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最近,在朋友圈突然颳起了一股閱讀英語原版小說的風潮。說實話,這個原著閱讀的風潮來得有些晚,但是遲來總比不來要好得多。大家每天爭相在朋友圈曬出自己今天又讀了幾千幾萬字的英語原著,感覺真是收穫滿滿。

只是我自己讀了著麼多年的英語原著,只看到過按頁數讀、按篇章讀、按段落讀,誰曾想大家現在卻是以朋友圈裡曬出的閱讀字數來計算每天的英語閱讀量了。

誠然,這種閱讀方式或許在這個時代背景下,是幫助我們堅持每天閱讀習慣的良好助力。然而我身邊笑著跟我說自己只是為了朋友圈裡曬出的閱讀字數而每天草草打開英語原版小說閱讀軟體的朋友,也比比皆是。

甚至還有朋友偷偷跟我吹噓,自己如何找到了系統的漏洞:每天花幾分鐘時間,就能讓朋友圈裡曬出的閱讀字數達到不可一世的幾萬字。

很難說,這是不是在這個知識焦慮時代背景下,一種隱性的炫耀心理在作祟。

然而當我們不再守著閱讀英語原著的初心,而是把它當作一種對外形象的輸出、當作一種談資時,這終究不能算作一種進步。

之所以我們熱愛原著閱讀,不正是因為我們想看到作者原汁原味的筆下世界嗎?

當我們讀到一部好的原著作品時,我們與主角一同從第一個篇章開始經歷著大千世界,感受著喜怒哀樂。直到懷著不捨的心情,留著作品的最後兩個篇章久久不願翻開,這不正是閱讀帶給我們的最大感動嗎?

今天,我就想以諾獎獲得者石黑一雄的經典代表作《長日留痕》為例,跟大家聊一聊閱讀英語原著的方法與初心。

☉ 動人的詠嘆過去的詩人

2017年諾貝爾文學獎頒給了62歲的日裔英國作家石黑一雄,頒獎詞說他的作品在其充滿巨大情感驅動力的故事裡,讓我們在與世界連為一體的幻覺之下,看見了一道深遠的深淵

和去年相比,今年諾貝爾文學獎的得主應該是個沒有多大爭議的事,石黑一雄早在青年時代就已經躋身主流且是已經被認可的著名作家。1989年,他便以The Remains of the Day 《長日留痕》獲得了英國文學最高獎布克獎,從而成為一流的英國主流文學作家。而《長日留痕》這部作品自從問世以來,便廣受讀者的喜愛,也同時被翻譯成了30多門語言在世界各地出版

書評稱讚作者寫出了一個標準的英國紳士的刻板、乏味以及曲折的生活。認為這是一部精心的傑作,它既對個人心理作了令人折服的分析與研究,也細緻入微地表現了落敗的社會秩序

☉ 從《長日留痕》看英語長篇小說閱讀

在西方幾百年的歷史長河中,好看的英文原著多到可以用浩瀚書海來形容。而石黑一雄未必就是那顆最亮的星,《長日留痕》也未必就是那個最動人的故事。但是對於初嘗長篇英文原版小說的朋友們而言,如果想沉下心來讀好一本書,讀出一份思考和感動,《長日留痕》一定是最剛好的那個選擇

接下來,我就從《長日留痕》說起,為你展開讀懂一本經典英語原著的三個階段。

  • 第一階段:語言

嘗試過閱讀英文原著的朋友們想必都有過這樣的體會---阻止你感受文字之美的不是遠方的高山,而是眼前瞬間堆積成山的生僻單詞和複雜句型。比如翻看過《羅密歐和朱麗葉》,《了不起的蓋茨比》和《瓦爾登湖》這類名篇的朋友們一定會深有感觸。

剛開始讀的時候,我們都躊躇滿志。但是還沒衝出第一章,已經深深覺得自己挺不住了。僅僅是查單詞這一項任務就已經足夠把百分之八十的閱讀者擊退,只覺得英語名著是離我們太遙遠的鏡花水月,雖美卻力所不及,只能默默合上,將其束之高閣。畢竟,我們不是為了查單詞背單詞而來看名著的。

所以說,在起始階段,我們要挑選的英語名著應該是文風質樸簡潔而不失清新優雅的。說白點,就是那些不拼辭彙量卻寫得一手好文章的作家。

石黑一雄就是這類作家之一,而長日留痕就是他典型語言風格的典範作品。他會把一些我們認得卻用不好的「小詞」運用得惟妙惟肖。

比如flood, 我們都認得名詞洪水,一般也很少能用到這個單詞。但是如果我們看到非洲坦尚尼亞大草原上聲勢浩蕩的鹿羣大遷徙時,我們就可以把這個場景描繪成:「一眨眼的功夫,這片苔原was flooded with life!」這個be flooded with 就比 我們常用的be full of 更有畫面感。

這個時候我們再一轉身,看到苔原旁邊是高聳入雲的山脊,我們迅速在腦海中搜索高聳入雲用哪個詞,然後篤定得說:「我不可能認識這麼高深的詞!」然而事實上,一個「towering range!」就把高聳入雲的感覺描繪得惟妙惟肖。

然後The night 「fall」(夜幕降臨),the 「sugary」 spread of stars(漫天繁星點點), 我們靜靜感受tender is the night(夜色溫柔).

至此,我們發現剛才所有的詞和句法都不難,然而組合起來描繪出的場景卻絕美非凡。這其實就是我所說的質樸而清晰,簡潔而優雅的語言風格。語言的高級有很多種,但是簡約生動絕對是最值得擁有的一種。因為它不僅僅是一種文風,也是幫我們學習英文之初建立對英文正確的認識:英文的本質是尚簡而不是尚繁。真正的厲害不僅僅是我們會用那麼多別人不知道的單詞,而是能把大家認識的單詞都用出別人沒見過的樣子。

而且,我們都知道英語如果要細究,可以分成英式英語和美式英語。兩者的區別第一個是在發音上,而另一個就是語言的風格和氣質上。美式英文比較瀟灑自在生動活潑,像脫口秀主播;而英式英語嚴謹高貴溫文爾雅,像性感的紳士。

《長日留痕》剛好把這兩者完美融合在一起。書中的第一男主就是淡定起範的英國大管家,而他的主人則是開朗前衛的美國人。這種語言上的差異所帶來的妙趣也只能通過閱讀英文原版來實現

  • 第二階段:解讀能力

除了語言,我們閱讀的第二道關卡更具挑戰。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經歷:因為某本書獲得了某個了不起的圖書獎,便慕名買來拜讀。但是讀著讀著,心中不禁悄悄產生了疑惑:「就這也能得大獎?有什麼特別的嗎?好在哪裡了?故事很普通啊? 」甚至很多人讀名著讀不到一半就覺得沒意思,只能用來裝點書架了。

因此,對英語原著的解讀力體悟力就是阻礙我們認知美好的第二隻攔路虎。所有的經典著作,是不怕劇透的。因為它們的魅力本就不在於故事本身,而是作者講故事的方法,塑造人物的功力和字裡行間深埋的匠心。所以read between lines(體會言外之意)纔是閱讀經典的正確打開方式。

這在我喜馬拉雅上的陪你讀書節目中也曾提到過:閱讀英語原著,一定到達到語言與思想共生的狀態,讓閱讀成一種欣賞美的存在。所以你會聽到我在節目裏解析作者的寫作手法和創作模式,跟我一起走進作者的內心,感受一本名著誕生的心理活動。

說回《長日留痕》,這就是這樣一本你如果只看故事,也會覺得過於普通的作品。

但實際上,諾貝爾文學獎已經給了我們答案:事情遠沒有那麼簡單!

  • 第三階段:人文延展

如果說前面提到的兩個階段是讀懂經典的必須,那第三階段就是錦上添花的樂趣了。閱讀原著的同時品品歷史聊聊文化,這種樂趣《長日留痕》也可以給到我們。

整本書中主人公的言談舉止無一不透露著英國貴族典型的價值觀和很多有趣的文化。比如可以探索英國人的穿衣禮儀英式幽默和美式幽默的異同英國貴族的職業操守等等有趣的內容。

因此讀完《長日留痕》這本書,你不僅可以感受諾獎得主石黑一雄英語文字功底的曼妙,還可以一睹戰後英格蘭政治、歷史、文化、傳統與社會意識的面貌與變遷

講了這麼多,如果大家覺得還不過癮,或者想看如何通過英語原著文本細讀提升英語文學水平、領略文學之美的小夥伴,不妨可以關注由本文作者李虹老師主講的《長日留痕英文導讀》這門課。之前也有很多朋友後臺諮詢了關於這門課的問題,統一回復如下:

課程書目:

石黑一雄《長日留痕》

剛剛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石黑一雄炙手可熱,作為一位日裔英國作家,他擅長以跨文化的視角表現文學的衝突性,用並不艱難晦澀的文字講述精彩絕倫的故事。

說書人:

李虹

(待定)

課程內容:

《長日留痕》的措辭簡潔,但富有文字趣味,非常適合初讀英文長篇小說的讀者。它表現了英國個人和社會在特定歷史背景下所產生的張力,能很好的表現異國文化。作為新晉諾獎得主石黑一雄的代表作,值得精讀。

李虹老師以此為讀本,在串講故事中重點精讀關鍵章節,解讀文學手法,賞析語言風格,學習地道英文,拓展文化理解;不僅可以彌合翻譯所帶來的信息缺失,同時一併訓練讀者的讀、寫、譯能力。

適合人羣:

  • 文學愛好者,希望感受英文原版小說的真正魅力,破除翻譯壁壘
  • 英語學習者,希望全面提高讀寫譯的能力,更好地提升英語實用能力

你將獲得:

  • 《長日留痕》中的故事情節、歷史背景、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和角色解讀、英文寫作中的象徵手法和鋪墊技巧
  • 2000個優雅地道的英語辭彙及其用法、書面英語的6類高級語法規則、《長日留痕》的經典片段與金句精選
  • 英國的殖民與後殖民歷史、職業價值觀、服飾文化、婚戀觀、英美文字幽默對比、英式英語的高雅與性感

報名方式:

《長日留痕英文導讀》精品原著領讀課程會在11月9號,也就是今天晚上在喜馬拉雅平臺上跟大家見面。

今晚8點我們會在喜馬拉雅平臺直播新品發布會,大家可以與李虹老師面對面地暢聊英美文學,解讀石黑一雄《長日留痕》的祕密。

長按掃描下方圖中二維碼

即可進入直播侯場羣,

獲得限量VIP候場名額▼

長按掃描上方圖中二維碼,搶限量VIP候場名額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