國的首條T800級碳纖維生產線的產品性能已經達到甚至超過了日本東麗公司的水平,從殲11B戰鬥機到直10與直19武裝直升機乃至新一代洲際彈道導彈—東風-41和巨浪2,都是採用了國產碳纖維材料生產的部件,而這僅僅只是開始。  很多人誤以為是日本央行的貨幣政策導致了日元的大幅貶值,抱歉請先看看1999-2006年的日元走勢,貨幣政策不是萬能葯,暫時貶值的日元後續繼續升值之路。日本企業整體競爭力的下降,失去競爭力的企業再也沒有豐厚的利潤迴流日本,這才是導致日元貶值的根本原因。安倍只是運氣碰到了日本衰敗的開始,長期持續的貶值將是未來十幾年日元的基本趨勢。  同時日本老齡化程度逐步加劇。2010年日本65歲以上老人占人口比例在20%左右,大量的老齡人口導致各類福利支出日益加劇。而根據日本國勢會預測,2055年65歲以上的人口從2576萬人增加到3646萬人,在總人口中所佔的比率從20%上升到40%。與此同時15至64歲的勞動力人口將從8442萬人減少到4595萬……等於說日本將損失一半的勞動人口。  伴隨老齡化的則是日本的儲蓄率不斷下降,1991年日本的家庭儲蓄率為15%,而到2002年這個數字已降為6.2%目前只有2%左右。由於老齡化的加劇,越來越多的人只能靠提取儲蓄來維持生活水平。養老負擔過重害怕落得付出多收穫少,導致日本不少年輕人已經開始拒絕繳納國民年金,數據表明日本國民年金的繳納率1990年為85.2%,到2008年已跌至61.1%,目前已經跌破60%,養老金不足的部分只能靠政府財政。  當然能想的辦法早就用過了,國內炒的沸沸揚揚的延遲退休日本早就開玩了。1994年日本國民領取養老金的年齡從60歲被推遲至65歲,即便這樣日本65歲以上老齡人口的比例目前已經達到24%,而且會持續增長下去。龐大的社會福利支出是未來日本政府不得不長期面對的難題,以致厚生勞動省開始考慮對所有逾期未繳者徵收滯納金方案。  看到現在大家應該明白了,隨著中國企業競爭力的不斷增強,甚至開始在高端領域打造自身的強大競爭力,日本的衰敗與日元的持續貶值必定的大勢所趨。龐大的老齡人口的福利支出,則是日本財政最大的負擔,而且這包袱只會越來越大越來越重。  企業競爭力下降,經濟的低迷使得稅收的收入增長也萎靡不振,龐大的缺口只能由大規模舉債來彌補。安倍只是複製了小泉時代的玩法,結果舉債規模越來越大,政府債務佔GDP的比例達到230%左右,遠超過了歐債危機爆時希臘。(西方媒體最近總拿中國債務炒作,也不看看日本的情況)    紅色線是日本財政支出 紫色線是日本稅收收入 藍色柱狀則是舉債規模。  不過以製造業為立國之本的日本經濟的穩定性是很高的,畢竟經濟再不好總需要生活日用品,製造業的必要需求總是存在的。而希臘這樣靠旅遊服務業的國家,全球經濟動蕩之下,旅遊的開支必定是家庭開支削減的首選,一有風吹草動立馬玩完。  所以我們會看到每當全球金融動蕩,因為日本經濟的相對穩定特點,日元往往成為避險的主要選擇,這個時候日元就會升值。但這樣的升值只是暫時性的現象,不可能改變整體長期貶值的大趨勢。  很多人喜歡將日本未發生歐元區的主權債務危機,歸功於日本90%低息債務由本國債權人、而非國際債權人持有。其實真正的原因是日元長達40年的升值過程,使得持有日本國債收益足以抵消海外投資的收益,日本人自然選擇將錢投在本國國債又牢靠又保值。長期升值使得投資者暫時產生某種幻覺,當後續市場意識到日元貶值的趨勢將無法逆轉,投資者自然會做出正確的選擇拋售日本國債。  可以想像一旦資金開始撤離日本國債,那意味著必須付出更高的收益率才能挽留資金,導致的後果就是日本財政負擔的加劇。2013年日本財政預算,國債利息支付已經佔到財政支出的10.7%規模達到99027億日元。安倍繼續擴大財政刺激又勢必會繼續增加政府債務,隨著國債收益率的上漲,規模驚人的日本主權債務危機就會降臨。  事實上類似的擔憂市場已經明確表達,2013年5月23日當日本10年期國債收益率觸及1%時,日本央行慌亂出手抑制國債收益率的上漲,市場則以日經暴跌的方式給予回應。安倍所憧憬的則是經濟刺激計劃能拉動日本經濟的增長,以此逐步緩解財政困境。  而安倍經濟學的實際效果如何其實貿易數據可以揭示一些,2013年7月份日本貿易數據顯示,上半年進出口貿易逆差高達48438億日元,9月則是連續第15個月錄得貿易赤字。這顯然與安倍政策的願望背道而馳,通過貨幣貶值來刺激經濟增加出口,同時達成2%左右的通脹目標。  事實上日元的貶值帶來的實際效果甚微,企業的出口確實增加了,但日本本土資源匱乏,所需的各類資源基本需要進口,日元貶值導致進口成本上升只會使得實際生活水平持續下降。而與中國的矛盾加劇,使得日本喪失了一個最重要的出口市場。日元長期貶值的趨勢根源是日本企業競爭力的下降,隨著美聯儲退出QE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勢必進一步打擊日本的出口。  當然靠提高消費稅在未來2-3年內還能勉強維持住目前的財政狀況,但消費稅的提升也會制約佔GDP約60%左右日本國內消費,加上日元貶值的必然趨勢,最終的實際效果肯定會讓安倍大失所望。該來的總會到來,當最後的救命稻草成為泡影,日本又將何去何從?  最後聲明,本文原作者為經濟學家向日葵,這哥們屬於那種技術高手,等於是個裝了一肚子餃子的大茶壺,有東西倒不出來。俺老花不掠人之美,也不忍心見天才埋沒民間。本文俺老花稍稍修改了一下,幫忙轉發出來,以為諸君所了解,謝謝。  聽說俺老花被收編了,欣喜之餘,發現是傻逼說的。  聽說俺老花被打到了,惶恐之餘,發現俺還是農民。  收尼瑪編,你給我發工資啊?  打尼瑪倒,我是農民我已經墊底兒了我還怎麼倒?  當然了,國家號召正能量,我的文章被一些媒體發現很正常,我跟這些人聯繫上之後,我不但以後自己發表文章更方便,我還能推薦其它人的文章。當然我只有推薦的渠道,最終審核還要人家說了算。這個其實沒有什麼好解釋的,也感謝某人揭開了這個蓋子。很多自干五,有一種矯情的心態,認為不能跟政府接觸,自己干自己的才是自干五。有人這樣想我不反對,但是我認為我的目標和國家的目標是一致的,所以我願意站出來用我的力量推動國強民富的目標早日實現。如果說,你覺得這個國家這個政府這個民族給你丟臉了,一定要與之劃清界限,那麼,你還算什麼自干五?!「愛國家不等於愛政府,愛政府不等於愛共黨」這套JY說辭,是想分裂黨和人民,其用心多麼卑劣就不說了。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