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晚間,光大銀行發佈2018年年度報告。報告顯示,2018年,光大銀行營業收入達到1,102.44億元,同比增長20.03%;淨利潤337.21億元,同比增長6.67%;撥備覆蓋率176.16%,較上年末上升17.98個百分點。

  2018年是光大銀行落實“打造一流財富管理銀行”戰略的起步之年。數據顯示,2018年光大銀行收入實現較快增長,經營效益明顯提升。

  在息差提升和中收增長的雙重驅動下,光大銀行2018年資產總額43,573.32億元,較上年末增長6.58%;營收首次突破千億大關,達1,102.44億元,同比增長20.03%;成本收入比28.79%,同比下降3.13個百分點。撥備前營業利潤768.18億元,同比增長25.62%;淨利潤337.21億元,同比增長6.67%。

  資產質量方面,該行2018年末不良貸款率1.59%,與上年末持平,關注類貸款率2.41%,下降0.56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176.16%,較上年末提升17.98個百分點;計提撥備358.28億元,同比增長74.18%;資本充足率13.01%。

  光大銀行表示,該行推進資產負債結構調整,發展基礎性存貸款業務。2018年末,貸款和墊款本金總額在總資產中佔比55.57%,較上年末上升5.87個百分點,存款餘額在總負債中佔比63.74%,較上年末上升3.66個百分點。該行淨利息收益率1.74%,同比提升22個基點,比上半年提升11個基點。

  此外,2018年該行實現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368.94億元,同比增加61.20億元,增長19.89%。

  截至2018年末,當年新投放在“一帶一路”倡議、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建設等項目逾200個,新投放金額近410億元;同時,該行持續加大“信貸工廠”模式試點力度,推出普惠線上產品,多措並舉爲民營企業紓困解難。創設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支持工具,完成首單市場化債轉股項目,成爲首家利用降準資金實施市場化債轉股項目的股份制銀行。

  2018年,光大銀行民營企業貸款餘額達4,056.77億元,新增授信1,124億元,佔全行新增授信的38%。設立普惠金融事業部,普惠貸款餘額達到1,281.76億元,增長30.7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