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銷與流通服務相關培訓計畫

最近收到這則訓練案計畫,原本想說這個月份可以好好享清福,結果,聽到主管指示要我接的時候,有點想拒絕,但心中莫名的興奮不知從哪冒出,就這樣,我接下來這個案子。

我一直對「行銷企劃」有興趣

在公司的服務職位不高,工作內容也非完全「行銷企劃」,但不知道為什麼,就是對這種工作很好奇,也滿懷憧憬。

我不是相關科系畢業,對「行銷企劃」一點概念也沒,只是對這種工作抱持著挑戰的心態,因為,公司的高層經營者沒辦法突破的事情,就是靠這群充滿創意點子的專家來協助,你說,從事「行銷企劃」的人不是很屌嗎?

行銷與流通的創新發展

在這個年代,政府和企業都是大談創新創意,因為,經營者若是不把握轉型的機會,面臨的是市場的淘汰,尤其是競爭激烈的「流通業」。

「流通業」包含整個生產過程的供需鏈,包含物流、百貨、零售等,經濟部也將有關行銷服務的設計、資訊、知識及智慧的生產服務業者納入其中,並提供補助資源,協助「流通業」 相關業者達到創新整合。

經由這次接案,我才了解「流通業」的內涵與其廣大的市場,最具代表性的是 POYA寶雅 股票在近期內的驚人成長率。

只要有人的地方,「流通業」就會持續存在

有了這個特性之後,無非就是「便民」的策略。亞馬遜能成為網路上最大網路書店,除了電子商務的整合外,針對上下供需鏈,有完整的服務。

對消費者:提供民眾資料記憶功能,一「鍵」到底的策略,省下民眾花費時間填寫個人資料的問題。

對供應商:堅持訂購不退貨,爭取更多的折扣優惠,幫助民眾省下不少荷包負擔。

亞馬遜的創新手法不止於此,所以,能成功是必然的,他們掌握的是整體供需鏈的回饋,共創雙贏的策略。

吸收完上面的資訊後,我發覺還是不足夠的,談創新整合事件容易的事,但實際執行的層面不是這麼容易。

人才培訓案也是「流通業」

這次的計畫內容是人才培訓案,換個方式想,也是包含供需鏈的「流通業」,產品是由人才、訓練服務所構成,而我所要做的就是讓整條供需鏈有個實際的連結。

不外乎是與人才需求廠商進行提案,並告知「產品」的價值與保證,讓廠商願意支持這項提案。

當然,我的 KPI指標 不再只有公司與委託機關的預期效益,我得將廠商的預期效益也納入計畫中,讓整個計劃更加完美,且能實際運行,這就是我的「企劃行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