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強調會以情報主導等方式,彌補警力不足等問題。

本港去年下半年罪案增加,當中油尖警區近期盜搶問題明顯惡化,爆竊案去年比前年增加近六成,創下5年來新高,警方認為「破窗效應」導致犯罪增加,部分人更拒絕協助調查,不諱言對區內治安感到擔憂,但強調警方會以情報主導等方式,彌補因應警力不足及巡邏減少等問題,又希望市民衷誠與警方合作,共同努力滅罪。

去年油尖區整體罪案有5575宗,比前年多375宗,上升約百分之七,其中爆竊案達204宗,較前年增加約五成七,為5年來新高,當中第三季雖然只有47宗,但第四季激增至104宗,為全年單季最高數字;與盜竊有關罪案去年有2562宗,比前年增加百分之六點五,當中車內盜竊去年上半年佔33宗,下半年翻倍增至114宗。

曾仲斌分析,去年六至七成的爆竊地點,均為低設防住宅、商住樓和店鋪。資料圖片

油尖警區助理指揮官曾仲斌分析,去年六至七成的爆竊地點,均為低設防住宅、商住樓和店鋪,受害者多是低下階層,不法之徒發現有機可乘便下手,毋須長時間踩線;行劫案則較難掌握,因為油尖區交通四通八達、人流眾多,且蒙面已屬常態,方便行劫者混入人羣逃走,可說處處是黑點。

盜搶案件頻生,令外界質疑警方因忙於處理示威,致社區警力薄弱,曾仲斌未有否認其可能性,但稱第四季罪案數字遠超於第三季,年輕人被捕數字也有上升,更有青少年參與精心策劃的搶劫案,反映青年守法意識下降,相信某程度上已出現「破窗效應」,即仿效他人犯法的心理,「看到同齡人犯法卻未有被捕,或會認為可以不遵守法律。」

油尖警區助理指揮官(刑事)警司曾仲斌。

據悉,近月不少警力須應對示威暴力事件,加上多番出現襲警事件,軍裝警員較少上街巡邏,但曾仲斌解釋絕不存在「無警時分」,如現時會以警車巡邏,該區更派出刑事調查隊便衣警員「行咇」,同時加強以情報主導方式偵查和防罪,「通過情報分析,早前拘捕一名涉及去年下半年多宗爆竊案慣匪。」

為制止「破窗效應」蔓延,曾仲斌表示偵破大額劫案是重點工作,如本月11日內地商人在尖沙嘴街頭被劫逾千萬元外幣案,幸獲市民提供線索快速偵破,但他不諱言,社會氣氛導致部分市民對警員調查目的提出懷疑,拒絕提供閉路電視片段,令調查效率降低,「希望市民明白,警察查案是為了撲滅和防止罪案,期望大家理性思考,重拾對警隊工作的認同。」

另外,曾仲斌說油尖警區過往破案率平均達四成,在警隊屬於中等,惟去年8月該區警署遭受示威者多次襲擊,不少警員專注防衞警署及驅散人羣等工作,導致該月破案率跌破兩成,及至年底回升至約三成。他重申,警方將繼續致力滅罪和防罪,守護香港市民。

油尖警區助理指揮官(刑事)警司曾仲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